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概述: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面向前沿高新技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巨大应用需求的新型专业,也是我院新开设的本科专业之一。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智能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为基础,以智能信息处理、智能控制、智能行为交互和智能系统集成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为应用平台,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征,能从事智能信息处理、智能机器和智能系统集成的研究、设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置了两大专业方向。一、人工智能方向。该方向主要以数据挖掘、人脸识别和语音交互三方面技术来进行人才培养。毕业生可服务于交通、医疗、银行、IT、智能家居和教育等行业,市场缺口巨大,就业前景广阔。二、智能控制方向。培养掌握智能控制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类生产制造企业中,从事智能控制技术下的数码智能控制、测试智能控制、监控智能控制、环保智能控制等产品的设计、制造、营销、维护、检测和管理工作。两个方向也适合去国内、国外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相关交叉学科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
师资力量:
我系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加强实验室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我系超过50%的教师来自于各知名电子企事业单位,如华为、中兴、珠海炬力、各研究所等。这些教师不仅能进行理论教学工作,更给学生们带来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为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优厚的条件。与此同时,还聘请了多位电子科技大学的专家教授前来微电子技术系执教。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基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智能系统方法、传感信息处理等科学与技术,进行信息获取、传输、处理、优化、控制、组织等并完成系统集成的,具有相应工程实施能力,具备在相应领域从事智能技术与工程的科研、开发、管理工作的、具有宽口径知识和较强适应能力及现代科学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
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电路分析、C语言程序设计、Python编程、数据结构、单片机原理、嵌入式系统设计、传感器原理及应用、STM32开发实践、算法分析与设计、模式识别、智能机器人、机器感知、深度学习、神经网络、Linux编程、视觉机器学习、数字图像处理、C++程序设计。
招生规模:2018年度招收120人
招生类别:理工科
学制:四年
学费:15000/学年
专业代码:130509T
专业概述:
艺术与科技专业是教育部新增前沿专业,也是我院新开设专业之一。该专业以艺术设计为核心,深度融合现代科技,旨在培养既具备扎实设计专业基础,又掌握现代科技技能,并具有交叉学科知识结构与创新设计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艺术与科技专业设置了两大专业方向。一、VR数字媒体方向。该方向以VR虚拟现实为主要技术,针对市场需求培养艺术设计人才。毕业生可服务于旅游、文创、航空、轨道交通、游戏、直播、视频、教育、地产、零售、医疗、工程、军事等多个行业,就业前景广阔。二、医学美术与设计方向。该方向具有交叉学科特色,培养既掌握艺术设计技法,又掌握医学基础知识与医疗行业需求的高端设计人才。毕业生可服务于医学教材、医院教学、医疗技术、医疗产品、康复保健、卫生宣教等行业。
师资力量:
我系以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家教授为顶层指导,以一批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中青年教师为授课主力,共同组成了强大的师资队伍。我系还与国内外知名艺术学院建立对口联系,并在国内一流的VR科技公司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同时,我系与华西口腔医学院开展了多项前期合作实践,并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专业建设与发展、学生的培养与成才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艺术设计为核心,以科技为支撑,以创新发展为理念,培养时代所需的、具有扎实的艺术设计专业基础、又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既有交叉学科知识,又具有人文素养,兼具审美与创新能力的高端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
素描、色彩、三大构成、版式设计、图形创意、插图设计、透视原理、图形软件、3D建模、动画基础、数字影像基础、交互设计、界面设计、VR基础(1.2.3)、VR后期、VR应用设计(1.2.3.4)、3D打印与设计、人体工程学、医学插图、医疗产品设计、医学动画设计。
招生规模:2018年度招收120人
招生类别:艺术生
学制:四年
学费:17000/学年
学制:4年,文理兼收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本专业是适应休闲体育、旅游产业快速融合发展对专门性人才的迫切需求,依托体育部、文理系优势软硬件资源于2018年联合成立的新专业。本专业以市场为导向,采用创新化、融合化、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追求体育学科与旅游学科的深入融合,践行校企人才联合培养,强调实践教学,旨在培养“会学习思考、擅沟通协作”,具备扎实理论知识、过硬业务技能及较高动手实践能力的应用、复合型职业人才。
休闲体育专业的前身是于2014年成立的体育旅游文体复合实验班,该复合实验班毕业生就业率名列全院前列。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我院休闲体育专业目前已拥有优质的软硬件基础。其中,场地设施方面,拥有校内拓展教学实训基地(含高空项目设施,实施中)、高尔夫练习场、旅游管理实训室、茶艺与调酒实训室、综合型体育馆、标准化游泳池、健身房、校外户外拓展基地(若干)及学生自主学习中心等;师资方面,拥有高学历、高层次、多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团队,四川省优秀教师1人,四川省思政教育先进工作者1人,四川省独立院校优秀教师1人,高级职称27人,硕士及以上学历70余人,硕士生导师2人,海外学历背景(或进修学习)20余人,国际级裁判员2人,国家级裁判员3人,且大部分教师拥有行业一线工作、学习经验。
在学科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以社会、市场、学生需求为准则,充分发挥体育部、文理系的师资优势,在保证休闲体育、旅游等学科基础理论课程系统开设的同时,突出课程的“实践”特色,将开设户外拓展、高尔夫及旅游外语(包括英语、小语种及地方方言)等紧跟行业需求的实践性课程。
专业概述: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工程技术专业,它综合了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等学科,利用互联网、无线通信、传感器、云计算和智能分析等关键技术设计和实现物联网架构及应用。该专业学生将学习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并将其运用到物联网应用设计、测试和故障检查的先进设备与系统中,同时结合实际应用,进行复杂的系统、平台和通讯网络等工程训练。学生学习课程基本上围绕着物联网技术的基础架构,其中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即:计算机科学核心技术--贯穿在物联网体系结构的每个层次中,如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安全、云计算、智能信息处理等;通信技术--包括多种形式的通信原理和技术;感知技术及嵌入式技术--感知设备、底层数据的处理和传输等。
师资力量:
优质师资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我系师资由知名教授、企业技术指导教师及优秀专职教师组成,另还有来自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著名高校的外聘优秀教师20余名。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CDIO理念为导向,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四个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旨在具备通信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通信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应用的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旨在基于CDIO人才培养模式的方式下,培养学生全方面掌握关于物联网架构体系、通信与网络、信息传输、信息感知等专业基础知识,掌握集成电路、信息感知系统和物联网的设计开发技术,具备设计、开发物联网的电路和系统的综合能力,具备组网和综合运用物联网的工程能力,成为物联网技术领域的具备CDIO综合能力的高级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数模电路应用基础、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物联网工程导论、无线传感器网络、传感原理与信息感知技术、物联网工程综合设计、射频识别技术与设计等。
招生规模:2018年度招收90人
招生类别:理工科
学制:三年
学费:13000/学年
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