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1日
目 录
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财经类专业考试大纲2
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农林类专业考试大纲15
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畜牧兽医类专业考试大纲30
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机械类专业考试大纲42
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电子电工类专业考试大纲58
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学前教育类专业考试大纲68
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计算机类专业考试大纲79
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旅游类专业考试大纲94
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
财经类专业考试大纲
一、考试范围和考试形式
考试范围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为依据,以河北省教育厅公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目录中本专业有关教材为主要参考教材,包括基础会计、会计信息化和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三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测试考生理解和掌握有关基本知识,并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利用所学专业理论进行基本专业操作的能力。
考试形式分专业理论和技能测试两项。
二、专业理论考试试卷结构
(一)试卷结构
基础会计约占30%,会计信息化约占30%,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约占40%。
(二)试卷题型与比例
单选题约占35%,多选题约占25%,判断题约占25%,不确定性选择题约占15%。
(三)试卷难易度
较容易题约占60%,中等难度题约占30%,较难题约占10%。
三、专业技能测试试卷结构
(一)试卷结构
主要测试学生利用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此部分仅涉及“企业财务会计”课程部分知识)。考试重点为对会计核算方法及其规范的掌握情况,以及企业基本会计业务处理能力,分别占总分的80%和20%左右。
(二)题型
测试的题型包括两部分:一是会计核算方法的运用及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的填写与编制;二是会计业务的处理与计算,主要以企业的基本经济业务为主,通过会计分录、计算分析等方式进行测试。
四、专业理论考试内容和要求
基础会计
(一)会计概述
1.熟悉会计的概念,了解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2.熟悉会计对象,了解会计目标。
3.掌握会计的基本职能以及各职能间的相互关系。
4.掌握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权责发生制。
5.掌握会计基本假设,熟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6.掌握会计的核算方法,熟悉会计的基本特征。
(二)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1.熟悉会计要素的含义与特征。
2.掌握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与构成。
3.了解常用的会计计量属性。
4.掌握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
5.掌握基本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三)会计科目与账户
1.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概念。
2.掌握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分类。
3.了解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
4.掌握常用的会计科目。
5.掌握账户的结构。
6.掌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
(四)会计记账方法
1.了解复式记账法的概念与种类。
2.熟悉借贷记账法的原理。
3.掌握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4.了解会计分录的分类。
5.掌握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
(五)借贷记账法下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
1.熟悉企业资金的循环与周转。
2.掌握核算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科目。
3.掌握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
4.掌握企业净利润的计算。
5.掌握企业净利润的分配。
(六)会计凭证
1.了解会计凭证的概念与作用。
2.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
3.熟悉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的种类。
4.熟悉会计凭证的保管。
5.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
6.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
7.掌握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的审核。
(七)会计账簿
1.了解会计账簿的概念与分类。
2.了解会计账簿的更换与保管。
3.熟悉会计账簿的登记要求。
4.熟悉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平行登记的要点。
5.掌握日记账、总分类账及有关明细分类账的登记方法。
6.掌握对账与结账的方法。
7.掌握错账查找与更正的方法。
(八)账务处理程序
1.了解企业账务处理程序的概念与意义。
2.熟悉账务处理程序的一般步骤。
3.掌握企业账务处理程序的种类。
4.掌握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内容。
5.了解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内容。
6.掌握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内容。
(九)财产清查
1.了解财产清查的意义与种类。
2.熟悉财产清查的一般程序。
3.熟悉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
4.掌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5.掌握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十)财务报表
1.了解财务报表的概念与分类。
2.熟悉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要求。
3.熟悉资产负债表的列示要求与编制方法。
4.熟悉利润表的列示要求与编制方法。
5.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作用。
会计信息化
(一)会计信息化概述
1.了解会计电算化的概念、特征。
2.了解会计电算化的产生发展过程。
3.了解会计信息化的含义。
4.熟悉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5.掌握会计软件的概念、功能。
6.了解ERP的概念。
7.了解会计软件与ERP软件之间的关系。
8.了解XBRL发展历程、作用和优势。
9.了解会计软件的分类。
10.掌握会计软件的配备方式及不同方式的优点、缺点。
11.掌握配备通用会计软件应考虑的问题。
12.熟悉会计软件各功能模块的内容。
13.掌握会计软件各功能模块之间的数据传递关系。
14.掌握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规定。
(二)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
1.掌握《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的约束范围。
2.掌握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监管机构。
3.熟悉会计软件的衔接过渡规定。
4.熟悉《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对会计软件和服务提供商的总体要求。
5.熟悉《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对会计软件和服务提供商的具体要求。
6.掌握《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对企业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引导内容。
7.了解财政部门的职责。
(三)系统管理与基础档案设置
1.掌握设置操作员、建立账套和设置操作员权限的方法。
2.掌握系统管理员和账套主管权限的差异。
3.掌握账套的备份与恢复。
4.了解年度账管理。
5.熟悉账套参数的含义和设置方法。
6.掌握系统启用的方法。
7.熟悉基础档案包括的内容。
8.掌握会计科目的设置。
9.掌握凭证类别的设置。
10.熟悉会计科目的编码原则。
11.掌握结算方式设置。
12.掌握外币设置。
13.掌握项目目录设置。
14.了解系统管理与基础档案其他内容的设置。
(四)总账管理系统
1.了解总账管理系统的特点、功能。
2.掌握总账管理系统的业务处理流程。
3.熟悉初始设置包括的内容。
4.掌握总账选项(系统参数)的含义及设置方法。
5.熟悉明细权限的含义及设置方法。
6.掌握期初余额的输入。
7.熟悉日常业务处理包括的内容。
8.掌握凭证处理。
9.掌握基本账簿查询与打印。
10.掌握出纳管理的内容及方法。
11.熟悉辅助账簿的查询与管理。
12.掌握期末处理的内容及方法。
13.了解总账管理系统其他功能。
(五)报表管理系统
1.了解报表管理系统的特点、功能。
2.掌握报表管理系统的业务处理流程。
3.了解财务报表的分类及报表的结构。
4.熟悉报表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
5.掌握报表格式设置的内容及方法。
6.掌握关键字设置及位置调整。
7.掌握报表公式的含义及设置方法。
8.掌握常用账务函数的含义及格式。
9.掌握报表数据处理的内容及方法。
10.了解报表管理系统其他功能。
(六)工资管理系统
1.了解工资管理系统的特点、功能。
2.掌握工资管理系统的业务处理流程。
3.熟悉单工资类别和多工资类别的含义。
4.熟悉工资类别的管理。
5.掌握工资管理系统选项(系统参数)的含义及设置方法。
6.掌握初始设置包括的内容及设置方法。
7.掌握工资计算公式的设置。
8.熟悉日常业务处理包括的内容。
9.掌握工资变动的处理。
10.掌握工资分摊设置及生成凭证。
11.掌握账表的查询。
12.掌握记账凭证的查询、修改及删除。
13.熟悉期末处理包括的内容及方法。
14.了解工资管理系统其他功能。
(七)固定资产管理
1.了解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特点、功能。
2.掌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业务处理流程。
3.掌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选项(系统参数)的含义及设置方法。
4.掌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初始设置包括的内容及设置方法。
5.熟悉日常业务处理包括的内容。
6.掌握固定资产增加、减少、变动的处理。
7.掌握固定资产折旧的处理。
8.掌握记账凭证的查询、修改、删除。
9.掌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账表查询。
10.熟悉期末处理的内容及方法。
11.了解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其他功能。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
(一)会计法律制度
1.了解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2.熟悉会计工作的行政管理。
3.了解会计工作的自律管理。
4.熟悉单位会计工作管理。
5.掌握会计核算的要求。
6.掌握单位内部监督。
7.熟悉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突出财政部门的社会监督。
8.了解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
9.掌握会计机构设置。
10.熟悉代理记账。
11.掌握会计岗位设置。
12.掌握会计工作人员交接。
13.了解内部控制的框架结构和内部审计的相关内容。
14.掌握会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二)结算法律制度
1.了解支付结算的概念、原则。
2.掌握办理支付结算的基本要求。
3.掌握现金的使用范围和现金管理的基本要求。
4.掌握银行结算账户的种类、概念、使用范围和开户要求。
5.熟悉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变更和撤销。
6.了解违反银行账户管理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
7.掌握票据的概念、种类、当事人、票据行为、票据权利、票据的记载事项、票据签章和挂失止付与补救措施的有关内容。
8.掌握支票、本票、汇票、银行卡、汇兑、委托收款、网上支付和了解托收承付、国内信用证等结算方式的规定。
9.了解银行卡的分类、计息、收费、申领、注销和挂失。
10.熟悉银行卡账户与交易、资金来源。
11.了解网上银行的概念、分类与功能。
12.熟悉网上银行的业务流程及交易时的身份认证。
13.了解第三方支付的概念、交易流程及其身份验证。
14.熟悉第三方支付的种类、方式种类、机构及支付账户管理规定。
(三)税收法律制度
1.了解税收的概念及其分类。
2.了解税法及其构成要素。
3.增值税:(1)了解增值税的概念及类型;(2)掌握增值税的纳税人的有关规定;(3)掌握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及税率;(4)掌握一般纳税人增值税计算的一般业务、视同销售业务和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确定;(5)掌握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的抵扣情形和不得抵扣的情形;(6)熟悉小规模纳税人的计算;(7)熟悉增值税优惠政策;(8)了解缴纳期限和地点的有关规定。
4.消费税:(1)掌握消费税的征税范围、税目及税率;(2)掌握消费税的计算(含委托加工业务);(3)了解消费税的纳税环节和征收管理。
5.企业所得税:(1)熟悉企业所得税的概念及纳税人;(2)熟悉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及税率;(3)掌握应税收入、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的范围;(4)掌握不得扣除项目的范围;(5)熟练掌握应纳企业所得税计算;(6)熟悉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和以前年度亏损弥补的相关规定;(7)了解企业所得税的征收征管。
6.个人所得税:(1)了解个人所得税的概念;(2)熟悉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的判断;(3)熟练掌握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所得、转让财产、特许权使用费、财产出租等个人所得税一般业务的计算;(4)熟悉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相关规定;(5)了解个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
(四)税收征收管理
1.熟悉税务登记的种类、发票、帐薄、凭证管理。
2.掌握纳税申报方式、税款征收方式和税款征收措施。
3.熟悉税款的追征和退还,延期纳税的有关规定。
4.了解税务检查的有关规定。
5.了解税收的其他法律责任。
(五)会计职业道德
1.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和特征、功能和作用。
2.了解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
3.掌握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4.熟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5.了解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组织与实施。
五、专业技能测试内容和要求
(一)账务处理规范
1.了解会计账簿的启用方法,会填写账簿启用及经管人员一览表。
2.掌握总账、日记账、明细账的设置方法。
3.熟练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
4.熟悉原始凭证的审核方法。
5.掌握通用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
6.掌握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的填制方法。
7..掌握记账凭证的编号方法,包括分类编号法和分数编号法。
8.掌握科目汇总表(或记账凭证汇总表)的编制方法。
9.熟悉记账凭证的审核内容。
10.掌握常用明细账的特点和适用的业务范围。
11.熟悉账簿登记规则与方法。
12.熟练掌握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方法。
13.熟练掌握明细账的登记方法。
14.熟练掌握总账的登记方法。
15.了解总账和明细账平行登记的原理和核对方法,会编制总账与明细账余额核对表。
16.熟练掌握银行存款的核对方法及未达账项的处理,会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17.掌握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
18.熟练掌握错账的更正方法。
19.掌握各种账簿的结账方法。
20.熟练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21.熟练掌握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二)货币资金核算
1.了解出纳员岗位设置及其工作职责,了解库存现金的相关规定。
2.熟悉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收付与盘点工作。
3.掌握银行存款结算单据的填制。
4.了解银行转账结算方式的程序和适用范围。
5.熟悉各种结算凭证的填写与使用。
6.掌握库存现金的核算。
7.掌握银行存款的核算。
8.熟悉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9.掌握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总账与明细账的设置与登记。
10.掌握库存现金清查的方法及有关原始凭证的填制。
11.掌握库存现金清查结果处理的核算。
12.掌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
(三)应收款项的核算
1.掌握应收账款的核算。
2.掌握坏账准备的计算。
3.掌握坏账准备的核算。
4.掌握应收账款总账与明细账的设置与登记。
5.掌握应收票据的核算。
6.掌握与应收票据有关的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7.熟悉预付账款的核算。
8.掌握预付账款总账与明细账的设置与登记。
9.掌握差旅费的核算与会计处理流程。
10.掌握备用金核算。
11.掌握其他应收款总账与明细账的设置与登记。
(四)存货的核算
1.掌握材料采购业务涉及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2.掌握原材料收入、发出业务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3.掌握外购材料采购成本的构成内容。
4.掌握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
5.掌握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收入、发出的核算。
6.熟悉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收入、发出的核算。
7.掌握原材料明细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
8.掌握原材料总账的登记方法。
9.熟悉原材料总账与明细账核对的方法。
10.掌握库存商品入库、领用的核算。
11.掌握库存商品总账及所属明细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
12.熟悉库存商品总账及所属明细账核对的方法。
13.掌握存货清查涉及的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
14.掌握存货盘盈、盘亏的核算。
(五)固定资产的核算
1.掌握取得固定资产相关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2.掌握外购固定资产的核算。
3.熟悉投资转入、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核算。
4.掌握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
5.掌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规定。
6.掌握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的编制方法。
7.掌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核算。
8.掌握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总账的设置与登记。
9.了解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内容。
10.熟悉固定资产修理的核算。
11.熟悉固定资产清查的核算。
12. 熟悉固定资产报废清理的核算。
(六)流动负债的核算
1.掌握短期借款的借入、计息、还本付息的核算。
2.掌握短期借款和应付利息总账和明细账的设置和登记。
3.掌握应付票据(不带息票据)的产生、偿还的核算。
4.掌握应付账款的核算。
5.掌握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总账和明细账的设置和登记。
6.熟悉应付职工薪酬核算的内容。
7.掌握货币性职工薪酬的核算(包括职工福利、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职工薪酬的分配与支付)。
8.掌握职工薪酬分配表的编制。
9.掌握应交增值税的核算。
10.掌握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核算。
11.掌握应交所得税的核算。
12.掌握应交税费总账和应交增值税明细账的设置与登记。
13.熟悉其他应付款的核算。
14.掌握其他应付款总账和明细账的设置和登记。
(七)成本与费用的核算
1.了解成本费用的基本核算方法。
2.了解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
3.掌握制造费用的分配与结转。
4.掌握完工产品成本结转的核算。
5.掌握制造费用分配表的编制。
6.熟悉定额成本法下产品成本计算表的编制。
7.掌握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库存商品明细账的设置和登记。
8.掌握期间费用总账与明细账的设置与登记。
9.掌握期间费用的核算。
(八)收入的核算
1.了解产品销售业务涉及的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2.掌握产品销售业务的核算。
