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广东 其它

湖州学院理工学院招生专业介绍

  2022年03月11日20:43  湖州学院 内容被挡住,点击这里看完整内容


一、理工学院招生专业介绍

(一)材料化学 四年制本科

专业特色:我校材料化学专业初创于2007年,先后入选校重点学科和校优势特色学科;2015年入选省新兴特色专业;2016年入选省一流学科(工程材料学方向);2020年入选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

培养模式(1)科研反哺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将科研成果反哺专业教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他们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培养模式(2)以“新工科专业建设”为目标,结合OBE教育理念,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聚焦湖州新材料与新能源产业,与天能、远大、升华、新凤鸣等上市公司紧密合作协同育人,参与课程制定,符合社会需求,与升华集团—华源颜料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被“中国教育报”等媒体报道。

培养模式(3)学科竞赛多年级滚动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各类学科竞赛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与技能,形成了高低年级组合的形式进行传帮带,提高了培养的质量和效率。近3年来荣获指导学生 3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4项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2项全国大学生微结构竞赛二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二等奖,1项浙江省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二等奖;省级竞赛获奖13项;核心期刊教改论文1篇;SCI/EI论文5篇;2件发明专利;20件实用新型专利。

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求真知干真事做真人”的人格素养为根基,注重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后续职业潜能培养、个性化发展、实践实验动手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全程化培养。培养掌握扎实的材料化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初步形成无机材料和高分子产品检测,设计和开发,产品的市场开拓和生产组织管理等专业技能。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应用新知识解决材料、化学和工程等领域的实际复杂技术问题能力、后续深造能力,岗位胜任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材料化学、材料科学基础、高分子材料学、化工原理及实验、化工制图与AutoCAD、近代测试分析技术、材料综合与设计性实验、合成技术与方法、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

就业去向:毕业后适合在材料、化学、化工等领域从事相应材料产品设计、开发、生产、检测、管理、销售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到相关的机构和高校继续学习深造。

典型优秀毕业生介绍:叶剑强,2013届毕业生,现就职于温州大学,2020年获国家青年基金。

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四年制本科

专业特色:本专业为浙江省“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并于2019年成为浙江省“一流专业”。本专业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特别是结合浙江省现代物流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一?三?五”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为框架,修订了以电力系统自动化、物流装备控制技术(特色)为专业方向模块,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新体系。

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培育、个性化发展、实践动手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全程化培养,通过装备先进控制与电力系统自动化两个专业方向的课程,使学生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并能跟随技术发展,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使自身具有较强的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市场开拓、组织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岗位胜任力,以及更高层次的后续深造能力。

主干课程:电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气控制与PLC技术。

就业去向:毕业后可进入机电装备或电气装备制造企业、电力供配电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调度、维护及管理工作。

典型优秀毕业生介绍:胡炳2017届毕业生 现任浙江省模型无线电运动协会航空模型教练,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三、电子信息工程 四年制本科

专业特色本专业为浙江省“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校“一流建设”专业,并于2020年成为浙江省“一流专业”。该专业建设时推行“四化四导”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以思想先导、成才向导、实践指导、就业引导为方式,以学生素质综合化,培养内容模块化,工程实践全程化,成才途径多样化为目的。从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强化专业实践。

通过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学科竞赛平台、大学生科研平台,实现学生课内外实践的结合;通过师生科技创新创业团队、“3+X”专业实践活动、产业英才进学校等多种途径实现学生校内外实训的结合。

电子信息专业在培养人才时,特别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学科竞赛、课程实践方面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培养目标专业培养按照学院“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要求,以“一·三·五”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为框架,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升级需求,立足湖州、服务浙江、面向长三角,培养具备现代电子技术理论、掌握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相应工程技术应用以及跟踪本专业领域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在信息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等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电路分析,数字逻辑电路,模拟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数字信号处理。

