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大学2019年招生常见问题解答
一、招生基本政策及报考条件
1.问:中国民航大学是什么类型的大学?招生有何特点?
答:中国民航大学隶属于中国民用航空局,是中央部属重点高校,天津市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高校。2018年中国民用航空局、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签署了《关于共建中国民航大学的意见》,“重点支持中国民航大学特色一流建设和发展”,现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完备学位授权体系,覆盖民航主要业务领域。
我校招收包括普通高考、高水平运动队、定向就业、港澳台及华侨联考、台湾地区免试入学等在内,各类型、各层次的学生,招生专业详见当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考试机构编印的《招生专业目录》或《报考指南》。
2.问:学校2019年招生专业有多少个?招生总数是多少?有保研吗?
答:我校2019年拟招生专业37个,其中本科专业31个(含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工科试验班),2019年本专科招生总规模为7050人,其中本科5150人、高职1900人。本科计划中包含高水平运动队、新疆少数民族预科转入、内地西藏班、新疆高中班、定向就业计划、国家贫困地区专项计划等。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数终以各省市区公布的高考志愿填报目录指南为准。
我校具有保研资格(即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亦简称推免),2018届保研我校和双一流高校的学生比率高达97.6%。
3.问:学校只招理科生吗?对于新高考改革省份,学校的各专业选考科目是什么?
答:对于传统省份,我校大部分专业只招理科生,部分专业文理兼收;对于实施新高考改革方案省份,我校大部分专业对考生有选考科目限制要求,可登录我校网站查询(仅供参考),但终要求须以当年度所在省份教育厅(委)或招生考试机构(考试院)公布的我校选考科目要求为准。
4.问:学校是否有大类招生,有何特点、如何分流?
答:经济与管理学院现有的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经济与金融五个专业均按照“工商管理类”进行大类招生(限理工)。第一学期从大类招生的学生中选拔成立“工商管理卓越班”,精心整合校企优质教育资源,按照独特的培养模式实行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差异化专业教育,在课程修读、科研训练和实践锻炼等方面突出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该模式主要特点:精英化和小班探究式教学;“3+1”校企联合培养;本科生全程双导师制;差异化的课程体系;全方位创新教育和科研训练。
其他学生在第二学年末进行分流进入上述五个专业学习,各专业分流基本原则详见经济与管理学院网站。
5.问:学校有无语种限制?
答:由于民航行业国际化特征,故我校招生专业限英语语种考生。
6.问:学校所有专业都需要面试吗?
答:不是。我校只有飞行技术、空中乘务、民航空中安全保卫专业需要提前面试合格后方可报考。凡面试测试合格且超过相应批次低控制线的考生,均可在高考志愿中积极填报我校,以免错失录取机会。
7.问:学校对考生身体条件要求很高吗?有哪些具体要求?有男女生限制吗?
答:由于民航工作岗位的特殊性,我校只有对部分专业有一定的身体条件要求和性别要求,身体要求如视力等,绝大多数考生一般都能符合,详见我校招生章程。
录取期间,我校将按此标准逐一查询考生电子档案中的体检表(即高考体检结果)进行专业安排录取。在符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对于服从专业调剂的进档考生,我校原则上不会因身体原因退档。
8.问:学校的录取政策是什么?专业安排有分数级差吗?
答:我校遵照教育部及各省市区招生委员会的招生工作及实施办法,制定学校招生章程,并据此进行录取。对于港澳台地区、高水平运动队、飞行技术、空中乘务、民航空中安全保卫,以及定向就业招生等特殊类型具体录取办法参见相应招生简章。
录取政策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依据投档成绩(含政策性加分)排序”,“分数优先”,“不设专业志愿级差”,理工类同分考生依次比较数学、外语成绩,文史类同分考生依次比较语文、外语成绩,等等。详见2019年招生章程。
9.问:多少分能被学校录取?进档后退档吗?
答:建议考生参考上一年度录取平均分对应“位次排名”、超一本线分差等因素,综合考虑进行志愿填报。
服从专业调剂且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一般情况下进档后不退档。
10.问:新生进校后,是否对身体进行复查,对复查不合格的学生,如何处理?
答:是的,对于不符合招生体检条件者,学校将视情况进行专业调整。
二、中外合作办学、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认证等人才培养模式与改革成果
1.问:你校是否有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答:有。2012年,教育部批准中国民航大学为第二批卓越计划高校,被批准的试点专业有四个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交通运输、飞行技术,以及一个硕士专业: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的“航空工程”(即“工科试验班”硕士阶段)。同年,飞行器制造工程本科专业成为天津市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我校于2012年秋季学期正式在上述本科专业中成立“卓越计划”试点班。按照“自愿报名,择优选拔”原则,每个试点专业在新生入学后组织选拔活动,报名学生通过遴选组成试点班。试点班按照卓越计划“3+1”的培养方案进行培养,即3年的在校学习和累计1年的企业学习。如我校与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AMECO)共同建设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AMECO为学生提供企业学习保障。
2.问:除了卓越工程师计划,学校还有哪些优势特色专业?
