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是教育部2010年首批增设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是工学门类年轻的专业之一。增设该专业是为了适应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着力推动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变革,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等诸方面国家战略需要;以及突破能源科学与技术中的若干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使我国能源科学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形成比较完善的能源科学体系,推进基础理论和技术应用衔接等科技发展和人才需求。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成立于2017年,2018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6名,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平均年龄35周岁,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7名。是一支朝气蓬勃,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
哈尔滨理工大学石墨烯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工程电介质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本专业重要的科研和教学平台。教学、科研用地约8000平方米,硬件设备2000余台(套),其中专门用于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教学的设备200余台(套)。石墨烯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聘请了国际知名专家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数理学院教授、新加坡-中国科技促进会会长申泽骧教授为中心主任;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Sergey M. Aldoshin院士和莫斯科国立大学化学学院院长Valery V. Lunin院士为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与首席科学家,共同组建世界一流研发科研团队。中心以学校人才特区为依托,是学校综合改革的示范区和管理特区。中心还致力于打造全球合作的式平台,聚集世界顶尖的研发团队,引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材料、器件、系统、产品开发,积极与国内外高校与企业开展石墨烯/二维材料的合作研究,打造石墨烯绿色制造、新能源、智能电网、节能环保等产业链条。
近三年来本专业教师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20余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自然二等奖2项,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1项。部分科研成果已实现技术转化与产业化。
原标题:2020年哈尔滨理工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