3.了解销售退回业务的核算。
4.掌握主营业务成本的计算与核算。
5. 掌握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成本的核算。
6.掌握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总账与明细账的设置与登记。
(九)利润的核算
1.熟悉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核算。
2.掌握企业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计算。
3.熟悉利润分配的核算。
4.熟悉年终未分配利润结转的核算。
5.熟悉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明细账的设置与登记。
(十)所有者权益的核算
1.掌握接受货币资金、原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入资本的核算。
2.了解资本溢价的核算。
3.掌握盈余公积转增资本的核算。
4.掌握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总账的设置与登记。
(十一)会计报表
1.熟悉资产负债表的项目构成。
2.熟练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3.熟悉利润表的项目构成。
4.熟练掌握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
农林类专业考试大纲
一、考试范围和考试形式
考试范围以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为依据,以河北省教育厅公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目录中本专业有关教材为主要参考教材,包括植物科学基础、种植基础、农村社会基础、作物生产、蔬菜生产、果树生产、园林绿化七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测试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操作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这些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形式分专业理论和技能测试两项。
二、专业考试试卷结构
(一)试卷内容比例
植物科学基础约占25%,种植基础约占20%,农村社会基础约占8%,农学方向:作物生产及蔬菜生产占47%;林果方向:果树生产及园林绿化约占47%。
(二)试卷题型和比例
专业课理论考试部分240分。基础部分130分(单项选择题约占75%,判断题约占25%),专业部分110分(单项选择题约占70%,多项选择题约占15%,判断题约占15%)。
技能测试部分150分,其中卷面考试60分,面试90分。
(三)试题难易比例
较容易题约占60%,中等难度题约占30%,较难题约占10%。
三、专业理论考试内容和要求
植物科学基础
(一)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1.掌握细胞的概念,了解细胞的形态、大小;掌握细胞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掌握细胞器的概念及各细胞器的功能。
2.了解原生质的化学成分和胶体特性,掌握蛋白质、核酸与糖类的功能。理解溶胶与凝胶。
3.掌握生物膜的概念、功能,了解其结构。
4.掌握新陈代谢和酶的概念。了解酶的成分、作用特点及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5.理解细胞分裂的方式和有丝分裂的过程,理解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的减半是在减数分裂Ⅰ实现的,会区分三种分裂方式。
6.掌握组织、器官的概念与类型;了解各类组织的分布、特点,掌握其功能。
(二)植物的营养器官
1.了解根、茎、叶的形态及变态;掌握根、茎、叶的类型。
2.掌握根尖的四个分区的细胞特点及功能。
3.掌握根、茎的初生构造、叶片的结构及它们的功能;理解根、茎的次生构造的形成。
4.理解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区别。
5.了解器官的变态;理解同源器官与同功器官。
(三)植物的生殖器官
1.掌握花的组成、花序的类型;理解花、种子、果实的发育;掌握种子、果实的结构及类型。
2.了解植物的营养繁殖。
(四)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1.了解植物分类的方法、分类单位、科学命名法。
2.掌握植物的七个基本类群的特点,掌握被子植物禾本科、十字花科、豆科、蔷薇科的特征。
3.了解植物进化的规律。
(五)植物的水分代谢
1.掌握水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2.理解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3.掌握根吸水的机理与动力。
4.掌握植物蒸腾作用的概念及生理意义。
5.理解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
6.了解植物的需水规律。
(六)植物的矿质营养
1.掌握植物体内的必需元素及其生理作用。
2.理解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3.理解根对无机离子的选择吸收及根外追肥。
4.了解影响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条件。
5.了解植物缺乏 、 、K的症状。
(七)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意义,理解其过程;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2.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意义与类型;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
3.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八)植物的生长发育
1.了解植物的生长物质;掌握植物激素的概念、特征及种类;掌握常用的植物生长物质的作用及在生产上的应用。
2.了解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的运输,理解其运输规律。
3.掌握休眠的概念及原因,了解休眠的人工控制方法。
4.了解种子萌发的过程,掌握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5.理解植物的营养生长及植物的生殖生长,了解其影响因素。
6.掌握春化作用和光周期现象的概念及感受部位。
7.了解种子与果实成熟时的生理变化。
8.了解植物的衰老与脱落。
(九)植物的抗逆性
1.了解植物的抗旱性和抗涝性;掌握干旱对植物的危害;了解抗旱、抗涝植物的特点。
2.了解植物的抗寒性、植物的抗盐性,理解严寒对植物的危害。
3.掌握提高植物抗旱性、抗寒性的措施。
4.理解植物形成抗寒性的原因。
(十)植物的遗传和变异
1.理解三大遗传规律,掌握三大遗传规律的实质。
2.了解性染色体的类型,了解色盲遗传的规律。
3.理解生物的变异,掌握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4.掌握细胞质遗传特点及应用。
5.了解遗传性状的遗传特点。
(十一)农业生物技术概述
1.理解农业生物技术的含义及应用。
2.了解几种主要作物育种技术,重点掌握杂交育种与引种。
3.掌握品种的概念及育种目标。
4.了解农业微生物的种类、繁殖方式及其应用。
5.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及应用。
种植基础
(一)植物生长的外部环境
1.掌握太阳辐射强度、降水、降水量、降水强度、水汽压、饱和水汽压、相对湿度、植物的三基点温度、农业的界限温度、积温、活动积温、有效积温、干热风、霜冻等概念。
2.掌握:太阳辐射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日照时间与引种,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3.掌握温度的分类、变化规律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4.掌握降水、大气湿度的基本知识,掌握水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提高水分利用率的途径。
5.了解植物生产对环境的净化作物,了解河北省农业资源的基本情况,掌握不良环境对植物生产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二)植物生长的土壤基础
1.掌握:岩石的风化作用、母质、土壤颗粒的粒级、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土壤胶体、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耕性、土壤肥力因素、田间持水量、萎蔫系数、土壤墒情等概念。
2.了解土壤的形成过程,掌握农业土壤的土体构造。
3.掌握土壤矿物质、土壤有机质及土壤微生物及其作用。
4.了解土壤保肥性与供肥性、酸碱性与缓冲性、孔隙性,掌握土壤结构与耕性。
5.掌握土壤肥力因素、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调节。
6.了解河北省的土壤分布情况及主要土壤类型。
(三)植物生长的营养调节
1.掌握植物的营养特性以及合理施肥基本原理。
2.掌握施肥的环节与方法。
3.了解化学肥料的种类,掌握碳酸氢铵、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磷酸铵、磷酸二氢钾的性质及施用方法。
4.掌握有机肥料的特点与作用,了解常用有机肥料种类及应用,掌握秸秆还田技术,了解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配合施用的意义。
5.了解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四)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
1.掌握昆虫的形态特征、主要内部构造及其与药剂防治的关系。
2.了解昆虫的生物学特性和各阶段发育特点,了解影响昆虫发生有关的环境因素。
3.了解主要农业昆虫目的识别特点。
4.掌握植物病害的种类、症状及诊断方法,了解植物病害的主要病原生物,了解侵染性病害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五)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1.了解病虫害田间调查的方法和内容,了解病虫害预测预报相关知识。
2.掌握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各项技术。
3.掌握农药的概念,了解农药的类型和剂型,掌握农药的科学使用技术。
农村社会基础
(一)农业、农村、农民
1.理解基本概念:农业、农民、农村、三农、农村生活方式、农业现代化。
2.掌握农业的特点。
3.掌握农民工特点和政策。
4.掌握农业现代化的三个阶段、基本内容。
(二)农业产业化
1.理解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2.掌握农业产业化基本特征和基本模式。
(三)农村城镇化
1.理解农村城镇化的概念。
2.掌握农村城镇化类型。
3.掌握农村城镇化的建设模式。
(四)农户经营与管理
1.掌握市场调查的方法。
2.掌握盈亏平衡点法。
(五)市场营销
1.掌握市场营销管理的一般过程。
2.掌握产品生命周期。
3.掌握心理定价策略。
4.掌握广告的种类及影响广告媒体选择的主要因素。
5.理解品牌、商标、包装、广告的概念。
(六)农村常用法律法规
1.理解合同、合同法的概念,掌握合同的内容。
2.掌握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劳动合同试用期的规定、劳动合同的无效。
3.掌握婚姻法的基本原则。
(七)农村社会保障
1.掌握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2.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原则。
(八)农村婚姻、家庭
1.掌握家庭的功能。
2.知道邻里关系、亲子关系怎样处理。
(九)农村社会问题
1.理解社会问题的含义、特点及类型。
2.掌握农村社会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和特点。
2.掌握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
作物生产
(一)作物生产概述
1.掌握作物的概念,了解作物生产的性质和特点。
2.掌握作物的几种分类方法。
3.了解我国作物生产的成就、作物生产迅速发展的内部原因及作物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作物产量与品质
1.了解作物生长和发育的概念及关系,掌握作物生育期、生育时期、生育阶段的概念,掌握影响生育期长短的因素,掌握作物各生育阶段的特点及主攻目标。
2.掌握作物生物学产量、经济产量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3.掌握作物经济系数的概念及其意义。
4.掌握主要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5.了解作物产品品质的概念、品质分类,了解影响品质的条件和改善作物品质的和途径。
(三)作物良种繁育
1.掌握:品种审定、原原种、原种、品种混杂、单交种、雄性不育性、自交不亲和性等概念;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其防止;常规品种的提纯方法。
2.了解品种审定的任务、意义、审定程序,掌握申请审定的品种应当具备的条件。了解申请者向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提交申请书包括的内容。
3.了解农作物的繁殖方式、作物品种类型及良种的概念、作用,良种繁育的程序和任务。
4.了解种子生产的程序和体系;掌握杂交种的主要类别、杂交种的制种方法与杂交种的种子生产技术。
5.了解常规品种的良种生产方法。
6.了解种子质量检验的意义、方法、步骤及种子质量检验的项目。
7.了解种子加工的意义及技术环节,种子储藏的条件、方法。
8.增加转基因作物品种培育的基本方法相关知识。
(四)作物栽培制度和土壤耕作
1.掌握:作物布局、间作、混作、套作、复种、轮作与连作等相关概念;作物布局的原则;间、混、套作的增产原因、技术要求;衡量间、混、套作方式是否合理的标准;复种的作用、条件和提高复种指数的方法;轮作的作用、连作的危害。
2.掌握土壤耕作、基本耕作、表土耕作的概念;掌握基本耕作的种类、优缺点及方法,掌握表土耕作的方式及作用;了解中耕培土的概念、作用;了解少耕、免耕法的优缺点。
(五)小麦
1.掌握:小麦生育期,小麦生育时期的划分及调查标准,小麦阶段发育特性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了解我国今后小麦生产的主攻方向。
2.掌握:小麦播前种子处理的方法;小麦对土壤的要求及播前整地方法;小麦需肥量、需水量及不同生育时期需肥、需水规律,小麦各生育时期追肥浇水的作用。
3.掌握:小麦合理密植的原则、途径,小麦播种量的计算方法。确定小麦播种期的依据及小麦播种的质量要求。
4.掌握小麦根、茎、叶、穗的形态及生长发育进程,掌握小麦冬前叶、蘖同伸关系。掌握小麦生长发育的三大规律,即分蘖及其成穗规律、幼穗分化规律和籽粒发育规律,掌握小麦越冬前苗情诊断方法,掌握小麦籽粒形成、灌浆与成熟的过程及影响小麦籽粒形成与成熟的主要因素,各阶段田间管理主攻方向及管理措施。
5.掌握小麦主要病虫害的为害特点、识别方法及防治技术。
(六)玉米
1.掌握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吐丝期、蹲苗,免耕(铁茬)播种、卡脖旱等基本概念;掌握玉米苗期、穗期、花粒期的生育特点、主攻方向及主要管理措施。
2.掌握玉米需肥规律与不同地力的追肥原则、追肥技术,掌握玉米合理密植的重要性、确定合理密度的原则、实施合理密植的措施。掌握玉米种子处理的内容和方法,铁茬免耕直播增产的原因及技术要点。
3.了解人工辅助授粉、去雄的技术要求,了解玉米器官的形成特点、功能。
(七)棉花
1.掌握子指、衣指、衣分、现蕾、成铃等概念。掌握棉花整地要求和方法,棉花种子选择与处理技术,地膜棉花播种技术、追肥原则,棉花各阶段田间管理主攻方向和管理技术措施。
2.理解棉花的现蕾开花规律,蕾铃脱落的一般规律、原因及增蕾保铃措施。
3.了解棉花的生长发育习性,叶枝与果枝的形态区别,棉花各器官形成的特点,各生育阶段正常的长势长相。
4.掌握棉花“三桃”的划分及其对产量的作用。
5.掌握棉花病虫害为害症状、识别方法及防治措施。
(八)甘薯
1.掌握甘薯各生育阶段的生育特点,掌握甘薯根的种类及幼根分化成三种根的原因,决定甘薯块根分化与膨大的因素,了解甘薯茎叶生长与块根膨大的关系。
2.掌握甘薯的萌芽习性及对温度的要求,掌握甘薯种薯处理与排薯上床技术,掌握苗床温度如何控制。
3.掌握甘薯起垄栽培的优点及起垄方法。
4.掌握甘薯栽秧时期、方式及技术要求。
5.掌握甘薯各生育阶段管理的主要任务、技术措施。
6.掌握甘薯安全贮藏期间的管理技术,掌握甘薯烂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九)花生
1.掌握花生的品种类型及其开花习性。
2.掌握:花生的需肥特点,合理密植,种植形式,及播种技术。
3.掌握:花生的分枝特点,清棵的作用及其技术要点。
4.掌握:花生荚果发育特点及所需条件,培土迎针的作用和技术要点。
蔬菜生产
(一)蔬菜生产基础
了解蔬菜三种分类方法。掌握蔬菜栽培茬口,蔬菜生产的环境条件,了解蔬菜种子的概念及寿命,掌握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及蔬菜育苗技术。
(二)主要设施简介
掌握主要设施结构、性能与应用技术,掌握遮阳网、防虫网与塑料薄膜作用与应用,掌握地膜覆盖、风障畦、阳畦与温床,塑料拱棚,温室的种类、结构、性能及应用。
(三)主要蔬菜生产技术
掌握番茄、茄子、辣椒、黄瓜、豇豆、大白菜、萝卜、韭菜等蔬菜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主要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四)无公害蔬菜
掌握无公害蔬菜概念及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意义,蔬菜污染源,无公害蔬菜的质量安全指标及有害物质检测技术规范,无公害蔬菜生产的主要技术环节和技术措施。
果树生产
(一)绪论
1.了解果品的食用与医疗价值。
2.掌握果树生产的特点。
3.了解果树发展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二)果树生产基础
1.掌握果树栽培学分类,学会果树的识别方法及果实构造的观察方法,掌握北方主要果树的果实构造特点。
2.掌握果树地上部树体结构的基本特征,学会果树树体结构的调查方法。
3.掌握果树物候期的概念,学会主要果树物候期的观察方法。
4.掌握果树根系的类型及一年中的生长规律,了解根系的结构、分布,学会果树根系分布的观察方法。
5.掌握果树枝、芽的类型、特性,学会枝、芽类型与特性的观察方法。
6.掌握花芽分化的概念,了解花芽分化的时期与条件。
7.掌握果树萌芽、开花、授粉、受精、结实的有关概念、特点及影响因素,学会进行果树授粉试验。
8.掌握北方主要果树落花落果的规律,学会果树坐果率及落花落果规律的调查方法。
9.掌握果树果实生长的有关规律,能够根据影响果实大小的因素分析增大果实的有关技术措施。
10.掌握影响果实色泽与风味的有关因素。
11.掌握休眠与需冷量的概念,知道需冷量对果树生产的意义。
12.掌握果树授粉的方法与果树坐果率。
13.掌握营养繁殖果树不同年龄时期的特点,知道不同年龄时期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三)果树育苗技术
1.了解主要果树砧木种子类型与特点,掌握砧木种子的层积处理方法,掌握砧木种子的播种方法。
2.学会主要砧木种子的识别与质量鉴定方法。
3.了解主要果树的嫁接时期,掌握果树的主要嫁接方法。
4.掌握硬枝扦插与嫩枝扦插育苗的方法。
5.了解果树苗木田间管理秣及苗木的掘取、分级与假植技术,掌握苹果苗木的分级标准。
(四)建园技术
1.了解不同地势条件下建园的优缺点,掌握无公害果树的环境标准。
2.掌握果园规划设计的步骤和方法,了解防护林的作用、树种选择及配置方法,了解水土保持工程的种类及作用。
3.了解树种、品种选择的依据和配置依据,掌握授粉树选择的条件和配置方式。
4.掌握主要果树栽植密度及确定依据,熟练掌握栽植技术。
(五)主要果树生产技术
1.了解苹果、梨、桃、葡萄主要品种的特点、特性,掌握品种的识别方法。
2.掌握苹果、梨、桃、葡萄根、芽、枝、叶、开花结果、果实发育的特点特性,学会生长结果习性的观察方法。
3.掌握果树深翻施、果园土壤管理制度及一般管理技术。
4.掌握果园施肥技术。
5.了解果树整形修剪的作用、原则与依据,掌握果树修剪方法及其作用。
6.掌握苹果、梨、桃主要树形特点及葡萄的架式及整形方式的特点。
7.掌握苹果、梨、桃、葡萄的冬季修剪及夏季修剪技术。
8.掌握苹果、梨、桃、葡萄的花果管理技术。
9.掌握苹果、梨、桃、葡萄主要病虫害的识别(形态识别与症状识别)与防治技术。
10.掌握无公害果园病虫害防治技术。
11.掌握苹果、梨、桃、葡萄周年生产方案的编制方法,熟悉其周年管理技术。
12.掌握桃、葡萄设施栽培技术。
园林绿化
(一)园林植物分类
1.掌握一年生草本植物、二年生草本植物、宿根草本植物、球根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的概念及常见花卉种类。
2.了解根据园林植物可观赏的部位进行分类。
3.了解按园林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用途进行分类。
(二)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条件
1.掌握园林植物对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的要求,掌握根据植物对外界环境条件要求不同所划分的植物类别。
2.掌握温室盆栽对盆土的要求。
(三)栽培设施
1.掌握温室的种类、基本结构、温控系统、补光和遮光系统。
2.掌握温床、冷床、荫棚、冷库、地窖的用途。
3.掌握花盆的种类、特点及应用。
(四)育苗技术
1.掌握扦插育苗概念、影响插穗生根成活的因素及促进插穗生根的方法,掌握扦插育苗方法与苗床管理技术;了解全光照喷雾扦插育苗技术。
2.掌握嫁接育苗概念及影响嫁接成活的主要因素,掌握嫁接育苗的操作规程。
3.掌握分生育苗和压条育苗的概念及育苗方法。
4.了解植物组织培养育苗操作规程。
(五)园林植物栽培管理技术
1.掌握露地园林苗木移植、整形修剪、肥水管理、越冬、越夏管理技术。
2.掌握盆栽观赏植物培养土的配制与水肥管理技术。
3.掌握草坪及草坪草的类型、草坪的建植及主要草坪植物匍茎翦股颖、草地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的特点。
4.掌握草坪的养护管理技术。
(六)常见园林植物的栽培管理技术
掌握芍药、大花美人蕉、牡丹、月季、金叶女贞、紫叶小檗、紫薇、西府海棠、樱花、龙柏等花卉的生态习性、繁殖方法、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
(七)园林植物造景
1.掌握园林植物造景的概念。
2.掌握园林树木、花卉植物的观赏特性及园林树木的配置原则和配置方式。
(八)园林规划设计基础知识
1.掌握园林绿地构成要素。
2.掌握园林建筑和小品的种类、功能、园林建筑布局的一般原则。
3.了解园林规划设计原理。
四、专业技能测试内容和要求
植物科学基础
(一)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及植物细胞基本构造的观察。
(二)根的形态及其解剖构造观察。用根的纵切片,至于显微镜下观察根尖各区的结构。
(三)茎(枝条)形态及茎的解剖构造观察。[辨认]周皮,初、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初生木质部,髓。
(四)叶的形态及叶的解剖构造观察。[辨认]所给的切片是双子小叶植物还是单子叶植物。上下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脉木质部和韧皮部,叶脉特点。
(五)花的形态结构及花序的观察。
(六)果实与种子结构与类型的观察。[辨认]农学专业: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水稻、绿豆、高粱、谷子、红小豆、花生。园林专业:苹果、梨、桃、杏、山楂、刺槐、黑枣、杜梨、海棠。
(七)果实结构与类型的观察观察材料:园林专业:桃、杏、枣、柑橘、番茄、葡萄、苹果、梨、凤梨、西瓜、南瓜、山楂、牵牛、牡丹、板栗、臭椿、草莓。
(八)观察下列实物,确定其所属科:从锦葵科、葫芦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伞形科、茄科、菊科、禾本科、百合科中任意挑选几株常见的植物单株或枝条或花、果实,来进行分科归类。
种植基础
(一)叶面积系数的测定法(小麦或玉米用系数法,阔叶用称重法)。
(二)土壤质地的测定(干测法、湿测法)
1.干测法:取玉米粒大小的干土块,放在拇指与食指间,使之破碎,根据指压时的感觉和用力大小来判断。
