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语专业(两年后分商务、翻译、教育方向)
我校英语专业于2006年开始招生,是外国语学院学生人数多的专业,同时也是全校规模大的系部之一,下设商务、翻译和教育三个方向。现有专职教师60余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常年聘请外教4-6人、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名师1人。目前在校生总人数1500余人。
本专业自建立以来,一直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各项英语竞赛,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外研社杯”英语阅读大赛、写作大赛、演讲大赛,“联盟杯”广东省本科高校英文写作大赛,“英语世界”杯翻译大赛、英语广告设计大赛,“译术人生”翻译大赛,“明日之师”教学设计大赛等。曾取得2017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专业组)一等奖2名、2016年 “外研社杯”英语演讲大赛广东省决赛三等奖1名、2016年岭南杯英语写作大赛三等奖2名等优异成绩。
“英韩双语”和“英日双语”是英语专业的国际化特色之一,近三年来,英语系共有20多名同学分赴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加拿大亚岗昆学院、韩国圆光大学、釜山大学、蔚山大学、湖南大学、湖西大学和日本冈山大学和北海道文教大学留学或做交换生。
自2011年起,我校陆续与美国、日本、韩国和马来西亚等国的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各种带薪实习项目。英语专业每年出国带薪实习人数均超过20人。纯正的母语环境,不仅能迅速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体验真实的异国文化,结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加快了我校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到目前为止,我校英语系毕业生已遍布珠三角以及北京、上海、杭州等全国大中城市,主要从事跨境电商、文秘、翻译以及中小学和培训机构的英语教育工作。受益于我校的“3+1”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大多数毕业生都能迅速适应和熟悉岗位工作,不少已经成为企事业单位的骨干。
培养目标
英语专业是集人文性与工具性为一体的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视野以及良好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意识;掌握英语语言文化基础知识,拥有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掌握本专业方向(商务、翻译、教育)的相关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即: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或翻译基础知识或中小学英语教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涉外电子商务能力或中级应用翻译能力或中小学英语教学能力,能满足新时代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职业素养的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人才。符合学士学位条件的毕业生,将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
为适应新时期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满足珠三角地区各企事业单位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我校英语专业与其它高校学术型英语不同,采用“英语 能力+专业能力”、“校内教育+企业实践”、“双专业或双学位”、“境内实习或境外实习”的特色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应用型、复合型、跨学科人才。
职业前景
毕业生主要在外事、经贸、商务、文化、旅游、教育等领域从事相关的业务工作。
商务方向:外贸公司、外资企业、各类涉外金融和银行机构、商务管理公司、各类中外电商企业等,主要从事跨境电商、商务管理、外贸洽谈、经贸文秘、驻外商务代理、涉外公关、涉外导游等工作。
翻译方向:各类外向型中外企事业单位、留学和中介机构、政府部门、翻译公司,主要从事专业口译和笔译工作。
教育方向:中小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社会培训机构,主要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和培训工作。
专业内容
(一)主干课程
英语专业导论、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语国家概况、跨文化交际、语言学基础
(二)核心课程
电子商务概论、国际商务英语理论与实践、商务英语函电、翻译基础、文体与翻译、教育学、英语教学法、英美文学史及选读
▲课外活动与竞赛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人才
2. 朝鲜语系
朝鲜语系于2006年筹备建立,2007年正式招生。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侧重于“朝鲜语+商务”和“朝鲜语+翻译”。十多年来,共培养朝鲜语专业学生数百人。目前,在校生有149人,专任教师6人。 其中博士3人、硕士2人、韩籍教师1人。中国籍教师都具备讲师以上职称和丰富的韩国留学经历。
中韩国际合作项目是我校当前合作院校多、运营成熟的国际项目之一。主要和釜山外国语大学、韩国圆光大学、韩国湖南大学、韩国蔚山大学、韩国湖西大学建立了“2+2中韩双学位”“3+1交换生”“4+2本硕连读”“寒暑假韩国文化体验”等国际合作项目。选择报读双学位的学生在大四将到韩国合作院校进行交流学习,也可以根据个人职业发展,提前选择到韩国攻读大三、大四学年的课程,达到两校毕业要求后,将可以获得两校颁发的学位证书。目前,我系已经有10多名学生获得我校学位证书同时也获得了韩国釜山外国语大学的本科文凭。其他学生也可大三或者大四期间,到韩国合作高校进行商务类、教育类的课程学习。除了能掌握一门外语,还具备商务类或教育类的专业知识,成为一名“外语+专业”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在韩国修读经济、媒体、教育课程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我院每年平均有5名学生进入韩国延世大学、首尔外国语大学等名校攻读研究生。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视野及良好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意识;掌握朝鲜语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朝鲜语的听、说、读、写、译技能;基本掌握国际商务贸易、韩国语应用翻译等相关岗位的基本技能;具有熟练的韩文系统计算机软件处理和办公自动化操作及运用韩语进行对外贸易、翻译活动等能力;具有较强的涉外电子商务操作能力的能满足新时代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职业素养的应用型本科朝鲜语专业人才。符合学士学位条件的毕业生,将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
本专业采用“朝鲜语能力+商务专业能力”、“校内教育+企业实践”、“双专业或双学位”、“境内实习或境外实习”的应用型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应用型、复合型、跨学科人才。
能力培养