本专业还根据企业需求和考研去向,设置了“电子设计自动化“和”自动控制“两个方向。课程体系学分和模块课程设置如下

模块课程

方向

课程设置

总课时

理论课时

实验课时

电子设计自动化

EDA技术及应用

48

36

12

电子测量技术

48

40

8

虚拟仪器技术

64

32

32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64

50

14

自动控制

电机与拖动基础

48

38

10

电气控制及PLC技术

48

38

10

电力电子技术

64

52

12

计算机控制技术

64

54

10

就业去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近年来热门的十大专业之一,近几年毕业的学生,就业面非常广,有去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企业;有去铁路、民航等企业,也有到“字节跳动”、“浙江大华”、“海康威视”等名企;也可以到考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 ,继续深造。

典型优秀毕业生介绍彭松涛,2020届毕业生,在校期间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并获得优秀学生,院长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省优秀毕业生,“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TI杯2018年浙江省第七届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本科组“省二等奖” ;TI杯201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本科组“国家一等奖”。现在攻读硕士学位,就读于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控制工程专业。

四、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四年制本科

专业特色: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初创于2009年,2014年入选省“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2017年入选省“十三五”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本专业面向长三角区域半导体光电和信息行业的人才需求,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天能集团、贝盛光伏、晶日照明等多家企业建设校级产学研基地,引入导师制流动机制,注重个性化培养,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的全程化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意识和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掌握光电材料与器件、光电显示和半导体照明、光电传感与检测技术等方面专业知识,能够胜任半导体光电或信息技术行业的技术开发、工艺设计、产品检测、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基础物理学、工程光学、电子技术基础、电路分析、半导体物理、信号与系统、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光电子技术、光电检测技术、光电成像与图像处理、光谱技术与应用、太阳能光伏技术、半导体显示与照明、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

就业去向:毕业后适合在光电信息及相关行业从事科学研究、研发设计、教育培训及运营管理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

典型优秀毕业生介绍:黄升升,2020届省优秀毕业生,考取宁波大学材料专业研究生;张启文,2021届毕业生,考取上海理工大学光学工程专业研究生。

五、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四年制本科

专业特色:拥有省一流学科“机械工程”,结合区域重点产业,构建“高端制造”为专业建设特色方向,“机电工程师人才培养基地”成为校首个校地合作办学基地,形成“工科平台+专业模块+行业选修”知行合一的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以机械设计和机电一体化两个模块为基础,结合先进装备制造领域的发展,注重实际需求培养学生能力,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和项目,培养具有系统的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等基础知识,较强的数字化设计能力和实践技能,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具有岗位胜任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液压与气压传动等

就业去向:毕业后能够从事机械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和技术管理、质量检验、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工作,也可攻读机械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典型优秀毕业生介绍:

谈佳淇,2020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生,考入温州大学硕士研究生。

裘鹏程,2020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生,现就职于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年制本科

专业特色:

(1)“一三五”岗位胜任力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一个“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案”,经过“工程基本技能、工程项目技能、工程岗位技能”三个培养阶段,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综合实训、能力考核、科技活动”五大体系出发,打造素质综合化、内容模块化、工程实践全程化、成才途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扎实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与就业竞争力。

(2)工程实践全程化的实践能力培养:依托“湖州师范学院—湖州多媒体产业园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开展四年一贯制的实践教育活动,深化校地共育人才培养。

培养目标:以“求真知、干真事、做真人” 精神为引领,围绕区域信息经济发展和产业智能化升级需求,夯实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训练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跟随技术发展,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新知识解决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且熟悉所从事技术领域的相关标准、法律及其应用,从而成为具有岗位胜任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算法设计与分析。。

就业去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软件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信息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可从事行业较广,主要有新能源、计算机软件、互联网/电子商务、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等行业。

典型优秀毕业生介绍:麻思诚,2021届毕业生,被江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原标题:湖州学院理工学院招生专业介绍


招生专业
手机版:湖州学院理工学院招生专业介绍
-新文章
相关学校
技校专业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