2.湿测法:取一块土(算盘子大小)放在手中捏碎,除去杂物,加适量水(以使土湿润,调至不感觉有复粒存在为宜。)根据手指捻磨土壤时的感受,能否捏成片、揉成球、搓成条及弯曲时断裂等情况,加以判断土壤质地。
(三)常用化学肥料的定性鉴定(氮肥、磷肥、钾肥)。
(四)昆虫纲主要目的观察识别
1.根据直翅目蝗科、半翅目椿象科,同翅目蝉科、鞘翅目步甲科、鳞翅目夜蛾科、等科成虫的形态特征,对其进行观察识别。
2.材料: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鞘翅目和鳞翅目成虫针扎标本、浸渍标本、昆虫盒式分类标本、挂图等。
(五)植物病害主要症状的观察识别
主要病害的症状:如变色、坏死、腐败等,以及病症如粉状物、霉状物等。
(六)常见农药剂型的特性和鉴别方法
主要是: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乳剂)、颗粒剂、水剂、悬浮剂、片剂(浸种剂、熏蒸剂)和烟剂。
(七)土壤农化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八)农田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作物生产
(一)麦田杂草的识别:播娘蒿、看麦娘(日本看麦娘)、荠菜、?草(拉拉秧)、田旋花、节节麦、雀麦。
(二)小麦锈病、白粉病、全蚀病、纹枯病症状识别及防治技术。
(三)小麦地下害虫(3种)、蚜虫、吸浆虫等害虫的识别及其为害状的识别。
(四)小麦群体大小的调查及小麦器官的识别、苗相的识别。
主要器官:初生根、次生根、地中茎、胚芽鞘、盾片、分蘖节、主茎叶片、分蘖;苗相:弱苗、壮苗、旺苗。
(五)玉米叶龄指数的调查计算,玉米生育时期的判断。
(六)玉米螟、棉铃虫、粘虫等害虫的识别。
(七)玉米大小斑病、纹枯病、褐斑病、粗缩病的症状识别。
(八)棉花立枯病、炭疽病、枯萎病、黄萎病、疫病、红腐病的症状识别。
(九)棉花果枝、叶枝的识别。要求从五个方面区别:1.分枝方式;2.开花接铃;3.叶的着生;4分枝与主茎所成角度;5.分枝着生部位。
(十)甘薯根系的内部构造观察并区别三种根。
(十一)花生果实的结构。
蔬菜生产
(一)主要蔬菜的病害识别、发生时期及防治技术。
番茄叶霉病、茄子绵疫病、茄子黄萎病、黄瓜霜霉病、豇豆锈病、大白菜霜霉病、大白菜软腐病、萝卜黑腐病。
(二)主要蔬菜害虫识别及防治技术。
美洲斑潜蝇、蚜虫、白粉虱、小菜蛾、菜粉蝶、豇豆荚螟。
(三)蔬菜传统育苗技术。
(四)嫁接育苗技术:靠接法、插接法、劈接法。
(五)工厂化无土育苗技术育苗盘育苗法。
(六)蔬菜的无土栽培方式。
(七)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技术。
正确使用2,4―D、防落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利。
果树生产
(一)常见果树病害的识别及防治技术
苹果树腐烂病、苹果轮纹病、苹果炭疽病、苹果锈病、梨锈病、梨黑星病、葡萄霜霉病、葡萄白腐病、桃细菌性穿孔病。
(二)常见果树害虫识别及防治技术
桃红颈天牛、梨木虱、桃蛀螟、梨网蝽、桑天牛、梨星毛虫、梨瘿华蛾。
(三)常见果树害虫危害症状识别
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苹果顶梢卷叶蛾、桃蚜、桃瘤蚜、苹果螨类。
(四)果树嫁接技术:“T”字型芽接、嵌芽接、腹接。
(五)果树的环剥技术。
(六)苹果、梨的人工疏花、疏果技术。
(七)套袋技术。
(八)果树的修剪技术(疏枝、回缩、短截、长放)。
(九)果树的扭梢技术。
(十)果树的硬枝扦插技术。
(十一)果树人工授粉技术。
园林绿化
(一)园林植物扦插育苗技术――嫩枝扦插。
(二)园林植物嫁接技术――切接、劈接、芽接。
(三)压条育苗技术――高空压条、波状压条、堆土压条。
(四)盆栽花卉的上盆技术、换盆技术、营养土配制技术。
(五)苗木移植技术。
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
畜牧兽医类专业考试大纲
一、考试范围和考试形式
考试范围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为依据,以河北省教育厅公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目录中本专业有关教材为主要参考教材,包括畜禽解剖生理、畜禽营养与饲料、畜禽繁殖与改良、兽医基础、畜禽疾病防治、畜禽生产六门专业核心课程,同时包括近年来国内、省内及本地区突发或正在流行的动物疫病和畜禽生产上已经广泛应用的新技术。主要测试考生理解和掌握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这些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形式分专业理论和技能测试两项。
二、专业理论考试试卷结构
(一)试卷内容比例
畜禽解剖生理约占17%,畜禽营养与饲料约占10%,畜禽繁殖与改良约占10%,兽医基础约占20%,畜禽疾病防治约占20%,畜禽生产约占23%。
(二)试卷题型
采用单项选择题题型,以五个选项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或佳答案的形式进行考试。
(三)试题难易比例
较容易题约占60%,中等难度题约占25%,较难题约占15%。
三、专业理论考试内容和要求
畜禽解剖生理
(一)绪论
1.掌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
2.熟悉:三种基本解剖学切面。
3.掌握:畜禽体的方位术语。
(二)细胞与基本组织
1.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常见几种细胞器的功能;结缔组织的种类;上皮组织的种类、结构特点及分布;肌肉组织的种类及特点。
2.熟悉:疏松结缔组织、血液的构成;神经元的形态结构、种类及功能;神经纤维的种类及功能。
3.熟悉:细胞的生命活动。
(三)运动系统
1.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骨的形态类型,骨的结构,骨的理化特性;骨连结的分类及关节的构造和类型。
2.掌握:家畜全身骨骼的构成;躯干骨的构成及各部椎骨的特征;前肢骨、后肢骨的构成及其连结;椎骨的构造;骨骼的作用。
3.识记:副鼻窦的概念及组成。
4.熟悉;躯干骨的连结;肌肉的形态、起止点;躯干肌肉的组成,四层腹壁肌的名称;腹白线、腹股沟管的概念;腹壁肌的作用;肌肉的生理特征。
5.了解:作用于前肢、后肢各关节的肌肉;肌肉的疲劳和延缓疲劳的措施。
(四)被皮系统
1.掌握:被皮系统的组成;皮肤的结构和功能;换毛的概念及方式。
2.熟悉:毛的构造;汗腺、皮脂腺的作用。
3.了解:蹄的构造。
4.识记:蹄白线的概念。
(五)消化系统
1.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胸膜腔、腹膜腔的概念;腹腔区域的划分;牙齿的构造、齿式;舌乳头的种类;唾液腺的种类;单室胃及各复胃的形态、结构、位置及粘膜特点;食管沟的概念;肝的功能;小肠的组织结构;大肠的形态及主要特征。
2.熟悉:消化、吸收、反刍、嗳气的概念;口腔、胃、小肠、大肠的消化方式;瘤胃内微生物的消化;单胃胃液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途径。
3.了解:瓣胃穿刺或注射的部位;马、牛、猪肝的分叶情况及有无胆囊。胆汁的生理功能。
(六)呼吸系统
1.掌握:呼吸系统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鼻腔、喉软骨的组织结构;肺的功能血管、营养血管;肺脏的位置;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肺活量的概念。
2.熟悉:呼吸的三个过程;各种呼吸方式;呼吸、肺呼吸、组织呼吸、呼吸运动的概念。
3.理解:呼吸运动的调节。
(七)泌尿系统
1.掌握:泌尿器官的构成和各器官的功能;肾的位置、结构;各种家畜肾的类型,尿的理化特性。
2.熟悉:肾的组织结构,肾单位、集合管的结构;尿的生成过程及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八)生殖系统
1.掌握:雄、雌家畜生殖系统的组成;雌性生殖器官的位置,各类家畜子宫的形态、结构和类型。
2.熟悉:雄、雌性家畜生殖系统各器官的机能。
3.熟悉:雄、雌性激素的主要作用。
(九)循环系统
1.掌握:红细胞的形态,白细胞的分类,血液总量,血液的理化特性;心脏的形态、构造、位置;心脏的自动节律性、心动周期、心音、心率、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的概念;血压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体液中影响血管运动的化学物质,脉搏的概念及检查部位;家畜的淋巴器官。
2.熟悉:循环系统的机能;血液的组成及各组成成分的机能;血液凝固的概念及过程,延缓和促进血液凝固的因素;心包的构造;心脏传导系统的构成及主要功能;心脏活动的调节;血管的分类和构造;血液在血管中运行的特点;淋巴液的形成,淋巴结、脾脏的机能,各种家畜脾脏的形态。
3.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血流路径。
(十)体温调节
1.掌握:机体主要产热器官,散热方式。
2.熟悉:体温恒定的意义,体温调节过程。
3.了解:各种家畜的正常体温。
(十一)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1.掌握:脊髓、脑的形态及构造,脑脊髓膜的构造,脑神经的12对;内脏神经、自主神经的概念,躯体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的区别,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区别;眼球的构造。
2.熟悉:反射、反射弧及组成,神经纤维的机能,中枢神经各部分的机能。
3.了解: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意义。
(十二)内分泌系统
1.掌握:内分泌腺及激素的概念;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
2.了解:激素的作用特点。
(十三)家禽解剖生理特征
1.掌握:家禽骨骼的类型及结构特征。
2.掌握:家禽肌肉的发达程度;皮肤衍生物,腺胃、肌胃的形态、位置,大肠、小肠的构成;泄殖腔的构造;家禽的气囊;雌禽生殖系统的构成;家禽的淋巴器官。
3.熟悉:气囊的作用,家禽血液与家畜血液的不同之处。
4.理解:肌胃内砂砾的消化作用。
畜禽营养与饲料
(一)畜禽营养基础
1.了解:各种营养物质在畜禽营养中的相互关系。
2.掌握: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代谢特点及对畜禽的营养作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糖类、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常量元素、微量元素、不饱和脂肪酸、消化能、代谢能、净能等概念;畜禽对蛋白质品质的要求;反刍动物对非蛋白氮的利用;饲料脂肪性质与畜禽体脂肪品质的关系;影响钙、磷吸收的主要因素;应激因素对维生素需要量的影响;合理供水;能量在机体内的转化过程。
3.能准确诊断典型营养缺乏症和中毒症。
(二)饲料及加工利用
1.了解:青干草和氨化秸秆的制作方法及品质鉴定。
2.熟悉:饲料的分类方法,掌握饲料、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概念;常见的粗饲料、青绿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3.掌握:各类饲料的营养特点及加工利用时应注意的问题;青贮饲料的制作及品质鉴定。
(三)营养需要与饲料配合
1.了解:畜禽饲养标准、配合饲料、日粮、饲粮、饲料配方的概念,畜禽饲养标准的内容;配合饲料的加工工艺。
2.熟悉:维持、生长、繁殖、泌乳、产肉、产蛋、产毛的营养需要;试差法设计饲料配方的步骤,会用方形法或代数法进行简单的饲料配方设计,了解浓缩饲料及饲料添加剂预混料的配方设计与生产。
3.掌握:畜禽营养需要、维持、维持需要、基础代谢、蛋白能量比的概念以及各生产畜禽的营养需要特点;影响畜禽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的因素;配合饲料的优点、分类;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基本步骤和注意问题。
畜禽繁殖与改良
(一)遗传的物质基础
1.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及染色体数目。
2.熟悉: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特点及性别的决定方式。
(二)遗传的基本规律
1.掌握: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连锁定律、伴性遗传的基本内容及应用。
2.熟悉:变异的类型及原因。
(三)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的遗传
1.掌握: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的区别,数量性状的遗传方式及机制。
2.了解:数量性状参数在畜禽育种实践中的意义。
(四)选种
1.掌握:选种的概念及原理、畜禽鉴定的项目。
2.熟悉:畜禽种用价值评定的方法。
(五)选配
1.选配的概念、原则及基本方法。
2.了解:选配计划的制定。
(六)本品种选育
1.掌握:品种应具备的条件,本品种选育的概念。
2.熟悉:地方品种选育,引入品种选育的基本措施。
(七)品系繁育
1.掌握:品系的概念、作用、类型。
2.熟悉:品系建立的方法。
(八)畜禽杂交技术
1.掌握:杂交的概念、作用、杂交改良的基本方法、经济杂交方法。
2.熟悉:杂种优势利用措施。
(九)畜禽生殖器官
1.掌握:公母畜禽生殖器官的组成、位置、形态结构。
2.熟悉:公母畜禽生殖器官的生理功能。
(十)生殖激素及应用
1.掌握:生殖激素概念、种类。
2.熟悉:GnRH、OXT、FSH、LH、PRL、PMSG、HCG、PG、性腺激素的主要功能及应用。
(十一)母畜发情鉴定技术
1.掌握:母畜的发情原理。
2.熟悉:发情鉴定的方法。
(十二)人工授精技术
1.掌握:牛、猪的采精、输精方法。
2.熟悉:精液检查、稀释、保存方法。
(十三)受精、妊娠与分娩
1.掌握:妊娠诊断、分娩过程及助产技术。
2.熟悉:精子、卵子的形态结构及受精过程、妊娠过程。
(十四)发情控制技术及胚胎工程
1.掌握:同期发情、诱发发情、超数排卵、胚胎移植的概念。
2.了解:同期发情的方法、胚胎移植的方法。
(十五)家禽繁殖技术
1.掌握:鸡的采精输精方法。
2.熟悉:蛋的构造及形成过程,公、母家禽的生殖生理,鸡、鸭、鹅的采精输精方法。
(十六)畜禽的繁殖力
1.熟悉:畜禽繁殖力概念、表示方法及家畜正常繁殖力。
2.了解:公畜、母畜的繁殖障碍及提高繁殖力的措施。
兽医基础
(一)病理学基础
1.掌握:疾病的概念、分类及发展过程;充血、出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的概念、原因、病理变化特征;坏死的概念及病理变化;炎症的概念、病理变化、常见类型;发热的概念、机理、过程及热型;水肿的概念及原因;脱水的类型;败血症概念及全身病理变化;病理材料的采样保存与送检。
2.熟悉:疾病发生的原因及转归;萎缩、变性、代偿的类型及病理变化;代偿的表现形式;修复的过程;炎症的局部症状及全身变化;贫血、黄疸、水肿、休克的类型;败血症的原因;尸体变化、剖检注意事项。
3.了解:疾病发生的基本规律,休克、酸中毒的概念、剖检的观察记录。
(二)药物学基础
1.掌握:药物、药物的选择作用、治疗作用、不良反应、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剂量、有效量、安全范围、极量、联合用药、配伍禁忌、酊剂、处方、抗生素、耐药性的概念、作用,抗微生物药物、抗寄生虫药物、消毒防腐药物、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作用于呼吸系统药物的作用与应用。
2.熟悉:药物的制剂、剂型与处方的格式、内容与开写注意事项;药物的代谢和合理用药,磺胺类药物和抗生素药物的作用原理,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3.了解:药物的分类,药物的保存,作用于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的药物及消毒药物的作用与应用,解毒药的种类和应用。
(三)病理学基础
1.掌握:细菌的形态、结构;病毒的结构与增殖;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抗原、抗体、免疫应答、变态反应的概念;变态反应的类型;寄生生活、生活史、终末宿主、中间宿主、补充宿主、贮藏宿主、保虫宿主、带虫宿主的概念;常见蠕虫的形态特征。
2.熟悉:微生物的概念,细菌的生理、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病毒的形态、培养和特性,微生物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外界因素对微生物影响,免疫的类型,畜禽寄生虫的基本知识,终末宿主、中间宿主、补充宿主、贮藏宿主、保虫宿主、带虫宿主的概念。
3.了解:细菌的培养,其他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致病作用,细菌与病毒的致病作用,常见的病原性细菌及病毒,特异性免疫的获得途径,血清学试验,常用生物制品及应用,寄生虫的类型,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寄生虫感染宿主的主要途径及常见的寄生虫的分类。
(四)诊疗学基础
1.掌握:动物保定的基本方法,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检查的方法和内容。手术麻醉的方法、组织分离常用器械、使用及分离原则和方法;缝合打结方法、种类及注意事项;常用绷带及使用方法;产科上常见名词术语和胎儿产出时的胎向、胎位、胎势;难产常见救助术。
2.熟悉:一般临床检查和系统检查的方法与内容;常用的给药方法及注意事项;物理疗法和特殊疗法;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和常用治疗技术,注射法、胃管投药法等。
3.了解常见症状的临床意义,开腹术、瘤胃切开术、穿刺术、冲洗术的适应症及部位。
畜禽疾病防治
(一)畜禽传染病
1.掌握:传染、传染病、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潜伏期、前驱期、明显期、疫源地、散发性、地方流行性预防消毒、临时消毒、终末消毒、可疑感染群、假定健康群、封锁、紧急接种、检疫等概念;大肠杆菌病、沙门氏杆菌病、巴氏杆菌病的表现形式及临床特征;炭疽、破伤风、口蹄疫、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狂犬病、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狂犬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点、典型临床特征;急性型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猪繁殖障碍、腹泻、呼吸道症状传染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鉴别诊断;鸡新城疫、禽流感、禽霍乱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呼吸道症状疾病的鉴别诊断、传染性法氏囊病、鸡白痢、禽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鸡马立克氏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鸭、鹅、兔、犬常见传染病的临床特征和病理变化。
2.熟悉:感染的类型,传染病的发展过程,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特征,平时的防疫措施,发生疫情时的扑灭措施;布氏杆菌病、流行性感冒、牛副结核病、羊梭菌性疾病、鸡马立克氏病、猪丹毒、猪气喘病、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痢疾的特征;破伤风的特征及治疗原则 猪瘟的防制,新城疫的防制。
3.了解:传染病流行过程的表现形式,传染病流行的季节性和周期性,鸭瘟、小鹅瘟、兔瘟、犬瘟热的特征。
(二)畜禽寄生虫病
1.掌握: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猪囊尾蚴病、猪蛔虫病、猪疥?`病、猪旋毛虫病、猪巨吻棘头虫病、猪弓形虫病、牛羊肝片吸虫病、绦虫病、牛羊消化道线虫病、日本血吸虫病、多头蚴病、梨形虫病、消化道线虫病的生活史、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治疗;禽前殖吸虫病、异刺线虫病、球虫病、组织滴虫病、住白细胞虫病、突变膝螨病的生活史、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治疗;犬、猫绦虫病、犬巴贝斯虫病的的生活史、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治疗。
2.了解:畜禽常见寄生虫病的病原和流行病学。
(三)畜禽内科病
1.掌握:心力衰竭、贫血、感冒、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反刍家畜食管阻塞、瘤胃鼓气、瘤胃积食、瓣胃阻塞、创伤性网胃心包炎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中暑、酮病、骨软症与佝偻病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霉玉米中毒、氢氰酸中毒、亚硝酸盐中毒、有机磷中毒、食盐中毒、敌鼠钠盐中毒、磺胺类药物中毒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
2.熟悉:中毒病的治疗原则,贫血的共同特征,瘤胃鼓气、瘤胃积食、胃肠炎的治疗原则。
3.了解:畜禽中毒的一般诊断与治疗方法。
(四)畜禽外科病
1.掌握:创伤的分类和结构、创伤愈合的种类及过程、创伤的治疗;脐疝的构成、临床症状及治疗。
2.了解:创伤的概念及治疗、各种动物的去势方法、脱肛的概念及治疗。
(五)畜禽产科病
1.掌握:难产的分类及类型,胎衣不下、生产瘫痪、子宫内膜炎、乳腺炎、新生仔畜窒息的病因、临床症状及治疗。
2.了解:难产的救助原则,阴道脱出、子宫脱出的临床症状、生产瘫痪的临床症状等。
畜禽生产
(一)猪的生产
1.掌握:猪的生物学特性;猪的一般饲养管理原则,种公猪的合理利用;母猪的发情与排卵规律;母猪的配种方法;预产期的计算;肥育方式;不同生理阶段猪的饲养管理要点,肉猪的生产技术。
2.熟悉:猪的经济类型和主要品种的主要外貌特征及生产性能。
3.了解:猪场建设基本知识。
(二)鸡的生产
1.掌握:种鸡人工授精技术,畸形蛋的种类及形成原因;种蛋的选择、保存、运输和消毒;种蛋的构造,人工孵化条件和方法,码盘、照蛋及移盘;孵化效果的检查;蛋鸡、肉用仔鸡各阶段饲养管理的基本技术。
2.熟悉:鸡的生物学特性及主要品种。
3.了解:鸡场建设的基本知识。
(三)牛的生产
1.掌握:牛发情特点、异常发情、配种时间、妊娠期的计算;干乳期的长短、干乳的方法;乳用牛、肉用牛不同生理阶段的饲养管理要点;肉用牛的肥育方法及育肥技术;高产奶牛全混合日粮(TMR)饲养技术。
2.熟悉:牛的生物学特性,常见牛品种的主要外貌特征及生产性能。
3.了解:牛场建设的基本知识。
(四)羊的生产
1.掌握:绵羊和山羊的饲养方法,以及不同用途羊的管理技术要点。
2.熟悉:羊的生物学特性和主要羊品种的外貌特征及生产性能。
3.了解:羊产品的基本知识。
(五)经济动物生产
掌握:主要经济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和主要品种。
四、专业技能测试内容和要求
畜禽解剖生理
(一)在牛骨骼标本上指认出前肢骨各骨名称及前肢各关节名称。
(二)在牛骨骼标本上指认出后肢骨各骨名称及后肢各关节名称。
(三)在家畜髋骨标本上指认出组成髋骨的各骨名称及位置。
(四)在复胃标本上指认出各胃的名称及位置。
(五)在猪心脏标本或实物上指认出猪心脏各腔室及各主要血管的名称。
(六)在猪泌尿系统标本或模型上指认出猪泌尿系统各器官的名称。
(七)在鸡消化道标本或实物上指认出喙、口腔、食管、嗉囊、腺胃、肌胃、小肠、盲肠、直肠、泄殖腔等消化道各器官。
(八)在剖开的雏鸡身上指认出其主要免疫器官(脾脏、法氏囊、胸腺)。
(九)识别家畜的体表解剖部位和名称。
畜禽营养与饲料
(一)识别豆粕、棉子粕、花生仁粕、菜子粕,并能判断出品质优劣。
(二)识别石粉、骨粉、贝壳粉,并能判断出品质优劣。
(三)青贮饲料的感官鉴定。
(四)商品配合饲料品质感官鉴定。
畜禽繁殖与改良
(一)牛、羊人工授精器材的认识及其用途。
(二)假阴道的安装。
(三)精液的品质判定(精子密度与精子活率检查)。
兽医基础
(一)血涂片的制备。
(二)高压蒸汽灭菌器的使用方法。
(三)皮肤紧张切开法。
(四)在猪的皮肤上进行结节缝合。
(五)在动物胸部进行板槌叩诊。
(六)在动物胸部使用听诊器进行间接听诊。
(七)动物体温的测量方法。
(八)在动物腕关节或模型上打一交叉绷带,并说出其用途。
(九)在动物四肢或模型上打一螺旋绷带,并说出其用途。
(十)猪的肝脏细菌学检验的采样方法。
(十一)猪的肝脏病毒学检验样品的包装送检方法。
(十二)用医用折射计测定动物尿比重。
畜禽疾病防治
(一)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切片标本。
(二)显微镜油镜用毕的处置。
(三)使用连续注射器进行雏鸡马立克疫苗颈部皮下注射。
(四)雏鸡的滴鼻法和点眼法接种疫苗。
(五)在血管模型上进行静脉穿刺。
(六)鸡痘疫苗的刺种法。
(七)肌肉模型上进行肌肉注射。