答:近年来,学校形成了以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家卓越试点专业、全国工程教育认证和全国CDIO试点专业为代表的传统优势专业群。其中,飞行器动力工程、交通运输、飞行技术等3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全国CDIO试点专业。同时我校航空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各自有一个项目入选了2018年教育部认定的612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3.问:学校有中外合作办学吗?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有什么特点?
答:有,我校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中国民航大学与法国航空航天大学校集团(GEA)于2007年合作创办的国内唯一一所专门培养航空工程师的“工程师学院”,其培养过程涵盖中国的本科和硕士教育,相当于本硕一贯制,本科专业为飞行器动力工程;硕士专业为航空工程(专业方向包括飞机结构与材料、航空推进系统、航空电子系统)。总学制约为7年。毕业可颁发:
l 中国民航大学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书(工学学士)
l 中国民航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和工程硕士学位证书
l 法国工程师学衔委员会(CTI)颁发的工程师学衔证书
2011年学院被纳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3年获得法国工程师学衔委员会(CTI)的高等级认证,同时获得欧洲科学与工程硕士认证;2016年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为学校颁发了“中法大学合作优秀项目”证书;2017年通过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审核性评估。
致力于培养数理基础深厚、专业知识宽广,具有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系统思维、卓越工程实践能力的创新复合型航空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毕业生受到中外企事业单位的广泛欢迎,截止到2018年7月各届学生就业率(含读博深造)均为100%。毕业生分布于航空公司、飞机设计制造企业、研究机构、空管系统、机场、高等学校等领域。其中国内企业包括:中国国际航空、东方航空、南方航空、厦门航空、海南航空、AMECO、GMECO、中航工业集团、中国商用飞机公司、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国外或在华外企包括:空中客车集团、法国赛峰集团、法国泰雷兹集团、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美国霍尼韦尔公司、法国航空-荷兰皇家航空集团等。
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的招生形式分直招和校内选拔两种。对于直招,是指从部分省份高考学生中直接招收专业名称为“工科试验班”的新生,对于校内选拔,是指从当年被中国民航大学其他本科专业录取的新生(限理工科或选考科目为物理)中择优遴选。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招生计划预计为120个,通过全国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直招录取,新生入校后将根据直招部分的实际录取和入校报到情况,再确定剩余名额通过校内选拔方式产生,校内选拔由学院组织实施,一般在新生入校1个月内选拔完成转入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就读。2019年各省份直招录取分数条件(超过一本线或自主招生低控制线分差)如下:海南140分;内蒙古、新疆120分;黑龙江、陕西110分;河北105分;贵州、云南100分;辽宁95分;广西、甘肃、天津90分;河南85分;福建、山东、重庆、吉林80分;湖南、安徽、四川75分;山西、江西、湖北70分;上海65分;浙江25分;江苏20分。
如有更多疑问可登录我校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网站,或致电022-24092874。
4.问:学校专业水平如何?是否通过了国内外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答:目前我校共有两个专业(学院)通过了国内外相关的专业认证,标志着我校相关专业已进入国内乃至国际航空类人才培养的领先或优势地位。
本科交通运输专业已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效期6年),成为全国首家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航空类方向的交通运输专业。
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已获得法国工程师学衔委员会(CTI)高等级认证,同时获得欧洲科学与工程硕士认证,成为法国工程师学衔申请史上首家初次申请即获得高等级认证的办学机构。
除此之外,通信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正处于申请全国工程教育认证或国际航空委员会认证(即AABI)的过程中。
5.问:学校有哪些国际交流及校际合作项目?
答:学校除了与法国航空航天大学校集团共同创办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以外,还与美国安柏瑞德航空大学(Embry-Riddle Aeronautical University)开展本硕联合人才培养的“3+1+1”项目;与新西兰国家航管公司(Airways International)和梅西大学(Massey University)合作开展新西兰游学项目;与台湾地区中华科技大学开展合作,互派学生到对方院校进行航空维修技术学习;与台湾地区长荣航空公司合作,选派交通运输专业学生赴台实习。学校与国际民航组织、美国联邦航空局等国际民航界重要组织和机构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与美国波音公司(Boeing)、欧洲空中客车公司(AIRBUS)等国际先进的航空制造企业,与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美国联邦快递公司(Fedex)等知名航空运输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三、收费标准及住宿条件
1.问:各专业学费、住宿费如何?
答:我校按照天津市发改委(津发改价费[2013]1220号)要求,学费标准为:本科专业(含中欧)5200-5800元(每年每人)、高职专业(不含空中乘务、民航空中安全保卫)5500元(每年每人)、空中乘务、民航空中安全保卫专业10000元(每年每人)。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目前学费标准仍执行天津市发改委通知(津发改价费[2013]1220号)要求,即本科层次每年每人5800元,研究生层次每年每人10000元。
住宿标准为800-1200元(每年每人)。
以上收费标准如有调整,以终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文件执行。
2.问:学校是否有分校区?