朝鲜语专业着重培养学生基本能力(朝鲜语听说读写能力)、专业能力(商务能力、翻译能力)和素质(人品价值、领导能力、团队精神、交际能力、国际视野)。
职业前景
目前,韩国是我国的第三大贸易国,在珠三角地区有众多韩国企业、中韩合资企业,韩国常驻人口约三万人。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精通中韩两国语言、拥有一门专业知识的人才,备受国际贸易市场的青睐。根据我系人才培养方案,我系学生均可以在国内完成朝鲜语的专业学习后,到韩国进行1年商务类课程的学习或者攻读研究生,从而可以在毕业后从事“韩语+专业”的工作。毕业后主要在外事、金融、文化、旅游等领域从事涉外文秘、涉外客服、涉外销售、应用朝鲜语翻译等岗位从事翻译和商谈工作。
专业内容
(一)主干课程
初级朝鲜语、中级朝鲜语、高级朝鲜语、朝鲜语听力(1-6)、朝鲜语会话(1-6)
(二)核心课程
朝鲜语写作、中朝互译、商务韩国语、韩国社会文化、朝鲜语商务函电
2015级朝鲜语班梁健聪同学获得省级演讲比赛优秀奖
我系学生受邀和韩国驻广州领事馆馆长文化交流
3. 日语专业介绍
日语专业成立于2007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侧重于“日语+商务”和“日语+翻译”。目前,在校生227人,专任教师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海外留学博士1人、日籍教师2人、讲师3人、助教3人,均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日语系与日本北海道文教大学(2.5+2双学位)、日本冈山商科大学(2+2.5双学位)、新泻县县里大学等多所院校建立了兄弟院校合作交流关系。学生可选择“3+1”交换留学或“2+2”双学位留学或攻读海外硕士的机会。同时,与日本至诚教育交流协会等多家知名日资企业、涉日国际贸易企业建立了“校企协同育人”项目。为此,学生都有获得在日本进行为期六个月或十个月或一年海外带薪实习机会。截止到2018年3月,赴日本交换留学40人;赴日本实习人数110人,即将赴日带薪实习学生35人,9位学生考上早稻田大学等日本知名大学研究生。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视野以及良好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意识,掌握日语语言、文化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日语听、说、读、写、译技能,基本掌握国际贸易、日语翻译基础知识以及相关岗位的基本技能,具备运用日语进行基本的对外贸易、中等应用翻译综合能力,具备较强的涉外电子商务能力,能满足新时代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职业素养的应用型本科日语专业人才。符合学士学位条件的毕业生,将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
本专业坚持“外语+专业+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走校企协同育人“3+1”的人才培养路径。学生通过大学四年级校企共同培养,运用校内已学知识,在日本企业或国内涉日电商企业实践,加速专业认知过程,拓展专业认知面,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日语综合应用能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职业前景
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外语+技能”人才倍受青睐。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外事、金融、文化、旅游、学校等领域从事涉外文秘、涉外客服、涉外销售、教师、应用日语翻译等岗位工作。近三年就业率平均99.7%。
专业内容
(一)主干课程
日语专业导论、语音学基础、语法学基础、语言学基础、基础日语、中级日语、日语听力、日语会话、高级日语、日语泛读、日语写作
(二)核心课程
翻译理论与实践、计算机辅助翻译、商务日语函电、电子商务、日本文学史选读
4. 德语专业
德语专业于2014年获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同年开始招生,且招生情况逐年提升。目前德语系在校学生总数297人。德语系现拥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助教10人,在读博士1人,常年聘请外籍教师1人,兼职职业导师3人,所有专任教师均有德国留学或进修的经历,是一支专业且富有朝气的教学队伍。
德语专业坚持推行“外语+实践”,德语系每学期会有课外活动平台、创新平台、校企合作、国际合作,促使德语系学生进行创新和实践。受益于我校的“3+1”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本专业邀请企业走进课堂,实现教学与岗位知识技能相对接。大多数学生都能提前熟悉岗位工作,并通过校企合作基地快速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德语活动及竞赛,以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德语专业学生曾主持了国家级、省级创新项目“德语(手机)电子杂志WunderBAR的设计与推广”、“德语(手机)电子杂志WunderBAR的优化与推广”,省级创业项目“小语种翻译社”。曾在广东白云学院第六届“挑战杯”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学生定期撰文推送至“德语学习微信公众号WunderBAR2014”,实现学以致用。
十分注重国际合作办学,截止目前我系已派出5位学生前往德国慕尼黑语言应用大学交流学习为期一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意识;掌握德语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德语听、说、读、写、译技能;具有中德跨文化交际、运用德语语言从事国际贸易活动以及中等应用翻译能力的能满足新时代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职业素养的应用型本科德语专业人才。符合学士学位条件的毕业生,将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能力培养
德语专业着重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德语听说读写能力)、专业能力(商务能力、翻译能力)和素质(人品价值、领导能力、团队精神、交际能力、国际视野)。
专业特色
我院德语专业采用“德语能力+商务专业能力”、“校内教育+企业实践”、“双专业或双学位”、“境内实习或境外实习”的应用型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应用型、复合型、跨学科德语人才。
职业前景
德国是一个思想家的国度,因为德国拥有大批像歌德、席勒、康德、尼采、莫扎特、贝多芬一样的伟人。德语可以为您打开一扇通往欧洲文化和学术的大门,提高您的视野。 中德两国在涉及政治、安全、法律、经济、工业、金融、社会创新和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双边合作日益密切。近些年,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翻译公司、外贸公司、德资企业、中德合资企业、跨境电商迅猛发展,因此在中德商务谈判和商贸合同文本,在外贸企业、合资及德资企业中,德语已经成为很重要的工作交流工具。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商务领域中从事电子商务、文秘、翻译、国际贸易等岗位工作。
专业内容
(一)主干课程
德语专业导论、语音学基础、语法学基础、语言学基础、基础德语、中级德语、高级德语、德语口语、德语听力、德语写作、德语语法
(二)核心课程
德语口译、德语笔译、商务德语函电、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实务、德语文体翻译、德语文学作品选读
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