(八)冻干活疫苗、组织灭活疫苗、油佐剂灭活疫苗的认识及保存方法。
(九)指认并描述猪瘟、猪丹毒、禽流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典型症状或病理变化。
(十) 根据虫体形态特征识别吸虫、绦虫、线虫和棘头虫四类虫体。
畜禽生产
(一)在照片上识别长白猪、约克夏猪、杜洛克猪、皮特兰猪。
(二)在照片上识别荷斯坦牛、海福特牛、利木赞牛、夏洛来牛。
(三)鉴别高产鸡与低产鸡。
(四)死胚、活胚的判别。
(五)鸡胚日龄的大致判断。
(六)测量羊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
(七)掌握测量蛋形指数的方法。
(八)鲜牛乳品质感官判定。
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
机械类专业考试大纲
一、考试范围和考试形式
考试范围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为依据,以河北省教育厅公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机械类相关教材为主要参考教材,包括机械基础、机械制图?p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三门专业核心课程。重点测试考生掌握机械类专业的有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操作的能力。
考试形式分专业理论和技能测试两项。
二、专业理论考试试卷结构
(一)试卷内容比例
机械基础约占60%,机械制图约占30%,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约占10%。
(二)试卷题型和比例
单项选择题约占35%,判断题约占5%,填空题约占17%,简答题约占10%,计算题约占13%,绘图题约占20%。
(三)试题难易比例
较容易题约占70%,中等难度题约占20%,较难题约占10%。
三、专业理论考试内容和要求
机械基础
(一)机械概述
1.了解机器等的定义、特点及组成。
2.熟练掌握金属材料的性能。
3.了解载荷、应力的概念,机械零件的强度表现形式。
4.了解机件的磨损过程及磨损类型。
(二)理论力学
1.理解力的概念及基本性质。
2.能正确对构件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图。
3.掌握力矩和力偶的简单计算。
4.掌握用解析法列出平面汇交力系、平行力系、平面力偶系和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并解之。
(三)材料力学
1.了解内力的概念,掌握用截面法求内力的方法。
2.掌握轴向拉压杆的受力、变形特点及虎克定律。
3.了解低碳钢、铸铁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质。
4.了解直杆轴向拉伸和压缩时的强度计算。
5.掌握零件剪切时受力、变形特点及强度计算。
6.熟悉圆轴扭转受力、变形特点,了解圆轴扭转内力计算。
7.掌握圆轴扭转应力分布规律。
8.了解直梁弯曲时的受力特点、变形特点和内力计算,了解纯弯曲应力分布规律。
9.了解提高零件抗拉强度、扭转刚度、弯曲刚度的措施。
(四)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1.了解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和性能。
2.了解简化的Fe-Fe3C状态图及碳含量对铁碳合金性能的影响。
3.了解碳素钢、合金钢、铸铁的分类、牌号、性能及用途。
4.熟练掌握钢的热处理方法及其目的和应用。
(五)机械零件
1.熟练掌握轴的功用及分类。
2.熟练掌握轴的结构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及轴上零件常用的固定方法。
3.了解滑动轴承的特点、分类、结构组成及应用。
4.熟悉滚动轴承的特点、结构组成、类型、应用及代号。
5.掌握键和销的作用、类型和特点及普通平键的标记。
6.掌握螺纹的主要参数、类型、标识及应用,熟悉螺纹连接的基本形式及应用特点。
7.了解螺纹连接的预紧和防松。
8.掌握螺旋传动种类、应用及相关计算,了解螺旋传动失效形式。
9.了解润滑剂的种类、性能及用途,掌握常用润滑方式和润滑装置。
10.了解机械装置的密封的作用、类型及要求。
(六)常用机构
1.掌握平面运动副及分类。
2.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基本形式、特点和应用。
3.初步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和死点位置判断。
4.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及应用。
5.了解凸轮机构的组成、特点、类型及应用。
6.了解常用从动杆件的运动规律。
7.了解间歇机构的组成、特点、类型及应用。
(七)带传动和链传动
1.了解带传动的组成、工作原理、传动特点及类型。
2.掌握V带的结构、标准。
3.了解V带轮的材料和结构。
4.掌握V带的张紧、安装与维护。
5.掌握链传动的特点、种类及应用。
(八)齿轮传动
1.掌握齿轮传动的特点、分类及应用。
2.熟悉渐开线齿轮各部分名称、主要参数。
3.掌握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尺寸计算。
4.熟悉一对渐开线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和安装条件。
5.了解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应用,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
6.了解直齿锥齿轮传动的特点、应用和主要参数。
7.了解齿轮的材料和结构。
8.掌握齿轮的失效形式。
(九)蜗杆传动
1.掌握蜗杆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2.了解蜗杆传动的基本参数和尺寸计算及蜗杆、蜗轮转动方向判定。
3.了解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
4.了解蜗杆和蜗轮的材料及结构。
(十)轮系传动
1.了解轮系的应用特点和分类。
2.掌握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及回转方向的判定。
(十一)液压传动
1.了解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及系统的组成、功用。
2.掌握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应用特点及泵的图形符号。
3.掌握常用液压缸的分类、工作原理、应用特点,以及密封、缓冲和排气。
4.熟练掌握方向控制阀的工作原理及图形符号。
5.掌握压力控制阀和流量控制阀的工作原理及图形符号。
6.掌握液压基本回路分析。
7.掌握有关流量、速度、压强的简单计算。
机械制图
(一)制图基本知识与国家标准有关规定
1.了解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中关于图纸幅面和格式、比例、字体、图线和尺寸注法的基本规定。
2.掌握比例的概念和尺寸标注的方法。
(二)几何作图
1.会使用常用的尺规绘图工具。
2.掌握线段等分、圆等分的方法及正多边形的作法。
3.掌握圆弧连接的画法及绘制简单的平面图形。
4.了解椭圆的常用画法。
5.掌握斜度、锥度的概念、作图方法及标注方法。
(三)正投影与三视图
1.了解投影法的种类和特点,掌握正投影法的概念和特性。
2.掌握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3.掌握点在三面投影体系中的投影规律和两点相对位置的判断。
4.掌握一般位置直线、投影面平行线和投影面垂直线的投影特性。
5.掌握一般位置平面、投影面平行面和垂直面的投影特性。
6.掌握基本几何体三视图绘制,并会求立体表面上点的投影。
7.掌握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标注方法。
(四)轴测图
1.了解轴侧投影的基本概念,掌握轴测图的投影特性。
2.熟练掌握基本几何体和组合体的正等测图的作图方法。
3.掌握斜二测图的作图方法。
4.能根据组合体的正等测或斜二测画出三视图。
(五)组合体视图
1.能运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对组合体视图进行绘制和识读。
2.了解截交线和相贯线的概念及性质。
3.掌握相贯线、截交线的画法。
4.掌握相贯线的简化画法。
5.熟练掌握求组合体第三面视图和补画组合体视图中缺线的方法和步骤。
6.了解组合体尺寸标注的方法和关于组合体尺寸标注中有关尺寸基准、定形尺寸、定位尺寸和总体尺寸的概念。
(六)机件的表达方法
1.掌握各种视图(基本视图、向视图、斜视图和局部视图)的画法及配置方法。
2.掌握剖视图的概念及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的绘制方法,了解各种剖视图绘制中关于“剖切符号”、“剖切位置”、“投影方向”、“字母”、“剖视图名称”的有关规定,能正确绘制剖视图。
3.了解用几个平行剖切平面剖视图画法及标注;几个相交剖切平面的剖视图画法及标注。
4.能识读局部放大图和常用图形的简化画法。
5.掌握断面图的概念和移出断面、重合断面的画法及有关注意事项。
6.了解剖视图和断面图的区别。
(七)标准件和常用件
1.熟练掌握内、外螺纹的规定画法和螺纹连接的规定画法。
2.掌握螺纹标记和标注。
3.掌握常用螺纹紧固件的连接画法(重点是螺栓连接画法)。
4.了解直齿圆柱齿轮的结构和各部分名称,能正确绘制出直齿圆柱齿轮及其啮合的规定画法。
(八)零件图
1.掌握零件图的内容及主视图选择原则及典型零件的表示方法。
2.掌握零件图的尺寸标注问题:尺寸基准的类型,尺寸标注中应注意的事项。
3.了解零件图上常见的技术要求。
4.了解零件的工艺结构。
5.能识读简单零件图。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
1.了解互换性的概念、种类及互换性的重要性。
2.掌握有关尺寸、公差与偏差的术语及定义。
3.掌握配合的术语及定义和配合中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的计算。
4.熟悉尺寸公差带组成因素及尺寸公差带图的绘制。
5.掌握标准公差等级的概念,熟悉影响标准公差数值大小的因素。
6.掌握基本偏差代号及基本偏差系列图分布规律。
7.能正确识读图样中所注形位公差符号,指出图样中各要素形位公差要求。
四、专业技能测试内容和要求
(一)钳工
1.划线操作
(1)掌握划线工具的使用和刃磨方法。
(2)能熟练确定划线基准和立体划线时工件定位方式。
(3)做到安全文明操作。
2.锉削操作
(1)了解锉刀的种类、结构、规格、用途和选用。
(2)掌握锉削动作要领和各种平面和曲面锉削方法及操作要点。
(3)做到安全文明操作。
3.锯削操作
(1)了解锯削的定义和用途。
(2)熟悉手锯的结构和起距方法。
(3)掌握锯条锯齿的粗细规格和选用方法。
(4)掌握各种型材的锯削方法和操作要点。
(5)做到安全文明操作。
4.钻孔、扩孔、铰孔
(1)熟悉台钻、立钻、摇臂钻床的结构、性能、特点和用途。
(2)掌握标准麻花钻的刃磨方法。
(3)掌握钻孔、扩孔的操作方法,能完成相关精度孔的加工。
(4)根据工件材质正确选择铰孔直径,掌握手工铰孔的方法和铰孔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
(5)做到安全文明操作。
5.攻螺纹和套螺纹操作
(1)掌握攻螺纹底孔直径和套螺纹圆杆直径的确定方法。
(2)掌握攻螺纹和套螺纹的一般加工方法。
(3)能根据加工螺纹的类型合理选用丝锥、板牙。
(4)做到安全文明操作。
(二)车工
1.车工基本技术
(1)了解车床的性能、功能及安全操作基本知识,并能对CA6140和C620―1车床熟练操作。
(2)做到车床的正确保养、润滑和传动系统的调整。
(3)在规定的时间内迅速完成车床的基本操作。
(4)做到安全文明操作。
2.刀具的使用
(1)了解车刀的种类和用途。
(2)能根据零件加工要求,正确选择车刀并进行正确刃磨。
(3)刀具使用前安装、调试正确。
(4)做到安全文明操作。
3.夹具的使用
(1)了解车床上各夹具及附件的用途,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2)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车床上夹具的安装及调试工作。
(3)做到安全文明操作。
4.外圆、端面和中心孔加工操作能根据图样要求,正确安排外圆、端面、中心孔加工的工艺流程。
5.车断和车外沟槽
(1)通过图样了解加工工件、尺寸大小及技术要求。
(2)掌握车断和车外沟槽的工艺过程,根据刀具和工件材料,合理选择切削速度。
(3)做到安全文明操作。
6.孔加工
(1)根据孔的形状和大小,合理选择镗孔刀具。
(2)掌握内孔加工的工艺过程。
(3)做到安全文明操作。
7.圆锥面车削
(1)能准确计算圆锥的长度、大小端的直径、圆锥角度或锥度等技术指标。
(2)掌握在车床上车削圆锥面的不同操作方法,并能加工出合格的圆锥体及锥孔。
(3)做到安全文明操作。
8.特性面加工
(1)能根据工件成形面形状正确刃磨刀具。
(2)掌握成形面的加工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特性面加工。
(3)熟练利用检具对成形面进行检查。
(4)做到文明操作。
9.普通螺纹车削
(1)理解螺纹牙型角、螺距、导程、大径、中径、牙型高度、螺纹升角等技术参数的含义。
(2)熟练掌握三角螺纹的车削方法及步骤。
(3)做到安全文明操作。
(三)铣工
1.铣床的基本操作技能
(1)了解常用铣床的通用性能、结构和传动系统。
(2)能对铣床进行熟练操作,并能进行日常保养。
(3)做到安全文明操作。
2.平面的铣削
(1)了解铣刀材料的种类代号及牌号等。
(2)理解周边铣削、端面铣削、顺铣、逆铣的含义。
(3)根据工件铣削要求,合理安排铣削工艺和工件装夹方法。
(4)做到安全文明操作。
3.台阶、沟槽铣削
(1)掌握台阶、沟槽铣削的工艺要求、切削用量选择。
(2)掌握V形槽和T形槽的铣削方法。
(3)做到安全文明操作。
4.钻孔、铰孔操作
(1)了解麻花钻的结构,掌握其刃磨方法。
(2)掌握钻孔、铰孔的方法。
(3)合理选择冷却液。
(4)做到安全文明操作。
(四)电焊工
1.手工电弧焊设备及工具的使用
(1)熟悉手工电弧焊设备种类、型号、规格、结构、使用及保养方法。
(2)能对焊接设备及工具、夹具进行安全检查,掌握焊接工具、夹具、量具及保护用具的使用。
(3)了解焊条的牌号含义及应用范围。
(4)熟知电弧焊焊缝的基本符号、辅助符号、补充符号和焊缝尺寸及其标注位置。
(5)了解电焊工焊接劳动用品的特点,能够使用焊接劳动用品,做到安全文明操作。
2.单面焊双面成形焊接
(1)能对低碳钢、中碳钢和低合金钢进行对接单面焊双面成形的操作。
(2)能对低碳钢、中碳钢和低合金钢进行板对接的平、立、横及仰焊的操作。
(3)能对低碳钢、中碳钢和低合金钢进行析对接的角接接头焊操作。
(4)能对低碳钢、中碳钢和低合金钢进行固定管焊的操作。
(5)能独立编制各种不同焊接的工艺规程。
(6)做到安全文明操作。
(五)数控加工
1.数控机床的操作
(1)掌握数控系统操作面板键的名称,能根据要求正确使用所有面板键。
(2)实现数控机床的手动操作,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熟练完成操作。
(3)熟悉数控系统操作面板上各键、开关的作用,熟悉数控系统的电源连红、钥匙、电源附件的使用方法。
(4)做到安全文明操作。
2.常用刀具的使用
(1)掌握刀具选择的方法,根据具体的要求选择刀具。
(2)正确使用自动换刀装置,在规定时间内熟练地调换符合要求的刀具。
(3)做到安全文明操作。
3.程序编辑
(1)掌握基本编程语言,编出符合要求的程序。
(2)正确查询机床内存程序和数量,实现程序的输入、调用、修改、删除和图形模拟。
(3)能够输入、修改和查询相关数据。
(4)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给定实例的程序编制,并正确输入所编程序。
(5)做到安全文明操作。
4.实现刀具补偿值的操作
(1)熟练掌握手动试切对刀的操作。
(2)正确修正刀具补偿值大小以获得符合要求的工件尺寸。
(3)做到安全文明操作。
5.实现数控机床自动运行
(1)实现数控机床的空运行、试切削和实际切削。
(2)实现符合某种要求的自动循环。
(3)做到安全文明操作。
(六)汽车维修
第一部分:汽车修理专项技能理论知识
1.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及工作原理
(1)了解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2)了解发动机的类型、型号编制规则。
(3)掌握发动机评价指标及主要特性。
(4)掌握发动机常用术语及四冲程、二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5)掌握汽油机与柴油机的区别。
2.曲柄连杆机构
(1)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组成。
(2)掌握机体组的构造和检测。
(3)掌握活塞连杆组的构造和检测。
(4)掌握曲轴飞轮组的构造和检测。
3.配气机构
(1)了解配气机构两种结构类型的简单比较,主要零件的材料。
(2)了解配报忧相位的作用与原理。
(3)掌握配气机构的作用、组成和结构类型。
(4)掌握主要零件的功用与结构。
4.汽油机燃料供给系
(1)熟悉电控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2)了解空气供给装置,混合气的预热装置,进、排气管及排气消声器的结构。
(3)掌握汽油燃料供给系的作用、组成和可燃混合气的形成。
(4)掌握汽没供给装置各部件的结构、功用及工作情况。
5.润滑系
(1)了解发动机的润滑方式和曲轴箱的通风方式。
(2)掌握润滑系的作用、组成和润滑油路。
(3)掌握润滑系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功用及工作情况。
6.冷却系
(1)掌握冷却系的作用、冷却方式和组成。
(2)了解冷却水的大、小循环路线;了解风扇离合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掌握冷却系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功用及工作情况,冷却水温度的调节方法。
7.传动系
(1)了解传动系应满足的技术要求、表示方法,传动系的布置形式。
(2)掌握汽车传动系的作用、组成。
(3)熟悉离合器的要求、基本原理、结构类型和摩擦片的材料。
(4)掌握离合器的作用,摩擦式单、双片离合器的结构,工作情况,离合器机构和液压操纵机构。
(5)掌握变速器的作用、基本原理和基本结构。
(6)掌握变速器的传动机构,同步器的结构、功用及工作情况。
(7)掌握变速器操纵机构的自锁、倒挡锁装置的结构及功用。
(8)掌握分动器的结构、功用和操纵原则。
(9)了解普通十字轴式万向节的不等速原则。
(10)掌握万向传动装置的组成、作用及十字轴式万向节的结构。
(11)掌握球叉式等角速 万向节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2)掌握桥壳的结构、作用及类型。
(13)掌握驱动桥的组成和主减速器、差速器的结构、作用及差速原理。
8.行驶系
(1)了解车架的结构类型和技术要求,掌握车驾的结构和作用。
(2)了解转向驱动桥的结构和轮辋的结构类型。
(3)了解弹性元件的类型、减振器应满足的技术要求。
(4)掌握转向车桥的结构、作用、类型和组成。
(5)掌握前轮定位的内容及原理。
(6)掌握车轮的结构和组成轮胎的结构、作用、分类、规格及表示方法。
(7)掌握汽车悬架的组成和作用,钢板弹簧的结构,减振器的结构、作用及工作情况。
9.转向系
(1)了解汽车转向时应具备的条件。
(2)掌握汽车转向系的组成和作用。
(3)掌握转向器的作用和主要国产汽车转向器的结构。
(4)掌握转向传动机构及转向器与转向传动机构的正确连接。
(5)了解动力转向基本结构。
10.制动系
(1)了解汽车制动的基本原理。
(2)掌握制动系的组成和作用。
(3)掌握车轮制动器的结构和受力分析。
(4)掌握液压制动装置、气压制动装置、挂 车制动装置和制动增压装置的形式、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5)掌握驻车制动器的类型、结构和工作情况。
11.汽车用燃料
(1)了解石油的化学组成,各组分的性能特点,燃料的种类和馏分组成。
(2)基本掌握汽油、轻柴油的使用性能、牌号及选用。
12.汽车用润滑材料
(1)能够识别汽车用的各种润滑材料。
(2)掌握汽车用各种润滑材料的性能、牌号及选用。
13.汽车制动液、液压油、减振器油和防冻液
掌握汽车制动液、液压油、减振器油和防冻液的种类,了解其规格,并掌握其适用范围。
14.塑料与橡胶
了解塑料、橡胶的基本知识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维护与保养。
15.电源系统
(1)解蓄电池的作用与基本结构。
(2)了解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与工作特性。
(3)熟悉蓄电池的使用与维护及常见故障的排除。
(4)了解硅整流发电机的作用、分类与工作原理。
(5)掌握硅整流发电机的基本结构与解体后的检修。
(6)了解发电机调节器的作用、分类及应用特点。
16.起动系统
(1)了解起动系统的作用和组成。
(2)掌握起动机的组成、分类及型号。
(3)掌握电磁操纵强制啮合式起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
(4)熟练掌握使用万用表检测起动机及零部件的方法。
(5)熟悉起动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17.点火系统
(1)了解点火系统的基本作用和基本要求。
(2)掌握半导体点火系统各组成元件的结构、基本工作特性。
(3)会用万用表检测半导体点火系统的点火线圈。
(4)了解计半导体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5)会拆卸和更换火花塞,设定火花塞电极间隙。
第二部分:汽车修理专项技能
1.活塞环的检查与装配
(1)掌握活塞环端隙、侧隙、背隙的检查方法。
(2)掌握漏光度的检查方法和技术要求。
(3)掌握活塞环的装配方法。
(4)了解活塞环装配时的注意事项。
(5)做到安全文明操作。
2.气门的检验
(1)掌握气门的常见损伤形式。
(2)掌握气门主要的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3)熟练使用检测平台、V形铁、带表架的百分表、外径千分尺完成气门检测项目。
(4)做到安全文明操作。
3.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1)了解气门间隙的定义、气门间隙对发动机工作性能的影响。
(2)掌握气门间隙的检查、调整方法。
(3)熟悉常见车型发动机气门间隙的检查、调整方法及气门间隙值。
(4)做到安全文明操作。
4.曲轴轴颈磨损的检验
(1)掌握外径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2)了解曲轴的磨损规律。
(3)掌握曲轴圆度、圆柱度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4)做到安全文明操作。
5.气缸磨损的测量
(1)掌握量缸表的使用方法。
(2)了解气缸的磨损规律。
(3)掌握气缸圆度、圆柱度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4)做到安全文明操作。
6.离合器的检查与调整
(1)了解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2)了解调整离合器分离杠杆高度的目的。
(3)掌握离合器分离杠杆高度的调整方法。
(4)掌握常见车型离合器分离杠杆高度的调整方法和标准。
(5)掌握离合器从动盘的检查项目和检查方法。
(6)做到安全文明操作。
7.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的检查与调整
(1)掌握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的概念,了解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的作用。
(2)掌握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的正确检查、调整方法。
(3)熟悉常见车型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的技术要求。
(4)做到安全文明操作。
8.前轮前束的测量与调整
(1)掌握前轮定位的内容及作用。
(2)掌握前束尺的使用方法。
(3)掌握前轮前束的检查和调整方法。
(4)做到安全文明操作。
9.车轮制动器的检查与调整
(1)掌握车轮制动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车轮制动器的拆装过程。
(3)掌握车轮制动器的检查项目和检查方法。
(4)掌握车轮制动器制劝间隙的调整方法。
(5)做到安全文明操作。
10.制动踏板自由行程的检查与调整
(1)掌握制动踏板自由行程的概念、了解制动踏板自由行程的作用。
(2)掌握制动踏板自由行程的正确检查、调整方法。
(3)熟悉常见车型贩运踏板自由行程的技术要求。
(4)做到安全文明操作。
11.硅整流发电机的拆装与检查
(1)了解硅整流发电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掌握万用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3)掌握硅整流发电机的拆装顺序。
(4)掌握硅整流发电机的定子、转子、硅整流器、电刷等组件的检查方法。
(5)做到安全文明操作。
12.起动机的拆装与检查
(1)了解起动系统的电路原理。