答:我校目前本部设在天津市东丽区津北公路2898号,除了用于飞行训练的辽宁朝阳飞行学院、新疆天翔航空学院、内蒙古飞行学院等基地以外,所有在校生均在天津校本部就读和住宿,所谓北校区、南校区均属于校本部(由于津滨高速公路之隔所划分的)。
3.问:学校周边交通状况如何?
答:学校地处天津市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毗邻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交通便利,学校门口均有始发至天津市中心、天津站的公交车(678路、666路),市轨道交通(轻轨9号线、地铁2号线)距我校不足4公里。终点站设在我校的天津市地铁4号线预计将于2021年左右建成。
四、考生激励政策,奖、助、贷学政策,以及就业政策
1.问:对于高考高分考生有没有“入校转专业”、“减免学费”等激励政策?
答:普通类型本科生有多种转专业通道。
一是新生入校转专业(0+4模式),即新生入学转专业,满足我校招生章程规定的相关要求入校即可免试转专业(即北、上、广、苏地区高考成绩位于我校在该省份本科批次录取人数前10%者;或浙江高考投档成绩超一段线50分及以上,或满足选考科目成绩单科100分、或双科97分、或三科94分以上者;或其他省份高考投档成绩超一本线90分以上者);
二是大一下学期转专业(1+3模式),普通类本科生在第二学期可根据大学学习成绩申请转专业;
三是民航企事业单位定向转专业(1+3或2+2模式),每年均有民航企事业单位入校开展选拔,为相关专业或生源省份的在校生提供紧缺人才需求的转专业,实施定向就业,如民航中南空管局、民航西藏地区管理局、民航华东空管局等单位。
以上转专业实施细则均以当年学校教务处公布的通知文件为准。
学校还采取减免学费等政策鼓励高分考生报考我校。根据2018年我校招生章程规定:对于进入各省(市、自治区)高考成绩排序前1%的新生(以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核实的信息为准),报到入学后可申请免除四年学费;对于进入各省高考成绩排序文科前2%、理科前4%的考生, 可申请新生奖学金2000元(不含前1%学生)。
学校通过“蓝天学子计划”选拔资助优秀在校生出国交流、游学和留学深造,比如2016级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一名陕西籍考生不仅免除了本科四年学费,还被公派赴法学习交流。
2.问:你校奖学金、助学金的设置情况如何?
答:2018年,我校由国家、学校、社会各界出资设立的各类奖助学金共计39项,奖助金额达4800余万元。其中奖学金34项,资助金额达2400余万元;助学金5项,资助金额达2400余万元。奖助学金的标准在1000元至20000元之间。2018年在校生(本专研)获得奖助学金人次达14300人次,覆盖率达到53%。
3.问:有何措施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答:我校已构筑了“以助学贷款为主要渠道,奖助学金为重要辅助,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困难补助、学费补偿贷款代偿为有效补充”的资助体系,决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2018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覆盖率达到100%,生均资助金额约2500元。
4.问:你校有无定向就业计划,有何优势?
答:有。我校除了飞行技术、空中乘务、民航空中安全保卫等专业为航空公司订单式委托培养以外,交通运输、飞行器动力工程等专业在部分省份也设有定向就业招生计划。目前,我校已与云南机场集团、西藏民航地区管理局等民航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合作,涉及省份包括云南、西藏、青海、甘肃、宁夏等地,详见我校定向就业招生简章。
定向就业招生计划除了确保考生有稳定的就业保障预期外,在校期间还享受企事业单位提供的覆盖定向奖学金,基本覆盖在校期间的全部学费。
5.问:你校学生毕业后,就业政策是什么?就业有何优势?
答:在国家就业政策指导下,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学生自主择业(除订单生或定向就业生外)。国内外主要民航企事业单位每年均进驻我校召开专场校园招聘会,同时学校还邀请国内外各类企事业单位,每年举办春、秋季两场就业双选会。考生几乎足不出“校”,实现就业。
根据中国薪酬网发布的《2018 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学校 2017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薪位列国内大学第79位,连续四年进入全国百强。根据专业求职网站***发布的《2017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我校本科生毕业五年平均月薪高达9442元/月。
根据第三方机构对我校 2018 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调查,85.54%的毕业生从事与民航事业相关工作;有45.86%的毕业生在北、上、广、深四大城市就业;就业于1000人以上规模的大型用人单位占比达77%;就业人数前3位的单位类型分别是航空公司、维修单位和机场,比例分别为59.18%、14.44%、8.66%;就业人数超过100 人的单位有中国国际航空、东方航空、南方航空、厦门航空、四川航空等九家民航企业单位。
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