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广东 其它

2016年广西大学答考生问

  2016年11月09日12:58  广西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这里看完整内容
答考生问

 

(一)广西大学2016年多少个专业招生,计划招生多少人?

答:广西大学2016年有104个本科专业(含专业方向)招生,涵盖理、工、农、文、艺、经、管、法、哲、教等十大学科门类,全校今年招收本科新生6950名。

(二)广西大学与去年招生有哪些变化?

答:我校2016 年新增加海洋科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广西大学2016年继续修订了本科生转专业的实施办法,新办法的主要特点,一是进一步放宽转专业的限制条件,取消按加权平均成绩专业排名资格申请的原规定,放宽转向录取控制线高的专业申请条件,转向录取控制线低的专业申请条件;取消转入转出都不能超过专业人数比例的原规定,加大了人数上限的专业招生人数比例;二是增加学生按意愿选择专业的机会。因学习兴趣,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的,可按条件申请从学校招生计划生源地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低的专业向高的专业转;因在原专业学习困难,学生可申请从学校招生计划生源地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高的专业向低的专业转。

(三)广西大学2016 年在广西如何录取填报“专业服从调剂”的考生?

答:2016 年我校在广西优先录取填报有志愿专业的考生,如填报专业志愿无法满足,则录取“专业服从调剂”的考生。

(四)广西大学2016年在广西的录取批次如何设置?

答:我校2016年在广西的录取批次具体设置为:本科提前批(艺术、体育);自主招生批(含高校专项计划批);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批;本科第一批(含民族班);预科批(普通民族预科班,招收对象为广西区内的少数民族高考考生;少数民族预科班,招收对象必须同时符合四个条件:①少数民族;②农业户口;③广西区内老、少、边、山、穷地市县;④应届生)

(五)中加国际学院今年入学的新生两年后如何分流?

答:中加国际学院今年新生入学两年后分流进入广西大学的各专业学习(注:1、实行按计划分流,各专业具体名额以第四学期公布为准,分流到建筑学、城乡规划专业的要经过素描和水彩考试,分流到艺术类专业的要经过艺术考试;2、高考时属文史类的考生不能分流到工学学科类专业)。分流后选择英语专业的按4 年培养(即2+2 模式),选择建筑学、城乡规划、日语、泰语、越南语专业的按6 年培养(即2+4 模式),选择其他专业的按5 年培养(即2+3 模式)。

(六)广西大学有哪些特色专业或优势专业?

答:我校有国家特色专业12 个:农学、矿物资源工程、新闻学、林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木材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工商管理、自动化、英语、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

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木材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7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卓越农林人才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培养计划专业7个:动物科学(拔尖创新型)、动物医学(拔尖创新型)、水产养殖(拔尖创新型)、农学(复合应用型)、植物保护(复合应用型)、林学(复合应用型)、园林(复合应用型)。

广西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43个:能源与动力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林产化工、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金融数学、生物技术、新闻学、汉语言文学、公共事业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法学、日语、泰语、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水产养殖学、林学、生态学、木材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矿物资源工程、应用心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动物科学、汉语国际教育、哲学、生物工程、园林。

广西优势特色专业群12个:建筑规划专业群、通信与网络特色专业群、化工与化学专业群、经济管理专业群、外语翻译专业群、全媒体广告人才培养专业群、农业科学专业群、新材料科学国际协同创新优势特色专业群、动力与机械工程专业群、电气自动化类专业群、新材料及其高端制造专业群、艺术设计专业群。

自治区级急需专业建设点5个: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矿物资源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自治区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 个:工商管理、英语、新闻学、热能与动力工程、公共事业管理、自动化、管理科学、植物保护。

自治区级优势专业建设点7 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动物医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物理学、土木工程。

(七)广西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

答:近五年我校本科初次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2015年我校就业工作得到教育部高度认可,获得“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2015届本科毕业生5092人,初次就业率90.2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初次就业率排名前十的专业有对外汉语、农业资源与环境、电子信息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物流工程、通信工程、制药工程、美术学、艺术设计等专业。(初次就业率是指毕业生在离校前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比率,统计截止时间为每年6月30日当年毕业生离校前)。经第三方评估机构统计,2015届毕业生就业流向和分布如下:

毕业去向

机关

单位

(比例)

事业

单位

(比例)

国有

企业

(比例)

非国

企业

(比例)

部队

 

(比例)

升学

 

(比例)

其它

 

(比例)

人数

(比例)

132

2.59%

273

5.36%

1165

22.88%

1847

36.27%

90

1.77%

729

14.32%

361

7.09%

(八)广西大学为培养适合区域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有哪些教改措施?