(2)掌握起动机的正确拆装顺序。
(3)掌握起动机的一般检查项目。
(4)做到安全文明操作。
13.点火线圈的检测
(1)掌握万用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2)掌握点火线圈短路、断路和搭铁的检查方法。
(3)掌握附加电阻的检查方法。
(4)做到安全文明操作。
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
电子电工类专业考试大纲
一、考试范围和考试形式
考试范围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为依据,以河北省教育厅公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目录中本专业有关教材为主要参考教材,包括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工仪表与测量三门专业核心课程。重点测试考生理解掌握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形式分专业理论和技能测试两项。
二、专业理论考试试卷结构
(一)试卷内容比例
电工技术基础45%,电子技术基础45%,电工仪表与测量10%。
(二)试卷题型和比例
填空题15%,选择题30%,判断题10%,简答题15%,计算题30%。
(三)试题难易比例
较容易题60%,中等难度题30%,较难题10%。
三、专业理论考试内容和要求
电工技术基础
(一)电路的基本概念
1.了解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
2.理解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动势、电流、电位、电压)的概念及单位。
3.理解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电功率和焦耳定律的计算。
4.理解电阻的概念和电阻与温度的关系,熟练掌握电阻定律。
5.了解电气设备额定值的意义。
6.理解电场的两个重要性质。
(二)简单直流电路
1.熟练掌握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2.了解电路的几种工作状态,掌握在每一种状态下电路中电流、电压和功率的计算。
3.熟练掌握电阻串、并联的特点和应用,掌握简单混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4.掌握电路中各点电位及两点间电压的分析和计算,并掌握其测量方法。
5.了解电阻的两种测量方法:伏安法和惠斯通电桥法。
(三)复杂直流电路
1.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和戴维宁定理的内容和适用场合。
2.熟练运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定理和戴维宁定理来分析、计算复杂直流电路。
3.理解电压源和电流源的概念,并掌握它们之间的等效变换。
(四)电容和电容器
1.理解电容与电容器的概念。
2.掌握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量的计算方法。
3.掌握电容器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耐压能力的分析计算。
4.理解电容器的充放电的过程,掌握电容器中电场能的计算。
(五)磁场和磁路
1.理解磁场的主要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单位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熟练掌握右手螺旋定则、左手定则以及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3.了解铁磁物质的磁化曲线、磁滞回线以及常用磁性材料的磁性能和在工程技术上的应用。
4.了解磁动势、磁阻的概念以及磁路欧姆定律的应用。
(六)电磁感应
1.理解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条件。
2.熟练掌握和运用右手定则、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理解自感现象和互感现象,了解自感系数和互感系数的概念。
4.掌握互感线圈的同名端的判断,了解互感线圈同名端的串联。
5.了解涡流的产生及其在工程技术上的应用。
6.理解电感器的储能特性及能量的计算。
(七)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1.了解正弦交流电的产生。
2.理解、掌握描述正弦交流电的基本物理量。
3.熟练掌握正弦交流电的解析式、波形图、相量图等表示方法以及相互关系。
4.能熟练运用相量图对正弦交流电进行加减运算。
(八)正弦交流电路
1.正确理解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基本概念。
2.熟练掌握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及运用相量图进行加、减运算。
3.理解电阻、电感和电容在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中的作用。
4.熟练掌握单一参数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5.理解掌握RLC串联、并联以及混联的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6.掌握串、并联谐振的条件、特点,并了解其应用。
7.掌握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及方法。
(九)三相交流电路及电动机
1.了解三相交流电源的产生和特点。
2.熟练掌握三相四线制电源相电压、线电压的关系。
3.熟练掌握三相负载的星形联结和三角形联结的分析计算方法。
4.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工作原理、起动、制动和保护的方法,了解其铭牌数据的含义。
5.了解单相异步电动机、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及类型。
6.了解安全用电常识,了解保护接零、保护接地的方法以及使用范围。
(十)变压器
1.了解变压器的构造、种类及用途。
2.熟练掌握理想变压器变换电压、变换电流和变换阻抗的规律及其计算。
3.理解变压器的损耗和效率。
4.了解几种常用变压器的结构特点、作用及使用常识。
5.掌握自耦变压器、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电子技术基础
(一)二极管和整流滤波电路
1.了解 结的单向导电特性。
2.了解二极管的结构、分类和型号。
3.理解、掌握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及其伏安特性和主要参数。
4.熟练掌握二极管整流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简单计算及整流二极管的选择。
5.理解几种常用滤波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电容滤波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6.掌握硅稳压二极管的特性、主要参数,掌握稳压电路的稳压原理与简单分析计算。
7.掌握几种常用特殊二极管的功能及使用常识。
(二)三极管及基本放大电路
1.了解三极管的结构、分类、符号和基本连接方式。
2.掌握三极管的放大条件、放大作用和电流分配关系。
3.理解三极管的输入特性曲线、输出特性曲线(共发射极接法)及其三个工作区域的划分。
4.理解三极管的主要参数,掌握三级管的工作状态的判别。
5.掌握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各元件的名称、作用以及工作原理。
6.熟悉分压式偏置电路并理解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基本原理。
7.理解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8.熟练掌握用估算法求固定偏置电路和分压式偏置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电压放大倍数。
(三)场效晶体管放大电路
1.熟悉结形场效晶体管和绝缘栅场效晶体管的结构、符号、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及主要参数。
2.了解场效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基本形式及主要元件的作用。
(四)多级放大器和负反馈放大器
1.了解多级放大器的级间耦合方式。
2.掌握阻容耦合多级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计算。
3.了解阻容耦合放大器的频率响应特性。
4.理解、掌握反馈的概念及其分类。
5.理解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6.熟练掌握放大电路中反馈类型的判别方法,并能定性分析其作用。
7.熟悉射极输出器的特点,并了解它的应用。
8.掌握射极输出器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计算。
(五)低频功率放大器
1.了解低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任务和分类。
2.熟悉功率放大器与电压放大器的区别。
3.熟练掌握复合管的类型确定方法及特点。
4.了解单管功率放大器、乙类和甲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器、输入变压器倒相式OTL功率放大器、互补对称式推挽OTL功率放大器和OCL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5.掌握互补对称式推挽OTL功率放大器和OCL功率放大器的大输出功率的计算。
(六)直流放大器和集成运算放大器
1.了解直流放大器的组成特点及解决级间电位配合和零点漂移两个主要问题的措施。
2.理解基本差分放大电路的组成及抑制零点漂移的原理。
3.理解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和共模抑制比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4.了解实用型差分放大电路抑制零点漂移的原理及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
5.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外形和符号以及两种电压放大倍数。
6.掌握工作在线性区的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特性。
7.熟练掌握比例运算电路(反相输入、同相输入)、加法运算电路和减法运算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计算。
8.熟悉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反相器和电压跟随器,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使用常识。
(七)调谐放大器和正弦波振荡器
1.理解LC并联回路的选频特性。
2.了解单回路调谐放大器和双回路调谐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3.掌握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
4.理解LC正弦波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5.熟练掌握LC正弦波振荡器(变压器反馈式、电感三点式和电容三点式)产生自激振荡的判别方法。
6.了解石英晶体振荡器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
7.了解RC振荡器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
(八)直流稳压电源
1.了解直流稳压电源的作用、分类、组成及质量指标等基本概念。
2.掌握带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源的组成、工作原理及输出电压调节范围的估算。
3.熟悉三端式集成稳压电源的外部接法及主要参数。
4.了解开关型稳压电源的作用、组成及工作原理。
(九)晶闸管及其应用
1.了解晶闸管的结构、符号。
2.理解晶闸管的工作原理,掌握晶闸管导通和关断的条件。
3.理解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熟悉电压、电流波形。
4.了解对晶闸管触发电路的要求。
5.了解单结晶体管的结构、符号及单结晶体管的负阻特性。
6.理解单结晶体管自激振荡器、同步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能正确画出波形。
(十)数字电路基础知识
1.了解脉冲的基本概念、波形和脉冲信号的主要参数。
2.理解二极管、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3.掌握三极管工作在截止区和饱和区的条件、特点,掌握三极管工作状态的判别方法及其计算。
4.熟悉二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的表示方法,并能进行数制间的相互转换,熟悉BCD码。
5.会应用公式法和卡诺图法对逻辑函数进行化简。
6.理解逻辑函数的概念,掌握逻辑功能的常用表示方法(逻辑函数式、真值表和逻辑波形图、逻辑电路图和卡诺图)。
7.熟练掌握三种基本逻辑门及其复合逻辑门电路的逻辑功能、逻辑符号、逻辑函数式和真值表,并能根据输入信号波形画出输出信号波形。
8.了解TTL和CMOS集成门电路。
(十一)组合逻辑电路
1.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
2.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读图方法,能根据给定的逻辑电路图写逻辑函数式并化简,列出真值表,并说明电路的逻辑功能。
3.熟悉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能根据给定的功能要求设计出实现该功能的逻辑电路。
4.熟悉编码器、译码器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的集成电路的引脚功能及应用方法。
(十二)集成触发器
1.了解触发器工作的特点。
2.掌握由与非门构成的基本RS触发器和同步RS触发器的逻辑符号、逻辑图、逻辑功能、真值表,并能根据输入信号波形画出对应的输出波形。
3.掌握JK触发器的逻辑符号和真值表,并能由输入信号波形画出输出波形。
4.掌握T触发器和D触发器的逻辑符号及逻辑功能。
(十三)时序逻辑电路
1.了解时序电路的概念和分类情况。
2.掌握简单时序电路的分析,能根据输入信号波形画出输出信号波形。
3.掌握计数器的功能,掌握二进制、十进制计数器电路的组成原理。
4.掌握寄存器、计数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5.了解集成计数器的使用常识。
(十四)脉冲的产生和整形电路
1.理解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掌握RC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2.了解微分、积分、限幅、钳位等电路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3.了解单稳态电路、施密特电路的组成、作用及其工作原理。
4.了解多谐振荡器的组成、作用及其工作原理。
电工仪表与测量
(一)基础知识
1.了解常用电工仪表的分类,了解其型号、标志的识别。
2.掌握电工仪表的误差及其表示方法和消除方法。
3.能根据实际要求正确选择仪表。
(二)电流表和电压表
1.了解直流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了解交流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3.掌握电流表与电压表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三)万用表
1.了解指针式、数字式万用表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万用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四)双踪示波器
1.了解示波器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技术指标。
2.掌握双踪示波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五)低频信号发生器
1.了解低频信号发生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掌握低频信号发生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四、专业技能测试内容和要求
(一)常用电工工具的正确使用
包括测电笔、螺丝刀、尖嘴钳、断线钳、电工刀、剥线钳、电烙铁、镊子和剪刀等。
考核标准:
1.了解常用电工工具的名称、规格。
2.能正确选择、熟练使用。
3.能对常用工具进行正确的维护和保养。
(二)常用电工、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
包括万用表、低频信号发生器、示波器和直流稳压电源等。
考核标准:
1.了解常用仪表的分类、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掌握各种仪表的名称、符号、规格。
3.能正确选用、使用仪器仪表。
4.能对常用仪器进行正确的维护和保养。
(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
包括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二极管、三极管、晶闸管和继电器以及贴片元件、集成块等。
考核标准:
1.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名称、种类、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
2.掌握电子元器件的图形符号及文字符号。
3.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常用标记方法,并根据标记判别其主要参数。
4.能正确选用和使用。
5.能正确快速识别各种常用的电子元器件。
6.能用万用表正确测量和判别常用电子元器件。
(四)根据电路图、装配图及有关工艺文件,按照一般工艺要求,完成一般产品的全部装接,并用适当的仪器仪表完成规定项目的测试和故障排除。
包括晶体管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稳压电源、集成功率放大器、晶闸管应用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以及波形变换电路等。
(五)整机组的调试与故障排除
考核标准:
1.能根据电路原理图对印制电路板的正确性进行检查。
2.掌握安装和焊接的工艺,能正确安装、焊接元器件。
3.能顺利完成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对元器件的检查、测量及引脚的成型。
4.正确安装焊接,包括正确安装元器件,焊点圆滑光亮、无虚焊、无毛刺、 无连焊,引线走线合理。
5.能正确利用常用仪器仪表对所安装的电路进行调整和调试。
6.能对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和排除。
(六)单股导线及多股导线的直线连接和T形连接,并恢复绝缘(按220V和380V的要求)
考核标准:
1.掌握导线绝缘层的剖削。
2.掌握导线连接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技能,并能严格按要求进行连接。
3.能正确顺利地恢复导体的绝缘层。
(七)掌握常用低压电器
包括组合开关、按钮、自动开关、熔断器、交流接触器、中间继电器、热继电器、时间继电器和速度继电器等。
考核标准:
1.了解常用低压电器的名称、种类、规格。
2.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3.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图形符号、文字符号。
4.能正确选用和使用各种常用低压电器。
5.掌握常用低压电器产品铭牌数据的含义。
6.能用万用表对常用低压电器进行检查。
(八)按照工艺要求进行照明电路配电板和荧光灯电路的安装,并会应用双联开关
考核标准:
1.元件选择恰当,能按图纸装接,接线无误。
2.能选择合适的熔体。
3.板面整齐、规范、美观。
4.接线正确,接头符合工艺要求。
5.能正确处理安装中出现的一些故障。
6.会正确应用双联开关。
(九)掌握常用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电路的安装与检修
包括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起动、调速及制动等电气控制电路。
考核标准:
1.熟悉电气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2.能熟练阅读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电路原理图、接线图。
3.能根据电路图按照工艺要求装接常用控制电路并进行检查。
4.要求元件安装牢固,布局合理,接线正确美观,便于维修,无虚接点。
5.能熟练的排除电路中的常见故障,并恢复正常运行。
(十)掌握电气安全技术知识
考核标准:
1.了解接地、接零的作用及一般要求。
2.掌握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能正确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的有关要求。
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
学前教育类专业考试大纲
一、考试范围和考试形式
考试范围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为依据,以河北省教育厅公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相关教材为主要参考教材,包括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四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测试考生理解和掌握学前教育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专业操作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这些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形式为书面考试,满分390分。
二、专业理论考试试卷结构
(一)试卷内容比例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约占25%,学前儿童心理学约占30%,学前教育学约占25%,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约占20%。
(二)试卷题型和比例
单项选择题约占50%,填空题约占20%,名词解释题约占5%,简答题约占10%,论述题约占10%,设计题约占5%。
(三)试题难易比例
较容易题约占60%;中等难度题约占30%;较难题约占10%。
三、专业理论考试内容和要求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
(一)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概念和意义
掌握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概念。
(二)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
1.了解人体的基本形态、基本结构。
2.掌握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调节。
3.掌握学前儿童八大系统及感觉器官的生理解剖特点和相应的卫生保健措施。
4.掌握幼儿园常见活动对幼儿各大系统和感觉器官进行保育的要求。
(三)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
1.了解生长、发育、成熟的含义。
2.掌握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和一般规律。
3.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检查的时间、内容和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理解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基本的评价方法。
