学校现有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1900亩。图书馆馆藏文献约209万册。学校主办、编辑出版5种学术期刊、1种学术报刊,其中学术杂志《Eye and Vision》进入SCIE学术期刊,3种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学校拥有5所附属医院,其中4所为三级甲等医院,同时在浙江省设有23所非直管附属医院(临床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进入2018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评价排行榜综合百强,附属眼视光医院眼科学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二,科技产出指标首次位列全国第一。
温州医科大学
温州医科大学招生专业
院系
专业
类别
眼视光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眼视光医学(5+3一体化)
本科
眼视光医学
本科
生物医学工程
本科
眼视光技术
专科
第一临床医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
临床医学(5+3一体化)
本科
临床医学
本科
医学影像学
本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本科
第二临床医学院
儿科学
本科
麻醉学
本科
中医学
本科
康复治疗学
本科
临床医学(5+3一体化)
本科
药学院
临床药学
本科
药学类(含药学、中药学、生物制药专业)
本科
精神医学学院
精神医学
本科
应用心理学
本科
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医学技术类(包含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
本科
生物技术
本科
公共卫生与管理学
预防医学
本科
公共管理类(包含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劳动保障)
本科
口腔医学院
口腔医学
本科
护理学院
护理学
本科
护理学(中美合作)
本科
护理
专科
温州医科大学学校简介
温州医科大学是浙江省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可溯源至创办于1912年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1958年8月由浙江医学院从杭州分迁至温州建立,初名“浙江第二医学院”,后以校址所在地定名为“温州医学院”,2013年更名为“温州医科大学”,2015年成为浙江省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成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1958年开始招收五年制本科学生,197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点,临床医学、护理学、中药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医学技术、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公共管理等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口腔医学、护理、公共管理、药学、公共卫生、应用心理等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临床医学和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位列ESI全国高校综合排名第74位,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材料科学、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专业进入ESI全球排名前0.2%。拥有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 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眼科疾病)、2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1个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3个浙江省A类一流学科、7个B类一流学科,10个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2个浙江省重点建设学科。
学校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百姓满意为宗旨,着力培养有情怀有自信、能做事能创新的优秀医学人才。学校现有27个本科招生专业,涉及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四大学科门类。有在校本专科生13328人(全日制,不含独立学院——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研究生4966人(含博士研究生307人),学历教育留学生890余人。学校已形成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教育、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临床医学类毕业生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一直位居全国前10%。据省教育评估院新数据,我校2015届(毕业后3年)毕业生就业整体竞争力居省重点建设高校第一;2017届(毕业后一年)本专科毕业生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总排名在省重点建设高校中位列第二。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及医护人员10000余人(含附属医院),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600余人。学校本部现有专任教师1538人,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05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79人,博士学位1095人。
学校拥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来华留学生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门、国家精品在线课程1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项,获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5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10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60余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5项,中国药学会科技奖一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重大贡献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7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4项。教师获光华工程科技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等荣誉。
学校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先后与31个国家(地区)140多所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其中包括20余所世界百强大学,在学生海外交流和联合培养、教师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中外合作办学、来华留学生教育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的交流合作。现有中美眼视光学博士研究生教育项目、中美护理学本科教育项目、中瑞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教育项目、中泰护理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与中韩药学专业博士学位教育项目等5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其中2个被列为浙江省中外合作办学示范项目。与世界百强名校阿尔伯塔大学合作举办温州医科大学阿尔伯塔学院,是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层次高的项目。与波兰卢布林医科大学合作举办我国首个临床医学教育境外办学项目,与泰国东方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合作成立海外孔子学院。入选“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首批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1900亩。图书馆馆藏文献约209万册。学校主办、编辑出版5种学术期刊、1种学术报刊,其中学术杂志《Eye and Vision》进入SCIE学术期刊,3种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学校拥有5所附属医院,其中4所为三级甲等医院,同时在浙江省设有23所非直管附属医院(临床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进入2018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评价排行榜综合百强,附属眼视光医院眼科学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二,科技产出指标首次位列全国第一。