答:我校推进“以协同创新为引领,面向工程、面向应用、面向社会、全程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有关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地方行业企业等在人才培养的“进口”到“出口”的全过程、多方位展开交流与合作,协同推进教学研究项目,共享教学研究成果,构建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大力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创新教育为主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设置创新创业学分,校企合作成立创新创业学院、众创空间、创客城,拓展和完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教育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及学科竞赛,繁荣创业社团及双创文化,全方位激发学生双创意识,完善知识结构,强化双创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继续开办“广西大学特别培养班” 、“多学科背景外语口译特别培训班”及“君武学堂电气工程实验班”、“君武学堂信息科学与技术实验班”、“君武学堂土木工程实验班”、“君武学堂卓越农林—动物科学类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等实验班。实验班为优秀本科学生提供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品德高尚、底蕴深厚、具有创新精神的行业未来领军人才。

“君武学堂电气工程实验班”、“君武学堂信息科学与技术实验班”、“君武学堂土木工程实验班”、“君武学堂卓越农林—动物科学类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依托学科优势,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高起点平台。学校从相关本科专业在校生中遴选优秀学生,实行“导师制”,打造个性化培养方案,创造机会让学生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访学和交流。学生可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享有优先申报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和创新训练计划(SIT)项目,优先推荐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的资格。所学课程全部合格后颁发“君武学堂荣誉证书”。

“特别培养班”重点充实和提高学生的外语、数学、计算机等基础,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招生对象为本科二年级的理工商专业学生。“多学科背景外语口译特别培训班”致力于培养多学科背景下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备外语能力的、能更好适合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选拔对象为就读于我校全日制非外语专业本科二、三年级学生中专业成绩优良、外语成绩突出的学生。

(九)广西大学的奖助学金情况如何?

答:广西大学奖助学金的情况如下:

1、国家层面: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金”,成绩优异者还可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 2015年我校获国家及地方政府奖(助)学金的学生达8190人次,资助金额达2657.9万元。

2、社会层面:社会团体、企业、校友以及各行业的爱心人士,在我校设立了为数较多的社会奖(助)学金。2015年我校共设立社会类奖(助)学金21项,获奖获助学生1094人,奖助总金额达281.9万元。凡报考我校的高三学生,可在6-7月间,登录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网站( www.***),申请丰田助学金。丰田助学金的获助学生每人可获得4000元的助学金,且连续资助4年,每名学生都能免费参加基金会组织的暑期夏令营活动。此外,农科类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获得“何康农业教育科研基金奖学金”,每名学生可获得3000元的现金奖励;水利水电专业的学生有机会获得“张光斗科技教育基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奖学金”,每年获奖者除了获得8000元的现金奖励之外同,还有机会到清华大学参观学习。

3、学校层面:凡被我校农林畜牧类专业录取的学生,100%享受专业奖学金或助学金待遇,其余专业学生则有机会获得优秀奖学金。2015年学校奖助学金发放金额为252万元,发放人次达到8406人。此外,学校还出资设立了“广西大学校长奖学金”、“感动西大年度人物”、“广西大学学习标兵”、“广西大学科研标兵”等奖项。

(十)广西大学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工作情况如何?

答:广西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统一归口管理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目前,我校建立起了奖、助、贷、勤、补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1、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在报到日,学校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绿色通道入学,实行先报到,后缴费。办理入学手续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2015年,共有6721名本科生通过绿色通道入学。

2、奖(助)学金。学校奖助学金包括国家及地方政府奖(助)学金、社会类奖(助)学金和学校设立的奖(助)学金。2015年,学校的各类奖(助)学金共有30项,受益学生达到18172人,发放奖(助)学金金额3185.34万元。

3、国家助学贷款。我校学生可选择的国家助学贷款包括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015年,共有7693名学生获得国家助学贷款,获贷金额4382.8万元。

4、勤工助学。 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己的劳动每月可领取320元的劳动报酬。2015年我校共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1330个固定岗位, 发放勤工助学报酬260.6万元。

    5、临时困难补助和大病补助。为解决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临时生活困难,让学生能够安心学习,正常生活,我校为在校期间遭受突发事件的学生发放临时困难补助。2015年全年,共有376名学生获得临时困难补助,获补助金额21.63万元。对于患重大疾病的学生,学校给予每名学生高金额


原标题:2016年广西大学答考生问


招生问答
手机版:2016年广西大学答考生问
-新文章
相关学校
技校专业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