4.掌握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内在和外在因素,以及生长发育的形态评价指标的测量方法。
(四)学前儿童营养与膳食卫生
1.了解营养、营养素、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及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的含义,理解营养不良对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2.掌握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和缺乏症。
3.掌握学前儿童膳食特点、配制原则,能够分析和制定学前儿童的食谱。
4.掌握托幼机构饮食卫生要求和预防食物中毒的主要做法。
(五)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及其预防
1.了解传染病、免疫和预防接种的含义,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2.掌握对学前儿童影响较大的几种传染病的病因、症状、护理和预防,能进行初步的患病诊断。
3.掌握学前儿童非传染性常见病的病因、症状和预防。
4.掌握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护理方法和预防措施。
(六)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1.了解学前儿童安全教育的内容、常规的安全措施及急救原则。
2.掌握学前儿童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和急救处理技能。
3.掌握学前儿童生病后的护理技能,了解患病幼儿的基本护理知识。
(七)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
1.了解心理健康概念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
2.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鉴别依据,掌握学前儿童常见心理卫生问题的表现及其矫治方法。
3.了解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掌握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措施。
4.了解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矫治。
(八)托幼园所的卫生保健制度
1.了解托幼园所的各项卫生保健制度,重点掌握生活制度的内容及要求。
2.理解制定生活制度的意义和原则。
(九)托幼园所的环境卫生
1.了解托幼园所选址的要求。
2.了解托幼园所环境的含义及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
3.理解托幼园所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创设的卫生要求。
学前儿童心理学
(一)概述
1.了解心理学和学前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2.了解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
3.掌握基本概念: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遗传素质,客观环境。
4.理解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5.了解脑的大致结构及其主要机能。
6.理解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及其意义。
7.初步理解心理产生的机制,以及心理反映客观现实的机制。
8.掌握制约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遗传素质、环境因素以及活动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二)学前儿童的注意
1.掌握概念:注意;无意注意;有意注意。
2.了解注意的外部表现。
3.理解注意和心理过程的关系。
4.掌握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5.掌握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四个主要条件。
6.掌握学前儿童无意注意、有意注意的发展特点。
7.掌握注意的四种品质。
8.了解注意的三种功用。
9.理解引起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
10.掌握活动中防止幼儿注意分散的方法。
11.了解多动症及其主要特征;能够审慎处理儿童多动现象,区分好动和多动。
(三)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
1.掌握概念:感觉,知觉,感受性,视敏度,方位知觉,时间知觉。
2.理解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3.了解感知觉的功用及其分类。
4.掌握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
5.掌握知觉的四种特性。
6.了解学前儿童视觉、听觉、触觉的发展。
7.了解学前儿童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的发展。
8.掌握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特点及其培养方式。
(四)学前儿童的记忆
1.掌握概念:记忆、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机械识记、意义识记、表象。
2.了解记忆对人心理发展的意义。
3.掌握记忆的分类。
4.了解记忆过程的识记、保持、回忆三个基本环节,掌握其定义并理解各自特点。
5.掌握记忆的品质评价的四个方面。
6.理解表象的两大特征。
7.了解学前儿童记忆的量和质的发展概况。
8.掌握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9.了解幼儿记忆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教育措施。
10.掌握在活动中发展儿童记忆力的方法。
(五)学前儿童的想象
1.掌握概念:想象、无意想象、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理想、空想。
2.了解想象与客观现实的关系。
3.理解想象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4.掌握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基本规律。
5.掌握幼儿想象无意性的具体表现。
6.了解幼儿想象和现实混淆的表现。
7.掌握学前儿童想象力培养的方法。
(六)学前儿童的言语
1.掌握概念:言语、语言。
2.理解言语的作用及其种类。
3.了解学前儿童口头语言的发展,包括语音、词汇、基本语法结构、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4.了解学前儿童内部语言的发展。
5.了解学前儿童书面语言的发展。
6.掌握学前儿童语言的培养方法。
(七)学前儿童的思维
1.掌握概念:思维、聚合思维、发散思维、抽象、概括。
2.理解思维的特性。
3.掌握思维的分类。
4.理解思维的过程以及分析与综合的不同应用。
5.掌握思维的基本形式。
6.了解创造性思维的阶段过程。
7.了解学前儿童思维发生和发展的趋势。
8.掌握学前儿童思维的特点。
9.掌握学前儿童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
(八)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
1.掌握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2.理解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3.理解情绪和情感与认知过程的关系。
4.掌握情绪和情感的机体变化。
5.掌握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
6.掌握情绪和情感的作用。
7.掌握情绪的基本形式和基本状态。
8.掌握高级的社会情感。
9.掌握情绪和情感对婴儿生存、发展的意义。
10.掌握婴儿情绪的社会化内容。
11.掌握情绪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2.掌握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
13.掌握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培养。
(九)学前儿童的意志
1.掌握意志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2.了解意志与认知、情感的关系。
3.掌握意志行动的主要心理成分。
4.了解学前儿童有意运动的发生及其特点。
5.理解学前儿童意志行动的萌芽。
6.掌握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
7.掌握学前儿童有意动作发生的主要标志。
8.掌握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意志。
(十)学前儿童的社会性
1.掌握社会性的定义及其特点。
2.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3.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4.了解社会性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
5.掌握社会性行为的定义及分类。
6.掌握社会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7.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发展的特点。
8.掌握亲子交往的重要性。
9.掌握亲子交往的途径。
10.掌握亲子交往的引导策略。
11.掌握构建良好师幼关系的策略。
12.理解同伴交往的意义。
13.掌握同伴交往的方式。
14.掌握品德的定义及其与社会性的关系。
(十一)学前儿童的个性
1.掌握气质的定义、类型及其表现。
2.掌握学前儿童气质发展的特点。
3.掌握如何根据幼儿气质类型进行教育。
4.掌握性格的定义。
5.了解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6.理解儿童性格的萌芽。
7.掌握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
8.掌握如何塑造幼儿的性格。
9.掌握能力的定义。
10.掌握能力的种类。
11.了解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12.掌握关于学前儿童智力发展的几种理论。
13.理解儿童智力发展曲线。
14.理解学前儿童能力的差异。
15.掌握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能力。
16.掌握自我意识的概念及心理成分。
17.了解学前儿童自我认识的发展情况。
18.掌握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
19.掌握提高学前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策略。
20.掌握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自信心。
21.掌握学前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
(十二)关于心理发展的几种学说
1.掌握关于心理发展的几种主要学说及代表人物。
2.了解成熟学说。
3.掌握行为主义学说。
4.掌握认知发展学说。
5.掌握社会学习论。
学前教育学
(一)绪论
1.了解幼儿教育学是一门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
2.理解学习幼儿教育学的意义。
3.掌握学习幼儿教育学的方法。
(二)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1.掌握概念:教育、幼儿教育、教育学、幼儿教育学。
2.理解幼儿教育的意义。
3.基本了解幼儿教育发展的轨迹,特别是幼儿教育思想发展的脉络。
4.掌握福禄贝尔、蒙台梭利、陶行知、陈鹤琴的教育思想、理论观点。
(三)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1.掌握概念:教育目的、我国的教育目的、幼儿园教育目标、幼儿园教育原则。
2.掌握我国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及其概述。
3.掌握幼儿园的双重任务。
4.掌握幼儿园的教育原则。
(四)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1.掌握概念: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体育、幼儿体育、智育、幼儿智育、德育、幼儿德育、美育、幼儿美育。
2.理解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涵,了解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意义。
3.掌握幼儿园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目标与内容。
4.掌握幼儿园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实施的途径。
5.了解幼儿园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应该注意的问题。
(五)教师和幼儿
1.掌握概念:幼儿教师、儿童观、活动、直接“教”、间接“教”、接受学习、发现学习。
2.了解有关教育法规规定的教师的权力与义务。
3.理解儿童观的概念,掌握现代儿童观的主要内容。
4.理解教师与幼儿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原理和有关理论。
5.理解幼儿活动及其意义。
6.理解教育过程中的教师“教”与幼儿“学”的关系。
(六)幼儿园环境
1.掌握概念:幼儿园环境、幼儿园物质环境、幼儿园精神环境、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2.了解幼儿园环境的特点。
3.了解影响幼儿园环境的因素。
4.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5.理解教师在环境创设中的作用。
(七)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
1.理解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意义。
2.掌握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内容、方法。
3.了解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应该注意的问题。
(八)幼儿园课程
1.掌握概念:课程、幼儿园课程、幼儿园教育教学计划、教案。
2.了解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3.理解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作用。
4.理解幼儿园课程内容确定的原则。
5.掌握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形式、方法、手段和途径。
6.理解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内容。
7.理解课程评价的原则。
(九)幼儿游戏
1.掌握概念:教学游戏、游戏化教。
2.理解游戏的内涵。
3.理解游戏的特点。
4.理解游戏的功能。
5.掌握怎样使游戏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
6.理解幼儿游戏的指导原则并运用游戏理论指导幼儿进行游戏活动。
(十)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1.理解幼小衔接的含义和重要意义。
2.理解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差异,了解幼小不衔接的原因。
3.了解幼小衔接工作的指导思想以及衔接的内容。
4.了解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方法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十一)学前教育方面的重要文件
1.理解《幼儿园工作规程》的精神和核心内容。
2.理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和核心内容。
3.理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和核心内容。
4.理解《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精神和核心内容。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理论
1.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含义、类型及特点。
2.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体系。
3.掌握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途径。
4.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
5.理解制定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活动计划的依据和要求,掌握制定幼儿园教育活动计划的步骤及种类。
6.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含义、原则和基本程序,掌握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常用的基本方法及运用要点。
7.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手段设计与运用。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与设计
1.理解《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的精神。
2.了解幼儿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包括数学认知)、艺术(包括音乐和美术)领域发展的特点,掌握幼儿园各年龄班五大领域活动的目标。
3.了解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的内容。
4.掌握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的设计要求。
5.掌握组织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的常用方法。
(三)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技能
1.了解幼儿园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的各类基本技能及运用要求,掌握教育技能的综合运用方法。
2.了解听课的含义、作用及方法,掌握评课的原则、要素。
3.了解说课基本原则、方法及内容。
4.理解幼儿一日活动的主要环节及要求。
(四)幼儿园活动中的儿童心理
1.从幼儿的社会性行为发展理解儿童游戏的发展阶段。
2.从幼儿的认知能力发展理解游戏的分类。
3.从游戏行为的内在关系角度理解幼儿游戏的发展阶段。
4.了解学前儿童游戏的性别差异。
5.理解游戏对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价值。
6.掌握学前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特征。
7.掌握学前儿童粘土造型活动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8.了解学前儿童纸工造型活动的发展规律。
9.掌握学前儿童感知和理解音乐的特点。
10.掌握学前儿童音乐表现方式的发展规律
11.了解学前儿童音乐活动中合作与协调性的发展规律。
12.理解学前儿童数学活动的四级思维水平。
13.理解学前儿童一一对应概念的发展、守恒概念的发展、类包含概念的发展、排序能力的发展。
14.掌握幼儿各年龄阶段初步数概念的发展特征和规律。
15.理解幼儿对几何形体认识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
计算机类专业考试大纲
一、考试范围和考试形式
考试范围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为依据,以河北省教育厅公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目录中本专业有关教材为主要参考教材,包括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中文Windows 7操作系统、中文Word 2010字表处理软件、中文Excel 2010电子表格软件、中文Power point 2010演示文稿软件、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基础等八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测试考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能力、熟练计算机基本操作和技能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这些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形式分专业理论和技能测试两项。
二、专业理论考试试卷结构
(一)试卷内容比例
计算机基础知识约占10%;中文Windows 7操作系统约占4%;中文Word 2010字表处理软件约占4%;中文Excel2010电子表格软件约占4%;中文Power point 2010演示文稿软件约占3%;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约占29%;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约占29%;计算机网络基础约占17%。
(二)试卷题型及比例
理论考试总分为:24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100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140分。
单项选择题约占40%;填空题约占10%;判断题约占5%;写命令题约占10%;程序分析题约占5%;写运行结果题约占10%;程序改错题约占5%;程序填空题约占15%。
(三)试题难易分布比例
较容易的题约占30%;中等难度的试题约占50%;较难的试题约占20%。
三、专业理论考试内容和要求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掌握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特点、分类、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二)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掌握计算机硬件的五大组成部分。
(三)掌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四)掌握微型计算机的软、硬件组成及主要性能指标。
(五)掌握计算机病毒及其种类、防治方法、杀毒软件的使用。
(六)掌握基数、权的概念,掌握二进制数、十进制数、十六进制数的表示方法和相互转换。
(七)掌握字符编码ASCII及汉字编码,掌握区位码、国标码、机内码及其转换。
(八)掌握数的编码,掌握机器数、原码、反码和补码。
(九)了解计算机发展新的动态。
中文 Windows 7操作系统
(一) Windows 7的基本概念
1.了解Windows 7的功能、特点。
2.掌握Windows 7中键盘和鼠标的基本操作,掌握常用键盘快捷键的功能。
3.理解“桌面”的含义,了解桌面图标的布置,掌握桌面图标的调整方法,了解桌面小工具的使用。
4.掌握“开始”按钮的作用及使用。
5.了解任务栏的构成,掌握任务栏的作用及使用。
6.掌握窗口操作、菜单及对话框的使用方法。
7.了解磁盘分区、格式化,了解Windows7系统安装方法,掌握系统启动U盘的制作方法。
8.了解个人计算机的日常维修和软件维护知识和技能。
(二)文件管理
