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学制 | 分类考试招生计划数 | |||
面向普通商中 | 面向中职 | 退役士兵 计划 | 建档立卡 计划 |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三年 | 9 | 28 | 2 | 1 |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 | 三年 | 18 | 47 | 3 | 2 |
机电设备技术 | 三年 | 18 | 47 | 3 | 2 |
电子商务 | 三年 | 9 | 28 | 2 | 1 |
大数据与会计 | 三年 | 4 | 14 | 1 | 1 |
学前教育 | 三年 | 9 | 48 | 2 | 1 |
合计 | 67 | 212 | 13 | 8 |
报考分类考试的考生,可选择报考不超过3所高职院校。
考生于2021年3月26日10:00至3月31日16:00登录gkbm.***填报志愿。 报名流程详见省考试院网站(www.***)公告栏或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微信公众号。
八、考试缴费
(1)缴费时间:2021年4月18日-4月20日(缴费时间若有变化,在蚌埠学院 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zhaoban.***.cn/)另行通知)。
(2)缴费标准:考生缴纳考试费120元/生(皖价费函(2018)217号)。
(3)缴费方式:在蚌埠学院招生信息网另行通知。
九、考试
分类考试招生实行“文化素质测试十职业技能测试(或职业适应性测试)”评价方式。
1.考试科目
报考分类考试的考生均须参加统一组织的文化素质测试。文化素质测试由省考试院统一组织命题,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内容。卷面分值为300分,其中语文、数学每科120分,英语60分。采取合卷笔试的方式进行考试。测试范围参见《安徽省普通 高校分类考试招生和对口招生文化素质测试考试纲要》。
2.职业技能测试(或职业适应性测试)
分类考试考生文化素质测试合格者,参加我校组织的职业技能测试(或职业适应性测试),主要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和职业倾向性等,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200分,考试形式为上机测试。职业技能测试(或职业适应性测试)大纲见蚌埠学 院招生信息网。
3.测试时间与地点
测试类别 | 测试时间 | 测试地点 |
文化素质测试 | 2021年4月17日上午9:00—11:30 | 省统考:由各市、县(市、区)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安排在当地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 |
职业技能测试〔或职业适应性测试) | 2021年4月25日8:30——17:30 | 校考:蚌埠学院机房﹔具体时间、地点及场次安排详见准考证。 |
4.准考证打印
考生报名并成功缴费后,于4月22日-4月24日登录蚌埠学院招生信息网(http://zhaoban.***.cn),自行打印准考证。
十、录取办法
录取工作在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指导下,由蚌埠学院组织实施,执行《安徽省教育招 生考试院关于印发<安徽省2021年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和应用型本科高校面向中 职毕业生对口招生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皖招考(2021)3号)、《安徽省教育厅关 于印发<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单独招收退役士兵暂行办法>的通知》(皖教办(2016)33号)、《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2019年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单独 招收革命老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办法>的通知》(皖教办(2019]3号)等文件规定。
1.录取控制线
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根据招生计划、考生数和考试成绩等因素,统一划定文化素质测试合格分数线;蚌埠学院根据招生计划、考生数和考试成绩等因素,划定我校职业技能 测试(或职业适应性测试)合格分数线。
2.录取规则
线上合格考生录取遵循“志愿优先”的原则。即根据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按照考生文化素质测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若第一专业志愿无法满足,则根据第二专业志愿按照文化素质测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依此类推,进行后续专业志愿录 取。当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均无法满足时,若填报专业服从志愿,则由学校调剂到有 空余计划的专业,若未填报专业服从志愿,则作退档处理。录取时,若文化素质测试成绩相同,则按照职业适应性测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
附表:蚌埠学院2021年分类考试招生时间安排
时间 | 工作安排 |
2021年3月26日—3月31日 | 考生网上报名 |
2021年4月17日上午9:00-11:30 | 省统考文化素质测试 |
2021年4月22日—24日 | 考生自行打印准考证 |
2021年4月25日 | 考生参加职业技能测试(或职业适应性测试) |
2020年4月27日 | 公布职业技能测试(或职业适应性测试)合格分 数线 |
2021年4月28日 | 招生网公示预录取考生信息 |
2021年5月8日 | 上报考生录取数据至考试院信息库 |
2021年5月12日一13日 | 预录取考生进行录取确认 |
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