学校秉持“仁肃勤朴、求是奋发”的校训,坚持特色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兴校,逐渐形成了“以特色学科引领和带动全面发展,以推进国际化进程提升办学水平,以医疗和产学研一体化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特色,探索出了一条地方高等院校的强校之路。2020年,学校综合实力进入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全国百强(第99位)。
学校的发展定位是: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以医学学科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立足浙江,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办学特色鲜明、国内一流、有国际影响的应用研究型大学。
温州医科大学收费标准
普通本科各专业实行学分制收费,按学年预收,各学年末进行核算,预收标准5300-6900元/学年 人不等。住宿费按实际住宿条件收取,高1600元/学年 人。
温州医科大学奖、助学金
学校有完善的“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放心上学、安心读书、充满信心地完成学业,实现了绝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承诺。同时,学校设有学年奖学金、七大单项奖学金、出国境交流学习奖励金、创新创业奖励金和众多社会奖学金,覆盖面广,奖励力度大,激励优秀学生全面成才。
新生可通过申请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或者入学后申请就读地国家助学贷款来解决学费、住宿费及部分生活费问题(高可贷款8000元/学年);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可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校内设立的学业奖学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者可申请国家助学金、校内无息借款等。学校设有“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除提供日常奖贷补助服务之外,鼓励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以补充在校学习生活费用,优先安排家庭经济困难参与勤工活动。此外,学校还充分挖掘社会潜力,吸引社会各界在我校设立各类奖助学金专项,支持学生发展。
温州医科大学就业前景
我校一直非常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拓展,从新生入学起就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及早建立良好的就业意识,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据省教育评估院新数据,我校2015届(毕业后3年)毕业生就业整体竞争力居省重点建设高校第一;2017届(毕业后一年)本专科毕业生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总排名在省重点建设高校中位列第二。学校荣获“2015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浙江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温州医科大学历史沿革
2001年,浙江省温州卫生学校并入。
2007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招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来华留学生的高等学校。
2011年,获批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
2012年11月,温医获批成为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承担“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和“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两项改革试点项目。
温州医科大学
2013年4月18日,教育部复函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温州医学院更名为温州医科大学。5月,入选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7月,学校入选国家首批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
2014年11月,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落户温州医科大学。
2015年4月,学校成功入选国家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并承担中医学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和面向基层的中医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9月,学校成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教育部共建高校。
2016年5月,台州市妇女儿童医院更名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妇女儿童医院。9月,学校首次入围国家外专局公布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即“111计划”)高校名单。11月,新昌县人民医院正式成为学校非直管附属医院筹建单位。
2019年12月,发起成立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
2020年4月,温州医科大学病毒研究院揭牌成立;同月,经教育部正式发文,批准设立温州医科大学阿尔伯塔学院,是全国首个聚焦临床医学的合作办学机构。6月,温州医科大学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增列金华市人民医院为学校非直管附属医院(筹);9月20日,加入海西医学联盟。
温州医科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5月,学校有教职员工及医护人员10000余人(含附属医院),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600余人。学校本部有专任教师1538人,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05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79人,博士学位1095人。实现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青”零的突破;一批人才入选“国家万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省特级专家等,一批教师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光华工程科技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学校获评省重才爱才先进单位。
温州医科大学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与22个国家(地区)的一百余所高校、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开展包括合作办学、互派学者、学生交流交换、合作研究等各种形式的合作项目。分别与泰国东方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合作成立了孔子学院。
2001年,学校与美国新英格兰视光学院联合培养眼视光学博士,是中国第一个国际联合培养博士项目,2006年,学校创办了浙江省属院校的第一所孔子学院-泰国东方大学孔子学院,2010年,学校在纽约州立大学眼视光学院建立第二所孔子学院。2016年6月,学校入选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名单。学校联合波兰卢布林医科大学成立的华佗学院开始招生,学校与瑞典隆德大学合作开展的临床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教育项目成为国内第一个转化医学领域的中外合作培养项目,护理本科和眼视光博士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成为浙江省合作办学示范项目。
