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提高学校的办学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从2016年起实行分类招生培养。设置水利类招生方向,包括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及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三个本科专业。水利类学生入学时不分具体专业,前三个学期学习共同的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第三学期开始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根据各专业名额,参考学生志愿和成绩选择专业,第四学期进入相应专业学习。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备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农业水利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够在国家水利部门、科研院所、教育机构及相关专业领域从事工作,具有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专业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
水利工程专业导论、水利工程制图、水利工程测量、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城镇给排水、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工程水文学、环境水利学、水利计算、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水利工程经济、水利工程概预算、灌排工程学、水工建筑物、水泵与水泵站、水利工程施工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水资源系统分析、水土保持学、水利工程电气设备、地下水开发利用、建设监理与法规等。
毕业去向
该专业学生可在水利部、流域水利委员会、水利厅和水务局及各类水利勘察设计院(所、公司)、水利(土木)施工单位、咨询公司、监理公司、招投标公司等及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单位,从事水利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该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基本知识与专业技能,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基础,具备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能在水利、水电及相关部门从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工作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适应未来职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型人才。
主要课程
水利工程制图、水利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水文学、水力学、土力学、电工学及电气设备、水利工程经济、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水资源规划与利用、水工建筑物、水电站、水利工程施工。
毕业去向
该专业学生可在水利部、流域委员会、水利厅、水务局及中国水电工程局、水利工程咨询公司、勘察设计公司、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招投标单位等水利企事业单位和相关的教学、科研单位,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科研和教学等工作。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基础,具备计算机、外语的应用技能,获得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掌握水文循环、水文分析与计算、水文预报、水环境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开展水文信息监测与采集、水文数据处理与分析、水文情势预报、水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力和技能,熟悉水文水资源领域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实践能力突出、综合素质优良、具有强烈社会现任感和创新精神,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型人才。
主要课程
工程制图、测量学、理论力学、水力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自然地理学、水文气象学、水文学原理、水文统计、地下水水文学、水环境化学、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水资源系统分析及应用、水资源规划及利用、水环境保护与修复、水文分析与计算、水文预报、水文统计、水文地质勘察等。
毕业去向
该专业学生可在水利、水文、能源、交通、城市建设、农林、环境保护等相关的事业、企业及政府部门,从事水利工程设计、水文监测与预报、水文地质勘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教师和国家公务员等岗位工作。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