1.掌握的文件命名规则,通配符的使用,文件的属性,文件的快捷方式。
2.掌握使用“计算机”及“资源管理器”,浏览、查找和管理文件及文件夹的操作方法。
3.掌握“回收站”、 “剪贴板”、 “库”的概念并掌握相关主要操作。
(三)控制面板
1.了解系统管理的基本功能,能够完成系统自动更新设置,备份、还原系统。
2.了解用户帐户的添加与管理,能够为计算机设置密码。
3.了解外观及个性化设置,包括调整屏幕分辨率,更改主题、桌面背景、窗口颜色、声音、屏幕保护。
4.掌握时钟、语言和区域设置,包括日期和时间、输入法、键盘。
5.掌握程序管理,包括添加、删除、更新程序的方法。
6.掌握设备管理,包括添加打印机、蓝牙、鼠标等设备,添加和修复声卡、显卡、网卡等计算机常用部件及设备的驱动程序。
7.掌握系统附件的使用,掌握Windows 7中“画图”程序、“记事本”、写字板、磁盘清理、磁盘碎片整理程序等实用程序的使用方法。
8.掌握网络和Internet的管理,掌握连接到Internet常用方法,如宽带连接、通过路由器连接、无线连接等,了解网络共享文件、文件夹、打印机的设置。
中文Word 2010字表处理软件
(一)Word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功能
1.熟悉Word 2010的运行环境(各选项卡的名称及功能面板中包含的选项组)。
2.掌握Word 2010的启动、退出方法。
(二)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
1.掌握文档的创建、打开、输入与保存等基本操作。
2.掌握特殊符号的输入技巧。
3.掌握文本的选定、插入与删除,撤销与恢复等编辑操作。
4.掌握文本的移动与复制操作。
5.掌握查找与替换文本的编辑技术。
(三)Word文档的格式操作与排版
1.掌握字符格式设置(字体、字号、字形、字符颜色、字间距、首字下沉、中文版式等)。
2.掌握段落格式设置(段落对齐、段落缩进、行间距、段间距等)。
3.掌握页面格式设置(纸张大小,方向、页面边距、页眉、页脚、页码、页面背景、页面边框、水印等)。
4.掌握项目符号和编号的设置。
5.掌握使用格式复制功能快速设置格式。
6.掌握页面排版设置(分栏、分节等)。
7.掌握文字与段落的边框与底纹的设置。
8.掌握Word几种视图方式的选择及各自特点。
(四)Word文档中表格操作
1.掌握表格的创建、修改操作。
2.掌握表格的编辑技巧(边框、底纹与表格样式)。
3.掌握表格属性及表格布局的修改(插入和删除表格的行、列和单元格,设置表格行高和列宽,调整单元格的大小,合并和拆分表格及单元格,设置表格的内外框线等)。
4.掌握表格中数据的输入和编辑操作。
5.掌握表格及表格中数据的格式的设置(文本格式、对齐方式等)。
6.掌握表格中数据计算(数据排序、计算)。
7.掌握表格与文本的相互转换。
(五)Word文档中图文混排操作
1.掌握图形和图片的插入方法。
2.掌握图片格式的设置(图片边框、效果及版式)。
3.掌握自选图形的绘制和编辑。
4.掌握简单数学公式的插入和编辑。
5.掌握文本框的创建与使用。
6.掌握艺术字的插入与编辑。
中文Excel 2010电子表格软件
(一)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和Excel的基本功能
1.熟悉Excel 2010的运行环境(各选项卡的名称及功能面板中包含的选项组)。
2.掌握Excel 2010的启动和退出。
3.掌握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
4.掌握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建立、打开、保存和关闭。
5.掌握Excel工作薄、工作表、单元格、行、列、快速启动按钮等基本概念及基本操作。
6.掌握数据输入和编辑。
7.掌握工作表的选定、插入、删除、复制、移动。
8.掌握工作表的重命名。
9.掌握单元格的选定、复制、移动。
10.掌握单元格格式的设置。
11.掌握单元格数据填充(包括特殊字符的填充)及自动填充数据。
(二)工作表的格式化
1.掌握单元格的格式设计(包括单元格的边框和底纹、数据的对齐方式等)。
2.掌握工作表行高与列宽的设置。
3.掌握设置条件格式、自动套用格式的操作。
4.数据计算。
5.掌握单元格相对引用、绝对引用、混合引用的概念。
6.掌握工作表中公式的输入和复制,能熟练运用公式进行数据计算。
7.掌握常用函数的使用(SUM、AVERAGE、MAX、MIN、COUNT、IF、SUMIF、RANK、COUNTIF、DATE、VLOOKUP、DATE、DAY、TODAY、NOW、MONTH、YEAR、TRIM、UPPER、LOWER)。
(三)数据清单的概念
1.掌握数据清单的建立方法。
2.掌握数据清单内容的排序操作。
3.掌握数据清单内容的筛选操作(包括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
4.掌握数据清单内容的分类汇总操作。
(四)Excel图表应用
1.掌握建立多种类型的图表的操作方法。
2.掌握编辑和修改图表选项的操作技巧。
3.掌握修饰图表的操作方法。
4.掌握数据透视表、数据透视图的建立方法。
中文PowerPoint 2010演示文稿软件
(一)演示文稿的基本概念与PowerPoint的基本功能
1.熟悉PowerPoint 2010的运行环境(各选项卡的名称及功能面板中包含的选项组)。
2.掌握PowerPoint 2010的启动、退出方法。
3.掌握演示文稿的创建、打开、保存和关闭操作。
(二)演示文稿基本制作
1.掌握幻灯片的添加、删除、更改版式等基本操作。
2.掌握文本、图片、艺术字等内容在幻灯片中的应用。
3.熟悉并掌握表格、图表、SmartArt图形等内容在幻灯片中的应用。
4.熟悉音频、视频等特效效果在幻灯片中的应用。
(三)演示文稿效果设置
1.掌握幻灯片主题选用、模板应用、背景效果设置的操作。
2.熟悉幻灯片母版的设计制作。
(四)幻灯片动画设置
1.熟悉并掌握幻灯片动画效果设置。
2.熟悉并掌握幻灯片切换效果设置。
(五)演示文稿放映设置及打包
1.熟悉并掌握放映方式的设置与操作。
2.熟悉并掌握幻灯片作品的打包设置。
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
(一)数据库系统与Visual FoxPro基础知识
1.数据库理论基础
(1)理解数据库概念,了解数据处理发展阶段。
(2)掌握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3)理解实体、实体集等数据描述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数据关系的概念;掌握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等数据模型的概念。
(4)掌握关系模型、关系、属性、域、主关键字和外部关键字等常用关系术语。
2.Visual FoxPro集成开发环境
(1)了解Visual FoxPro6.0的特点。
(2)了解Visual FoxPro6.0运行环境的安装、启动和用户界面。
(3)掌握Visual FoxPro6.0的三种操作方式及命令的语法规则。
(4)掌握项目的创建及项目管理器的定制与使用。了解全部、数据、文档、类、代码、其他等6个选项卡的功能及使用。
(5)了解Visual FoxPro向导、设计器、生成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3.数据及数据运算
(1)了解数据,掌握常量、变量的概念。
(2)掌握Visual FoxPro6.0的13种数据类型。
(3)掌握字符型常量、数值型常量、货币型常量、日期型常量、日期时间型常量、逻辑型常量及其应用。
(4)掌握字段变量和内存变量的概念,掌握内存变量的应用。
(5)掌握算术表达式、字符表达式、日期和时间型表达式、关系表达式、逻辑表达式的概念及使用。
(6)掌握数值函数、字符运算符及函数、日期和时间函数、数据类型转换函数和测试函数等常用函数的概念及使用。
数值函数:ABS()、INT()、ROUND()、SQRT()。
字符运算符及函数:&、SUBSTR()、LEN()、AT()、REPLICATE()、LOWER()、UPPER()、TRIM()、LTRIM()、RTRIM()、ALLTRIM()、LEFT()、RIGHT()。
日期和时间函数:DATE()、TIME()、DAT()、MONTH()、YEAR()、DAY()、MONTH、YEAR。
数据类型转换函数:STR()、VAL()、CTOD()、DTOC()、ASC()、CHR()。
测试函数:TYPE()、FILE()、IIF()。
其他需要掌握的函数:MAX()、MIN()、FOUND()、MOD()、SELECT()、RECNO()、EOF()、BOF()、RECCOUNT()。
(二)数据库、表的基本操作
1.Visual FoxPro数据库及其建立
(1)掌握数据库的建立、打开、关闭、修改操作。
(2)掌握数据库的建立命令:CREATE DATABASE。
(3)掌握数据库的打开命令:OPEN DATABASE。
(4)掌握数据库的关闭命令:CLOSE DATABASE。
(5)掌握选择数据库的命令:SET DATABASE TO。
(6)掌握修改数据库的命令:MODIFY DATABASE。
2.表的基本操作
(1)掌握使用表设计器创建立表结构、修改表结构的方法,掌握表中输入和添加记录的操作,掌握修改、删除、恢复记录的操作。
(2)掌握打开和关闭表的命令:USE。
(3)掌握建立表结构和修改表结构的命令:CREATE、MODIFY STRUCTURE。
(4)掌握表中追加记录和添加记录的命令:APPEND、INSERT。
(5)掌握显示表中记录的命令:BROWSE、LIST、DISPLAY。
(6)掌握表记录指针的绝对定位、相对定位、查询定位的命令:GO|GOTO、SKIP、LOCATE。
(7)掌握逻辑删除记录、物理删除记录、删除全部记录的命令:DELETE、PACK、ZAP。
(8)掌握表结构和表的复制命令。
(9)掌握表中字段的属性:字段标题、注释、默认值和有效性规则的设置方法和记录有效性规则的设置方法。
(10)掌握自由表添加到数据库中以及从数据库中移去自由表的操作和命令:ADD TABLE、REMOVE TABLE。
3.索引和排序
(1)掌握表的排序操作。
(2)掌握索引、主索引、候选索引、普通索引和唯一索引的概念。
(3)掌握建立索引的操作。
(4)掌握排序命令:SORT。
(5)掌握建立索引的命令:INDEX。
(6)掌握索引操作的相关命令:SET INDEX TO、SET ORDER TO、CLOSE INDEX。
(7)掌握记录查找的命令:FIND、SEEK。
4.多个表同时使用
(1)掌握工作区的概念和工作区的使用。
(2)掌握使用不同工作区的表和建立表的关联的操作和命令。
5.查询与视图
(1)理解查询的概念,了解查询设计器各选项卡的功能。
(2)掌握查询文件的建立、运行和修改。
(3)理解视图的概念,了解视图设计器各选项卡的功能。
(4)掌握视图的建立、修改、打开、删除与视图参数的设置。
(三)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1.了解SQL语言的作用和主要特点。
2.理解SQL语言的数据定义功能,掌握用CREATE命令建立表结构、用ALTER命令修改表结构、用DROP命令删除表。
3.理解SQL语言的数据操作功能,掌握用INSERT命令插入记录,用DELETE命令删除记录,用UPDATE命令更新记录。
4.理解SQL语言的数据查询功能,掌握用SELECT命令进行简单查询、条件查询、多表查询、嵌套查询、统计查询、分组查询等。
(四)结构化程序设计
1.掌握程序文件的建立、保存、修改与运行。
2.了解结构化程序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3.掌握ACCEPT、INPUT、WAIT交互式命令的格式与使用。
4.掌握顺序结构。
5.掌握单分支条件语句、选择分支语句、多分支结构语句。
6.掌握条件循环、计数循环、扫描循环的结构与应用。
7.掌握子程序、过程、自定义函数的概念及其调用方法。
8.掌握参数传递:值传递(传值)、引用传递(传址)。
9.掌握变量的作用域:公共变量、私有变量、局部变量。
(五)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
1.面向对象的概念
(1)理解面向对象的概念。
(2)掌握对象、属性、事件、方法、类、控件等概念。
2.表单创建
(1)掌握用表单向导、表单设计器创建表单。
(2)掌握向表单中添加控件的方法。
(3)掌握表单的运行方法。
(4)掌握表单修饰的方法。
(5)掌握常用表单控件的使用方法。
(6)掌握表单控件的下列公共属性:Name、BackColor、ForColor、FontSize、FontName、Left、Top、Height、Width、Visible。
(7)掌握表单控件的下列公共事件:Click、DblClick。
(8)掌握表单的下列属性:Caption、MaxButton、MinButton。
(9)掌握表单的下列:Load、Init、Unload。
(10)掌握表单的下列方法:Show、Hide。
(11)掌握标签控件的下列属性:Alignment、AutoSize、Caption。
(12)掌握文本框和编辑框控件的下列属性:Alignment、Enabled、ReadOnly、PasswordChar、Value、InputMask。
(13)掌握文本框和编辑框下列事件:GotFocus、LostFocus、InteractiveChange。
(14)掌握文本框和编辑框的下列方法:SetFocus。
(15)掌握命令按钮的下列属性:Caption、Default、Enabled。
(16)掌握组合框和列表框的下列属性:Enabled、ListCount、List、Value、RowSourceType、RowSource、MultiSelect。
(17)掌握组合框和列表框的下列方法:RemoveItem、AddItem。
(18)掌握选项按钮组的下列属性:Enabled、Backstyle、Borderstyle、ButtonCount、Buttons、Value。
(19)掌握复选框的下列属性:Alignment、Caption、Enabled、ReadOnly、Value。
3.报表创建
(1)掌握用报表向导创建报表。
(2)理解报表数据源、报表布局、报表控件、报表变量的概念,掌握用报表设计器创建报表。
4.菜单创建
(1)掌握用菜单设计器创建菜单。
(2)掌握用快速菜单创建菜单。
(3)掌握向菜单添加事件代码。
(4)掌握菜单的修饰。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
(一)Visual Basic的基本概念
1.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包括对象、属性、方法、事件及事件驱动机制。
2.掌握开发Visual Basic应用程序的一般步骤。
3.掌握工程的概念和组成。
4.了解工程组的概念。
(二)Visual Basic语言基础
1.理解程序代码的组织方式:过程(事件过程、通用过程)与模块(窗体模块、标准模块)。
2.掌握程序代码的书写规则。
3.掌握数据与数据类型。
4.掌握不同类型变量的表示方法。
5.掌握变量命名;全局变量、局部变量和静态变量的使用;变量的作用域。
6.掌握数组命名及定义;数组类型;数组结构;数组赋值。
7.掌握静态数组,了解动态数组以及数组重定义。
8.掌握运算符合表达式:算术运算、关系运算、逻辑运算与字符串运算;各种运算的优先级。
(三)Visual Basic的函数
1.掌握下列算术函数:Abs、Exp、Log、Rnd、Sgn、Sqr。
2.掌握下列字符串函数:Asc、Chr、Lcase、Ucase、Left、Len、Trim、Mid、Right、Space、String、InStr。
3.掌握下列日期及时间函数:Time、Date、Now、Day、Month、Year、Weekday。
4.掌握下列转换函数:Str、Val、Chr、Asc、Int。
5.掌握下列用户交互函数:Inputbox、Msgbox。
6.了解下列函数:Cint、Fix、CBool、Cbyte、Cdbl、Cstr、Sin、Cos、Atn。
7.掌握下列数组函数:Array、Ubound、Lbound。
(四)Visual Basic的设计界面
1.掌握窗体的下列属性:Name、Caption、AutoRedraw、Enabled、Left、Height、Top、Width、Visible。
2.了解窗体的下列属性:Font、BackColor、ForeColor、Icon。
3.掌握窗体的下列常用方法:Move、Show、Hide、Print、Refresh、Cls。
4.掌握窗体的下列事件:Click、DblClick、Load、Unload。
5.了解窗体的下列事件:Activate、Deactivate。
6.掌握文本框(Textbox)的下列属性:Text、Sellength、Selstart、Seltext、PasswordChar。
7.了解文本框的下列属性:Alignment、MaxLength、MultiLine。
8.掌握文本框的下列事件:Change LostFocus。
9.了解标签(label)的下列属性:Alignment、AutoSize。
10.掌握命令按钮(CommandButton)的下列属性:Cancel、Default。
11.掌握列表框(ListBox)的下列属性:List、ListCount、ListIndex、Text、Selected。
12.了解列表框的下列属性:Columns、Sorted。
13.掌握列表框的下列方法:AddItem、Clear、RemoveItem。
14.掌握组合框(ComboBox)的下列属性:Text。
15.了解组合框的下列属性:style。
16.掌握组合框的下列方法:AddItem、Clear、RemoveItem。
17.掌握单选按钮(OptionButton)、复选框(CheckBox)及框架(Frame)的下列属性:Alignment、 Value。
18.掌握图片框(PictureBox)与图像(Image)控件的下列属性:AutoSize、Image、Picture。
19.掌握图形文件的装入:Loadpicture。
20.掌握定时器(Timer)的下列属性:Interval、Enabled。
21.掌握定时器事件:Timer。
22.掌握下列公共属性:Name、Caption、Enabled、Font、Height、Width、Index、Left、Top、Visible。
23.掌握下列公共方法:Move、Refresh、Setfocus。
24.掌握下列公共事件:Click、DblClick、LostFocus、Change。
25.掌握窗体菜单的创建。
26.掌握滚动条的属性:Max、Min、LargeChange、SmallChange、Value。
27.掌握滚动条的事件:Scroll、Change。
(五)Visual Basic的基本语句
1.掌握Option Base语句,了解Otion Explicit语句。
2.掌握赋值语句。
3.掌握下列分支结构语句:If…Then…Else、Select Case。
4.掌握下列循环结构语句:Do While…Loop、For…Next,掌握双重循环运行过程。
5.了解其他循环结构语句:Do…Until、While…Wend。
(六)过程设计
1.掌握Sub过程(事件Sub过程及通用Sub过程)的定义和调用。
2.掌握Function过程的定义及调用。
3.掌握过程调用时的数据传递:按值传递、按地址传递、命名传递。
4.了解简单变量参数、数组参数、对象参数的传递。
5.了解静态过程。
6.了解模块级变量及全局变量的应用。
7.了解多窗体工程的设计。
(七) 文件操作
1.掌握文件的基本概念:文件的存取方式及文件类型、文件的基本操作步骤(打开、读/写及关闭)。
2.了解基本文件操作控件:驱动器列表控件、文件夹列表控件及文件列表控件。
3.掌握常用文件操作语句(Open、Close、Seek)及文件操作函数(Eof、Seek);顺序文件的打开、读/写及关闭。
4.了解常用常用文件操作语句(Lock、Unlock)及文件操作函数(FileAttr、FireLen、FreeFile、Lof、Loc);随机文件及二进制文件的打开、读/写及关闭。
(八)图形处理及多媒体应用
1.了解常用鼠标方法(MouseDown、MouseUp、MouseMove)。
2.了解数据输出的格式化处理(Format函数)。
3.了解图形控件Line、Shape使用及多媒体处理。
计算机网络基础
(一)课程基本要求
1.掌握计算机及局域网络的基本维护方法、过程。
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及组成。
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范围、数据传递方式等)。
4.掌握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及分类。
5.掌握计算机网络属性设置方法。
6.掌握OSI/RM体系结构,掌握TCP/IP体系结构。
7.掌握IP编址技术及子网划分的方法;了解IPv6编址方法。
8.了解交换机及路由器的工作方式及相关知识。
9.了解静态路由、动态路由协议及配置方法。
10.了解使用路由器、NAT设备接入Internet的方法。
11.掌握移动终端接入无线网的配置方法。
12.了解网络攻击及其防范技术。
13.了解网络管理技术。
14.了解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及规范。
15.了解网络技术、网络应用的新发展。
(二)复习内容与复习要求
***基础知识
(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3)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组成。
(4)了解常见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方法。
(5)掌握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及分类。
(6)了解校园网的典型网络拓扑结构。
(7)掌握计算机单机维护的方法(硬件连接,软件安装、调试等)。
(8)掌握局域网络维护的方法(网络硬件连接,协议安装,调试命令的选择与使用等)。
2.局域网技术
(1)掌握网卡的特点、分类及安装方法。
(2)掌握局域网中常见网线(双绞线、光纤等)的标准及制作方法。
(3)掌握两台计算机的连网方法。
(4)了解常见传输介质的特点。
(5)了解连网设备的作用及使用(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网桥、网关等)。
(6)掌握网络协议的定义。
(7)掌握OSI/RM的结构。
(8)掌握TCP/IP体系结构及其各层功能。
(9)掌握TCP/IP体系结构协议簇。
(10)掌握TCP/IP协议下网络属性的设置方法。
(11)掌握IP编址技术。
(12)了解IEEE 802标准及数据链路层两个子层功能。
(13)了解集线器、交换机的互连方式及分类方法。
(14)掌握子网划分的方法。
(15)掌握常用网络操作及调试命令。
(16)掌握网络共享资源的访问控制设置方法。
(17)掌握设置和取消共享文件夹的方法。
(18)了解映射网络驱动器的方法。
3.Internet相关知识
(1)了解网络地址转换(NAT)的概念及类型。
(2)了解路由器、NAT设备接入Internet的原理。
(3)掌握移动终端接入无线网的配置方法。
(4)掌握IE等浏览器的使用方法。
(5)掌握Internet资源提供的类型及使用方法(http, ftp等)。
(6)掌握TCP/IP常用协议的特点、工作原理、工作过程(ARP、RAPR、IP、TCP、UDP、DNS、DHCP、SMTP、POP等)。
4.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管理
(1)了解防火墙的含义。
(2)掌握Windows防火墙的使用。
(3)了解硬件防火墙的功能、原理。
(4)了解网络攻击的步骤。
(5)了解网络漏洞的防范方法以及人员安全意识。
(6)掌握网络管理的概念、功能。
(7)了解SNMP协议。
5.局域网络的综合布线
(1)掌握结构化布线系统的定义及与传统的布线系统的区别。
(2)掌握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3)掌握各子系统的范围和功能。
(4)掌握结构化布线系统的优点。
四、专业技能测试内容和要求(共150分)
(一)Windows 7基本操作(15分)
(二)Word 2010的操作(40分)
(三) Excel 2010操作(40分)
(四)PowerPoint 2010操作(15分)
(五)文字录入(40分)
1.能熟练录入GB 2312―80中规定的汉字。
2.能熟练录入英文文稿。 3.汉字录入速度不低于60字/min。
4.英文录入速度不低于180字符/min。
5.错误率低于5%。
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
旅游类专业考试大纲
一、考试范围和考试形式
考试范围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为依据,以河北省教育厅公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目录中本专业有关教材为主要参考教材,包括旅游概论、中国旅游地理、旅游心理学、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六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测试考生理解和掌握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专业操作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这些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形式分专业理论和技能测试两项。
二、专业理论考试试卷结构
(一)试卷内容比例
旅游概论约占19%,中国旅游地理约占16%,旅游心理学约占14%,前厅服务与管理约占14%,客房服务与管理约占14%,餐饮服务与管理约占23%。
(二)试卷题型和比例
单项选择题约占15%,多项选择题约占15%,判断题约占10%,填空题约占10%,名词解释约占10%,简答题约占20%,论述题约占10%,综合分析题约占10%。
(三)试题难易比例
较容易的题约占50%;中等难度题约占30%;较难题约占20%。
三、专业理论考试内容和要求