2019年温州医科大学与韩国全南国立大学合作举办药学专业博士学位教育项目。
温州医科大学联系方式
0577-86682000
温州医科大学学校地址
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2022年温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来源温州医科大学
一、报考条件(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和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
2022年温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问答 来源温州医科大学
问题解答一、关于招生人数1.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招生人数是否为终招生计划?是否包含推免生人数?《温州医科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专业目录中的拟招生人数为2022年预计招生数,是我校根据2021年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进行测算得出。简章中所列专业拟招生数均包含接收推免生人数和“5+3”一体化培养转段人数。我校2022年接收推免生人数和“5+3”一体化培养转段人数以2021年10
2022年温州医科大学在职临床医师申请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来源温州医科大学
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优良职业素养和独立从事临床专科诊疗和临床应用研究相关工作的高层次创新性应用型医学人才。二、报考条件(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端正,爱岗敬业,身心健康;(二)已获得临床医学硕士学位且获得硕士学位后在所申请的专业或相近专业从事临床医疗工作3年以上(含3年);(三)已获得西医临床医师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原则上执业范围与申请专业一致)且目前仍从
2022年温州医科大学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简章 来源温州医科大学
一、学校简介温州医科大学经教育部批准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一所以医学学科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研究型大学。1958年由浙江医学院从杭州分迁到温州,初名“浙江第二医学院”,后更名为“温州医学院”,2013年更名为“温州医科大学”,是浙江省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二、报名资格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非永久性身
2022年温州医科大学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专升本招生简章 来源温州医科大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专升本招生工作(以下简称“免试专升本”),维护考生、学校的合法权益,确保招生工作顺利进行,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1〕8号)、《浙江省2022年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专升本招生工作实施办法》(浙教办考〔2021〕58号)的有关政策和规定,特制定本招生简章。第二条本简章适用于2022
2022年温州医科大学“三位一体”招生综合素质测试调整为线上测试公告 来源温州医科大学
为统筹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招生考试工作,切实保障广大考生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研究决定,温州医科大学2022年“三位一体”招生综合素质测试方式调整为线上测试,具体方案将于近期公布。请取得我校“三位一体”综合素质测试资格的考生密切关注我校本专科招生网和“温州医科大学本专科”微信公众号的有关通知。特别提醒:已通过审核的考生请及时缴费,缴费截止时间为2022年4月11日下午
2022年温州医科大学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来源温州医科大学
专业、研究方向拟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03眼视光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085400电子信息(专业学位)1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1.生物医学工程为浙江省一流学科,具有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国家眼视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临床功能材料与诊疗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智慧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②201英语(一)或204英语(二)2.我校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共建
2022年温州医科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来源温州医科大学
专业、研究方向拟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01第一临床医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10010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3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99西医综合1.基础医学为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2.拥有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3.欢迎医学等专业背景考生报考。4.主要研究方向为病理学。5.只招收第一学历为四年及以上学制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含应届和往届)。6.不可调
2022年温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拟招生人数的通知 来源温州医科大学
院系所码院系所名称专业代码专业拟招收人数(不含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接收推免和“5+3”一体化培养转段人数拟招收统考生人数001第一临床医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10010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303001第一临床医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100201内科学36135001第一临床医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100202儿科学202001第一临床医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100203老年医学101001第一临床
2022年温州医科大学面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招收研究生简章 来源温州医科大学
温州医科大学简介温州医科大学是浙江省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可溯源至创办于1912年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1958年8月由浙江医学院从杭州分迁至温州建立,初名“浙江第二医学院”,后以校址所在地定名为“温州医学院”,2013年更名为“温州医科大学”,2015年成为浙江省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成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1958年开始招收五年制本科学生,1978年招收硕士研
最新招生
JE技校导航:全国技校排名 2022年技校招生信息 10大女生专业 10大男生专业 各地技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