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专业简介
一、专业介绍:
护理专业系我校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分析而设立的特色专业,专科学制三年,根据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培养具备人文社科、医学、预防保健知识、护理管理、护理教学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护理专业被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列入国家紧缺人才专业,予以重点扶持。《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显示,注册护士只占42.3%,总数380.4万人,全国医护比1:1.34,与卫生部规定的临床医护比1:2仍有较大差距,人才缺口巨大。同时,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疾病谱的变化及生育政策的,市场对护理人力资源的需求仍将不断扩大。
部分师资:
李爱玉副教授 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江西省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副主任委员,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护理教育分会理事会理事,主要讲授基础护理学。
朱海萍主任护师/副教授毕业于中南大学护理学专业,南昌大学护理学院硕士生导师,曾担任江西省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临床教学经验丰富,主要讲授内科护理学。
张劲松主任医师/副教授本科毕业于江西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硕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主要讲授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李青松 教授毕业于赣南师范学院化学专业,主要讲授生物化学。
曾靖 教授毕业于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专业,主要讲授药理学。
邹德凤江西省红十字志愿护理服务中心副秘书长、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医疗服务部主任,第44届南丁格尔奖章6名中国获奖人之一,主要讲授社区护理学与人文护理学。
王霞教授/主任护师协和医科大学护理学硕士,南昌大学护理学院硕士生导师,曾担任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主要讲授康复护理学。
杨玉金主任护师毕业于江西医学院,南昌大学护理学院硕士生导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大外科总护士长,获得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主要讲授基础护理学。
二、实训条件
校内实训中心:总投入500余万元,按照省级三甲教学医院的设置标准建立了教学场所2300平方米,设有机能实验室、形态实验室、病原微生物与解剖实验室、模拟病房、内科护理与健康评估室、外科护理实训室、妇科护理实训室、儿科护理实训室、急救实训室、老年护理与康复实训室、治疗室、模拟ICU、模拟手术室、模拟产房等,全真实景模拟医院环境,将病房搬进学堂。
校外实训基地:包括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国百强医院)、第二附属医院,江西省人民医院等大型教学医院8所,为学生顺利地开展校外实习、实训提供充足条件。
三、人才培养
培养特色:秉承“理论实训教学一体化”的理念,采取“理论教学+技能操作”、“校内模拟病房教学+校外医院见习”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夯实学生理论基础,强化技术应用能力;一比一模拟临床教学,将病房搬进学堂;积极践行人文护理教学;结合市场需求,紧跟专业发展方向,开设老年护理,康复护理,母婴护理等专科特色教学。
专业主干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老年护理学等。
四、就业方向
学生就业主要分布在各级各类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急救中心、康复中心、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工作。同时,世界性的护理人力资源的短缺,给我国护理人员创造了更多迈出国门、迈向国际市场就业的机会。业内专家介绍说,护理职业一直是国际上地位较高、薪水丰厚的职业之一。如护士在美国平均年薪达5万美元,而美国缺护士30万人。在澳大利亚,护士容易找工作或获得升迁,同时,只要拥有了澳大利亚注册护士的资格,等于拿到了通向英联邦国家工作的"绿卡"。英、法、德等西方发达国家对护士均有许多优惠的政策。因此,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流畅的国际交流语言能力的护士在国际上就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原标题:江西工程学院护理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