旅游概论
(一)旅游概述
1.了解人类旅游产生的基础条件。
2.掌握旅游的定义。
3.理解旅游和旅行、游览之间的关系。
4.理解并掌握旅游的属性。
5.理解并掌握旅游的特点及其按旅游区域和旅游目的的划分类型(并能举例说明)。
6.了解旅游组织的形式。
(二)旅游简史
1.了解世界旅游历史在古代、近代、现代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征。
2.掌握近代旅游的四大刺激因素及各因素特点。
3.掌握托马斯.库克的六大贡献。
4.掌握二战后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5.理解中国古代旅行、旅游历史发展时期及各时期特点。
6.了解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大体经历的几个阶段。
(三)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1.掌握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2.掌握旅游者的概念及产生旅游者的条件。
3.了解旅游者的类型和基本要求。
4.理解并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含义。
5.掌握旅游资源的类型、功能及特点。
6.理解主题公园的概念、特点及典型代表。
7.掌握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了解旅游资源的破坏类型。
8.掌握旅游业的概念、特点,理解并掌握旅游业的影响与作用。
(四)旅游业构成
1.掌握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2.理解并掌握旅游社的概念、类型、作用、职能和业务。
3.了解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的概念及缴纳标准。
4.掌握旅游交通的概念、特点、作用及类型。
5.理解并掌握旅游饭店的概念、类型、等级及旅游者对饭店的要求。
6.理解旅游景区的概念、条件及特点,了解旅游者对旅游景区的要求。
7.理解旅游购物品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8.了解旅游购物的作用。
9.理解旅游娱乐业的概念、作用,了解旅游娱乐设施分类。
(五)旅游市场
1.理解旅游市场的概念和形成条件。
2.掌握旅游者流动的规律。
3.理解旅游市场细分的概念及市场细分的标准。
4.掌握我国旅游市场的分类。
(六)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1.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
2.掌握生态旅游的特点及其发展的原因和原则。
3.了解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和类型。
4.掌握生态的类型,理解生态旅游的意义。
5.理解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目标和措施。
6.理解并掌握世界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旅游地理
(一)基础知识
解读中国旅游地理
1.掌握中国旅游地理的主要内容,了解其实用价值。
2.掌握中国旅游地理的学习方法。
中国的旅游资源
1.了解中国主要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旅游价值及分布状况。
2.掌握旅游资源的分类,以及各类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特点,并熟悉其分布在中国范围内的代表景观。
(二)中国八大旅游区
京鲁重地、华夏寻根――华北旅游区
1.掌握华北旅游区的概况及其自然、人文地理环境。
2.掌握华北旅游区旅游资源的特征。
3.了解华北旅游区各省级行政区的概况。
4.掌握华北旅游区各省级行政区主要游览地的景观特色。
冰雪林海、关东风情――东北旅游区
1.掌握东北旅游区的概况及其自然、人文地理环境。
2.掌握东北旅游区旅游资源的特征。
3.了解东北旅游区各省级行政区的概况。
4.掌握东北旅游区各省级行政区主要游览地的景观特色。
江南风姿、山水园林――华东旅游区
1.掌握华东旅游区的概况及其自然、人文地理环境。
2.掌握华东旅游区旅游资源的特征。
3.了解华东旅游区各省级行政区的概况。
4.掌握华东旅游区各省级行政区主要游览地的景观特色。
平湖山川、浪漫荆楚――华中旅游区
1.掌握华中旅游区的概况及其自然、人文地理环境。
2.掌握华中旅游区旅游资源的特征。
3.了解华中旅游区各省级行政区的概况。
4.掌握华中旅游区各省级行政区主要游览地的景观特色。
岭南风韵、连天山海――华南旅游区
1.掌握华南旅游区的概况及其自然、人文地理环境。
2.掌握华南旅游区旅游资源的特征。
3.了解华南旅游区各省级行政区的概况。
4.掌握华南旅游区各省级行政区主要游览地的景观特色。
奇山异水、民族风情――西南旅游区
1.掌握西南旅游区的概况及其自然、人文地理环境。
2.掌握西南旅游区旅游资源的特征。
3.了解西南旅游区各省级行政区的概况。
4.掌握西南旅游区各省级行政区主要游览地的景观特色。
大漠绿洲、丝路西域――西北旅游区
1.掌握西北旅游区的概况及其自然、人文地理环境。
2.掌握西北旅游区旅游资源的特征。
3.了解西北旅游区各省级行政区的概况。
4.掌握西北旅游区各省级行政区及其主要游览地的景观特色。
世界屋脊、雪域藏乡――青藏高原旅游区
1.掌握青藏高原旅游区的概况及其自然、人文地理环境。
2.掌握青藏高原旅游区旅游资源的特征。
3.了解青藏高原旅游区各省级行政区的概况。
4.掌握青藏高原旅游区各省级行政区主要游览地的景观特色。
旅游心理学
(一)认识旅游心理
1.掌握心理学、旅游心理学的定义。
2.掌握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
3.掌握人的心理的实质。
4.掌握学习旅游心理的任务。
5.熟悉旅游心理学的学习方法。
(二)旅游服务人员的心理素质
1.掌握注意的定义、特点、外部表现。
2.熟悉注意的分类及其定义。
3.掌握影响注意的因素。
4.掌握培养良好注意力的方法。
5.掌握感觉、知觉、观察的定义及感觉、知觉的分类。
6.了解感觉和知觉的联系。
7.掌握感觉、知觉的变化规律。
8.掌握良好观察的条件和培养良好观察力的方法。
9.掌握记忆的定义、种类。
10.熟悉记忆的过程及其定义。
11.掌握培养良好记忆力的方法。
12.掌握思维的定义、特点。
13.熟悉思维的过程。
14.掌握思维的品质和培养良好思维能力的方法。
(三)旅游服务技能培训心理
1.掌握技能的定义。
2.熟悉技能的分类及其定义。
3.熟悉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及各阶段的特点。
4.掌握影响技能熟练度的因素。
5.掌握操作技能形成的途径、方法和训练要求。
(四)旅游服务人员的心理保健
1.掌握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2.掌握自我心理健康的保健和维护方法。
3.掌握挫折的定义和产生原因。
4.掌握挫折的耐受力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5.掌握受挫后的行为反应。
6.掌握自信的定义、表现。
7.掌握提升自信的方法。
8.掌握情感的定义、外部表现。
9.熟悉情感与认识、需要的联系和分类。
10.掌握情感的作用。
11.掌握激情、心境的定义及其控制方法。
12.掌握意志的定义。
13.掌握影响意志的因素。
14.熟悉意志的过程。
15.掌握意志的品质及其表现。
16.掌握培养意志力的方法。
(五)如何与旅游者交往
1.掌握对旅游者进行鉴貌辨色的方法。
2.掌握需要的定义、特点、层次。
3.掌握旅游者的一般需要。
4.掌握兴趣的定义、发展过程。
5.掌握旅游者的兴趣类型、特点、形成的条件。
6.掌握兴趣在旅游活动中的作用和激发旅游者兴趣的方法。
7.掌握动机的定义、分类。
8.掌握旅游动机的定义和产生的条件。
9.掌握旅游者的五种旅游动机。
10.掌握气质的定义、特点。
11.了解四种气质说。
12.掌握不同气质类型旅游者的日常主要表现及其接待技巧。
13.掌握性格的定义。
14.了解性格与气质、能力的关系及性格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15.掌握旅游者性格的类型。
16.掌握分析旅游者性格特征的方法。
17.掌握鉴别旅游者性格的方法。
18.掌握服务中人际交往时的心理状态类型及其特征和行为模式。
19.掌握服务中人际交往的形式和特点。
20.掌握服务中人际交往的原则和影响因素。
21.掌握第一印象的定义。
22.掌握旅游者投诉的原因。
23.掌握旅游者投诉时的一般心理及处理旅游者投诉的原则。
(六)旅游服务心理
1.掌握旅游者在前厅的一般心理及根据客人的心理做好前厅服务工作的方法。
2.掌握旅游者在客房的一般心理及根据客人的心理做好客房服务工作的方法。
3.掌握旅游者对饮食烹饪的一般心理及根据客人的心理做好饮食烹饪工作的方法。
4.掌握旅游者在餐厅的一般心理及根据客人的心理做好餐厅服务工作的方法。
5.掌握旅游者在旅游过程各阶段的心理需要及根据旅游者的心理做好导游服务工作的方法。
6.掌握旅游者购物的一般心理过程及根据旅游者的心理做好旅游购物服务工作的方法。
前厅服务与管理
(一)前厅部概述
1.掌握前厅部的概念及任务。
2.了解前厅部的重要性。
3.熟悉前厅工作环境及设备。
4.了解前厅部员工的必备素质和要求。
(二)客房预订
1.掌握客房预订的概念。
2.了解客房预订的渠道及预订方式。
3.掌握客房预订的种类。
4.掌握客房预订的程序。
5.掌握超额预订和缺额预订的概念。
6.熟悉预订失约行为的处理与控制。
(三)前厅礼宾服务
1.了解前厅礼宾服务对外提供的服务项目。
2.掌握行李服务的程序与要求。
3.了解行李寄存的方法与提取的注意事项。
4.了解贵重物品保险箱的概念及贵重物品保管的服务程序。
5.了解“金钥匙”的相关知识。
(四)总台服务
1.掌握办理入住登记的目的与程序。
2.熟悉商务行政楼层的概念及接待程序。
3.掌握前台问讯处的服务项目。
4.熟悉总台接待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5.了解邮件及客用钥匙的服务程序。
6.了解总台账务处理的方法及要求。
7.掌握结账服务程序。
8.掌握外币兑换、旅行支票、信用卡的概念及程序。
9.掌握夜审工作的概念及工作步骤。
10.熟悉总台收银特殊情况的处理。
(五)总机服务与商务中心
1.掌握饭店电话总机的概念。
2.了解电话总机房的环境要求。
3.熟悉电话总机的服务项目。
4.了解商务中心的概念及服务项目。
(六)大堂副理
1.了解大堂副理的工作程序。
2.熟悉与客人沟通的技巧。
3.掌握客人投诉的类型。
4.掌握处理客人投诉的原则与程序。
5.了解客史档案的相关知识。
(七)前厅销售
1.熟悉客房状态类型及影响房态的因素和房态控制的有效方法。
2.掌握酒店房价的构成与收费方式。
3.掌握房价的种类及英文名称。
4.掌握影响客房定价的因素。
5.熟悉酒店客房销售计划的概念、内容及编制。
6.掌握客房销售程序及技巧。
7.熟悉防止客人逃账的有效措施。
(八)前厅信息沟通
1.了解客情预测传递。
2.熟悉前厅报表的制作。
3.熟悉前厅部内部沟通协调的概念及方法。
(九)前厅部人力资源管理与质量控制
1.了解人力资源调配与控制的概念。
2.掌握人力资源调配与控制的目的。
3.熟悉员工培训的目的和意义。
4.了解前厅部员工的工作考评。
5.掌握前厅部员工激励的相关内容。
6.了解前厅部服务工作的特点及质量控制。
客房服务与管理
(一)客房部岗位概况
1.掌握客房部的概念。
2.了解客房部的机构设置。
3.掌握客房产品的相关知识。
4.掌握客房的种类。
5.了解客房部分支机构的职能。
6.掌握服务的概念、优质服务的内涵及对客服务质量标准。
7.理解客房部员工的职业道德规范。
8.熟悉客房部服务人员的要求。
(二)客房清扫准备
1.掌握清洁设备的种类。
2.熟悉饭店常用清洁设备的使用与保养。
3.掌握清洁剂的分类及用途。
4.熟悉饭店常用清洁剂的使用方法及用途。
(三)客房清洁保养
1.掌握客房清扫的规定。
2.熟悉房态及客房清扫的顺序。
3.掌握走客房清扫的基本要求及清扫程序。
4.掌握卫生间清扫程序。
5.掌握住客房、空房的清扫整理要求。
6.熟悉夜床服务的概念、意义及程序。
7.掌握客房计划卫生的概念及意义。
8.了解客房消毒的相关知识。
(四)饭店公共区域清洁保养
1.掌握饭店公共区域的概念及特点。
2.掌握饭店公共区域清洁卫生的质量控制。
3.熟悉饭店常用的地面材料的种类及清洁保养方法。
4.熟悉饭店墙面材料的种类及清洁保养方法。
5.了解特殊器具的清洁保养方法。
(五)对客服务工作
1.掌握对客服务工作的概念及内容。
2.掌握对客服务中各项内容的服务程序、要求及技巧。
3.熟悉对客服务各项内容的注意事项。
(六)客户关系
1.掌握饭店服务质量及超常服务的概念。
2.了解服务VIP客人的相关知识。
3.熟悉VIP客人的接待服务程序。
4.掌握不同客人类型的接待服务要求。
5.掌握投诉的概念、产生投诉的原因及处理程序和方法。
6.掌握各种意外事件的应对处理方法。
(七)客房产品
1.了解主题饭店的概念及分类。
2.了解主题客房的概念及类型。
3.掌握客房设计的原则及功能。
4.掌握客房产品的基本要求。
5.了解创新客房设计的相关知识。
(八)客房安全管理
1.了解客房安全管理的相关知识。
2.了解客房消防的基本知识。
3.了解客房突发事件的预防措施及处理。
餐饮服务与管理
(一)认识餐饮
1.掌握餐厅、餐饮服务的概念。
2.熟悉饭店常见餐饮设施及服务项目。
3.了解餐饮部组织机构。
4.掌握餐饮产品(生产、销售、服务)的特点。
5.了解餐饮服务人员的素质要求。
6.掌握餐饮部在饭店中的地位与作用。
7.了解餐饮业的发展趋势。
8.熟悉餐饮用品、了解餐饮设备。
9.了解陶瓷餐具、玻璃器皿、银餐具的使用和保养。
(二)餐饮服务技能
1.了解托盘的相关知识,掌握托盘的操作方法。
2.了解餐巾及餐巾花的相关知识,掌握餐巾折花的基本技法和要领。
3.了解摆台的相关知识,掌握摆台的程序及要求。
4.熟悉酒水服务操作程序及方法和斟酒注意事项。
5.掌握中式上菜的操作方法和西式上菜的服务方式。
6.熟悉餐饮服务其他相关技能。
(三)中餐服务
1.熟悉中国菜肴的构成。
2.掌握八大菜系的特点及代表名菜。
3.了解中式烹饪的方法及特点。
4.熟悉中餐面点及风味小吃。
5.熟悉中餐早餐服务程序。
6.掌握中餐午晚餐及团队用餐的服务程序。
(四)西餐服务
1.掌握西菜主要流派的菜式特点。
2.了解西式烹饪的方法及特点。
3.了解西餐厅经营特点及各式菜单。
4.掌握西餐正餐的服务程序。
5.了解西餐正餐用餐礼仪。
6.熟悉西餐早餐服务程序。
7.掌握西餐午晚餐服务程序。
8.了解自助餐、客房送餐、咖啡厅服务的相关知识。
(五)宴会服务
1.掌握宴会的概念、种类及特点。
2.熟悉宴会预订的相关知识。
3.掌握宴会准备工作的相关知识。
4.掌握中餐宴会服务程序。
5.掌握西餐宴会服务程序。
(六)酒吧服务
1.掌握酿造酒的概念和分类。
2.掌握蒸馏酒的概念及中国蒸馏酒的香型。
3.掌握外国蒸馏酒的相关知识。
4.掌握中国八大白酒的相关知识(名称、香型、产地、生产原料)。
5.掌握配制酒的概念及相关知识。
6.掌握软饮料的概念及相关知识。
7.掌握鸡尾酒的概念、构成及调制方法。
8.熟悉酒吧的概念、经营特点及服务工作程序。
9.了解酒品的领用与准备及为宾客存酒的方法。
(七)菜单设计
1.掌握菜单的作用。
2.熟悉菜单的种类、内容。
3.了解菜单的设计与制作的相关知识。
4.了解菜品的定价原则与方法。
(八)餐饮人力资源管理
1.了解餐饮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与内容及意义。
2.了解定额定员和员工招聘的相关知识。
3.了解员工培训的相关知识。
(九)餐饮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
1.掌握餐饮服务质量管理的相关知识。
2.了解餐饮安全防范的相关知识。
四、专业技能测试内容和要求
(一)托盘
考核要求:
1.掌握轻托的操作步骤。
2.能熟练运用托盘进行轻托的操作。
3.做到安全卫生操作。
考核标准:
(1)理盘:托盘整洁干净,盘布铺平拉正。
(2)装盘:稳妥,根据物品形状、重量、体积和使用先后合理装盘,重物、高物在里档,轻物、低物在外档,先用的物品在上、在前,后用的物品在下、在后。
(3)起托:平稳,两脚前后分开、屈膝、直腰。
(4)托盘:托盘位置正确,大小臂垂直、手掌心空起。
(5)托盘行走:轻松自如,托盘随走路节奏自然摆动。
(6)落托:平稳,两脚前后分开,屈膝、直腰。
(二)斟酒
考核要求:
1.掌握斟酒操作的动作要领,斟酒量标准、斟酒时机和顺序。
2.熟练进行斟酒的操作服务。
3.具备宾客意识。
4.安全、卫生操作。
考核标准:
站在宾客右后侧,身体稍微前倾,右脚伸入两椅间,面向宾客,侧身而立;右手持瓶,酒标朝向宾客;瓶口不碰杯口;不滴洒、不溢出;斟酒量准确;斟酒顺序正确;具备宾客意识;托盘在身体的左侧、斟酒时手臂伸出和收回时不可妨碍宾客。
附1:斟酒量标准:
(1)中餐斟酒量一律八分满为宜。
(2)西餐斟酒量不宜太满,一般红葡萄酒斟至酒杯的1/2,白葡萄酒斟至酒杯的2/3为宜。
(3)香槟酒要分两次斟倒,先斟至酒杯的1/3处,待泡沫平息后,再斟至酒杯的2/3即可。
(4)啤酒在斟倒时,要求酒液顺酒杯内壁流入杯内,可以对壁斟倒,也可以分两次进行,以泡沫不溢为准。
附2:斟酒顺序:
(1)中餐斟酒顺序:先主宾后主人,按顺时针方向绕台依次进行。
(2)西餐斟酒顺序:女主宾、女主人、男主宾、男主人。
(三)餐巾折花
考核要求:
1.掌握餐巾折花的基本技法。
2.安全、卫生操作。
3.能在规定时间内熟练折叠所要求花型。
需掌握的盘花类:(20个)
水晶扇面、朝阳立扇、公主桂冠、主教帽、僧帽、牛角帽、雨后春笋、生日蜡烛、托玉披肩、和服、领带折巾、海狮、三角篷、热带鱼、东海鱿鱼、如意信封、挪威冰川、帆船、餐巾插架、情人结。
需掌握的杯花类:(40个)
单叶、双叶、雀舌春芽、四叶、慈姑叶、芭蕉叶、橡皮树叶、剑麻叶、单荷花、双荷花、双芯花、冰玉水仙、扁豆花、四叶球花、月季花、卷芯花、马蹄莲、并蒂莲、牵牛花、花篮、玉米、姜芽出土、长尾欢鸟、啄木鸟、比翼双飞、花背鸟、鸵鸟、海鸥、白鹤、和平鸽、雪地松鸡、圣诞火鸡、孔雀开屏、三尾孔雀、大鹏展翅、四尾金鱼、龙睛鱼、花枝蝴蝶、美人蕉花、回眸婉鸣。
考核标准: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要求的花型;巾花挺拔;造型美观;观赏面朝向客人,有头尾的动物造型头朝右,主位除外;折花的基本手法正确,符合卫生要求。
(四)中餐宴会摆台
考核要求:
1.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中餐宴会10人台餐具摆放。
2.台面布局合理,餐具摆放均匀、美观。
3.安全、卫生操作。
考核标准:
台布正面朝上;下垂四角均匀;转盘放在圆桌中心;餐碟定位均匀;转盘中心与相对两个餐位三点成一线;餐碟、筷子尾端距桌边1.5cm;餐具间间隔1cm;甜酒杯对餐碟中线,水杯在左,白酒杯在右,三杯成一直线;公座、汤勺、分勺放在第三客人右侧;汤勺把距桌边1.5cm;餐巾折花突出正、副主位,有头尾的动物造型应头朝右(主位除外),巾花观赏面向宾客;巾花挺拔;造型美观、款式新颖;摆放餐具、折叠餐巾操作手法卫生。
(五)西餐宴会摆台
考核要求:
1.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六人西餐宴会台的摆台。
2.台面布局合理,餐具摆放匀称、美观。
3.安全、卫生操作。
考核标准:
台布正面朝上;铺台布的顺序由里到外;两张台布的中心线对正;台布两侧下垂部分均匀;盘花居中,烟灰缸、椒盐瓶、烛座依次摆放在烟灰缸的两边,摆放位置均匀、美观;椅子定位均匀;装饰盘对正椅子;肉刀、鱼刀、汤勺、沙拉刀依次摆放在装饰盘的右侧,刀口向左,肉叉、鱼叉、沙拉叉、牛油刀摆放在装饰盘的左侧,叉齿朝上,每件餐具垂直摆放,餐具间间距1cm,距桌边2cm;面包碟、牛油刀摆放在餐叉的左侧,面包碟距桌边2cm,牛油刀放在面包碟内右边三分之一处,刀口向左,并与餐刀、餐叉平行;甜点叉、甜点勺摆放在装饰盘的正上方;水杯位于肉刀尖前方,相距2cm,红酒杯、白葡萄酒杯依次摆放在水杯左上方,杯间距1cm,三只玻璃杯成一直线,并与台边成45°角;餐巾花摆放突出正、副主人位;餐巾花观赏面向宾客;餐巾花挺拔不歪倒;餐巾花造型美观、款式新颖;摆放餐具、折叠餐巾操作手法卫生。
(六)客房的进房程序
考核要求:
1.能熟练完成客房的进房程序。
2.熟练灵活地运用客房服务用语。
3.服务语言规范。
考核标准:
(1)程序:①观察门外有无“请勿打扰”标志。②敲门通报。③等候。④第二次敲门、通报。⑤第二次等候。⑥开门。⑦再次敲门通报。⑧进入客房。
(2)敲门动作符合规范。
(3)通报语言符合规范。
(七)客房的清扫准备
考核要求:
掌握客房清扫所需用具,能根据不同房态确定清扫标准,根据不同情况确定清扫程序,能正确整理房屋工作车。
考核标准:
(1)领取所清扫客房的钥匙。
(2)了解房态。
(3)确定清扫标准:①空房简单清扫。②长住房、外宿房一般清扫。③走客房、住客房彻底清扫。
(4)确定清扫程序:①旺季:空房、走客房、住客房。②淡季:住客房、走客房、空房。③优先打扫“请即打扫”房,长住房协商定时打扫,“请勿打扰”房下午2点以后用电话询问是否打扫。
(5)准备房务工作车。
(6)准备吸尘器。
(7)检查着装。
(八)铺床
考核要求(西式做床):
1.熟练进行西式做床操作。
2.能在规定时间内保质完成。
考核标准:
(1)将床拉离床头板,清理床垫。
(2)铺垫单要求正面朝上,中线居中,包角成90°,四角平直。
(3)铺衬单要求反面朝上,中线居中,拉出床头5cm。
(4)铺毛毯要求正面朝上,中线居中,拉出距床头25cm。
(5)包边包角,成90°角,四角平直。
(6)套枕袋。四角饱满,枕芯不外露。
(7)放枕头。两枕重叠,开口方向一致,位置居中。
(8)铺床罩。床尾距地面1cm,床面平整。
(9)打枕线。
(10)将床复位,整理。
(11)时间3分钟。
考核要求(中式做床):
1.熟练进行中式做床操作。
2.能在规定时间内保质完成。
考核标准:
(1)将床垫拉出50cm,检查整理。
(2)铺床单要求正面朝上,中线居中,包角成90°,四角平直,四边平整。
(3)套被罩要正面朝上,开口边位于床尾,被套居中,被套与被芯重合饱满、平展。
(4)打枕线。床头处被子翻折45cm,距床头40cm,表面平整。
(5)套枕袋。将枕芯装入枕袋,要求四角饱满,枕头挺括。
(6)放枕头。将枕头放于床头处,要求位置居中,表面平整。
(7)将床复位,整理。
(8)时间3分钟。
(九)清扫卧室
考核要求:
1.掌握卧室清扫程序。
2.能根据不同清扫对象正确选择并使用清扫工具。
考核标准:
(1)将房务工作车正对房门紧靠墙壁摆放。
(2)按进房顺序进房,工作中保持房门敞开。
(3)走进房间,检查所有灯具是否完好。
(4)打开空调,拉开窗帘。
(5)检查房内用品有无损坏,有无客人遗留物品。
(6)撤去客人用过的餐具。
(7)收撤室内垃圾。
(8)清理床铺。
(9)铺床。按西式或中式铺床程序进行。
(10)抹尘。
(11)补充卧室用品,按规定位置摆放。
(12)吸尘。由里向外退着吸尘。
(13)自我检查有无遗漏,物品摆放是否正确齐全。
(十)清扫卫生间
考核要求:
1.掌握卫生间清扫程序。
2.能根据不同清扫对象正确选择并使用清扫工具。
考核标准:
(1)入卫生间,撤去客人用过的毛巾。
(2)清理杂物。
(3)清理消毒马桶。
(4)清洗消毒浴缸。
(5)清洗消毒脸盆和大理石台面。
(6)擦拭镜面。
(7)除尘除迹。
(8)补充卫生间用品。“四巾”、小用品按要求摆放。
(9)抹地面,由里向外擦净。
(10)自我检查,关灯,虚掩卫生间门。
(十一)客房小整理
考核要求:
掌握客房小整理的程序及要求。
考核标准:
(1)客人外出时或午睡后进行。
(2)整理床铺,不更换床单、枕袋。
(3)除尘除迹。
(4)清除垃圾。
(5)更换茶杯和烟灰缸。
(6)换开水。
(7)整理卫生间。
(8)添补用品。
(9)调节空调。
(十二)夜床服务
考核要求:
掌握夜床服务程序。
考核标准:
(1)按程序进房,通报“客房服务员,做夜床”。
(2)开灯并检查灯具是否完好。
(3)拉窗帘。
(4)清除垃圾。
(5)更换用过的茶杯和烟灰缸。
(6)除尘除迹,台面无灰尘。
(7)换热水。
(8)开床:①按规定方法折叠床罩,放入衣橱底部。②将床单、毛毯一起从床头一侧掀起折成30°角或45°角,将边折叠压好。③拍松并摆正枕头。④在床头放晚安卡、早餐牌、小礼品。
(9)放拖鞋。放在沙发坐椅前或开床一侧的床前。
(10)开音响、电视总开关。
(11)整理卫生间。①简单清洁脸盆、浴缸、马桶、并擦干台面、镜面。②整理用过的毛巾,各用品归位,并擦亮镜面。③将浴帘拉开3/4,浴帘底边放入浴缸。④地面抹净,在浴缸前铺上地巾。
(12)调节空调、开关。保留床头灯、夜灯和卫生间浴缸上方灯。
(13)自我检查,锁门离开。
(十三)导游欢迎辞
考核要求:
掌握欢迎辞的5项内容:
(1)代表旅行社、本人及司机欢迎旅游者光临本地。
(2)介绍自己的姓名及所属单位。
(3)介绍司机。
(4)表达提供服务的诚挚愿望。
(5)预祝旅游愉快顺利。
考核标准:
(1)口齿清楚。
(2)语言流畅。
(3)能灵活运用5项内容:①内容要根据国籍、团体、时间、地点及游客的文化层次、职业、年龄、居住地区等不同而有所区别,有所创新,不可千篇一律。②介绍自己、所属旅行社、司机时语言巧妙、新颖、体现特色,注意适度、真挚,语言符合自己的身份,不可使对方感到不真实、做作、避免产生不良效果。
(十四)导游欢送辞
考核要求:
掌握欢送辞的5项内容:
(1)回顾旅游活动,感谢旅游者的合作与支持。
(2)表达友谊和惜别之情。
(3)诚恳征求旅游者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4)若在旅游活动中有不顺利或服务不尽如人意之处,再次向旅游者表示真诚的歉意。
(5)表达美好的祝愿。
考核标准:
(1)口齿清楚,语言流畅。
(2)能灵活运用5项内容:①内容要根据景点、活动等有所区别,有所创新,不可千篇一律。②导游要表达出惜别之情,内容情深意切,有文采。
(十五)景点导游(观看景点录像带做导游辞)
考核要求:
1.掌握景点的重点内容:
历史背景、景点用途、景点特色、景点地位、景点价值、名人评论。
2.理解体会不同景点类型的特色讲解方法
(1)自然景观的“不同角度”法。
(2)人文景观的“文化内涵”法。
考核标准:
(1)主体阐释部分要突出重点。
(2)详略得当,并能灵活运用导游员的语言、体态技巧。
(3)以“相关征引”体现具体景点的文化积淀。
(4)结尾要体现价值观。
(5)景点认识升华到一个更高的精神层面。
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