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5+3”一体化(本硕连读,学制8年,一本招生)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适应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掌握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临床思维、临床实践能力,以及一定的临床科学研究和临床教学能力,能够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的高级中医临床人才。
二、主要课程:
本科阶段: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学、伤寒杂病论、温病学、诊断学、器官系统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伤科学、内科学、外科学等。
研究生阶段:相关硕士学位课程;33个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主要包括:中医内、外、妇、儿、骨伤、五官科、针灸推拿(含康复)、急症等临床实践能力类的科目。
三、就业方向:
可继续攻读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及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或在中医药及相关领域,从事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等工作。
四、专业优势及特色:
专业优势:中医学专业是我校优势和重点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吉林省“十二五”特色专业。
该专业开办于1958年,经过60年的发展历程,积淀了厚重的历史底蕴,人才辈出,享誉医界。以国医大师任继学、刘柏龄、王烈为旗帜,以国家名中医黄永生、南征为领军,拥有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25人,长白山学者1人,长白山技能名师2人,省市名中医46人,博士生导师50名,硕士生导师231名。建有博士后流动站,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5个,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1个,吉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12个。学院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中西部重大疑难疾病防治中心,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单位,有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5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重点专科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科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1个,吉林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3个,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4个,省中医药管理局二级实验室3个。
专业特色: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健康需求为任务,秉承“厚基础、宽口径、精技能、重个性”的人才培养方针,实施优才教育。本专业设置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课堂教学与网络通识课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相融合的课程体系;打造任课教师、学生辅导员、本科生导师、研究生导师、临床带教教师为一体的教学团队;实施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突出中医经典传承、突出中医临床思维培养、突出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实践教学体系。
五、培养模式:
该专业实施分阶段管理,学制8年,由5年本科教育和3年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构成。完成5年本科学习并考核合格后,进入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的3年中医硕士专业学位阶段学习。本科阶段按照本科5年制管理办法执行,硕士阶段按照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定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定执行。
六、学历学位及资格证书:
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生完成全部的课程学习和实践环节的训练,考核合格,通过论文答辩,准予毕业,发给医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医学硕士毕业证书;符合医学学士学位、中医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条件者,颁发医学学士学位证书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证书。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参加医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者,可取得执业医师资格;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者,发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
中医学专业(学制5年,一本招生)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适应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具有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较为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较强的中医思维与临床实践能力,较强的传承能力与创新精神,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富有创新意识的中医学应用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选读、伤寒论选读、金匮要略选读、温病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伤科学、针灸学、推拿学、内科学、外科学等。
三、就业方向:
在中医药领域,从事中医临床医疗、预防、康复、保健、卫生行政事业管理等。
四、专业优势及特色:
专业优势:中医学专业是我校优势和重点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吉林省“十二五”特色专业。
该专业开办于1958年,经过60年的发展历程,积淀了厚重的历史底蕴,人才辈出,享誉医界。以国医大师任继学、刘柏龄、王烈为旗帜,以国家名中医黄永生、南征为领军,拥有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25人,长白山学者1人,长白山技能名师2人,省市名中医46人,博士生导师50名,硕士生导师231名。建有博士后流动站,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5个,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1个,吉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12个。学院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中西部重大疑难疾病防治中心,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单位,有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5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重点专科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科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1个,吉林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3个,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4个,省中医药管理局二级实验室3个。
专业特色: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健康需求为任务,以学生为中心,遵循“启古纳今,厚德精术”校训,秉承“厚基础、宽口径、精技能、重个性”的人才培养方针,实施优才教育。学生通过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培养,系统学习和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知识和中医临床医疗技能,强化中医思维方式和方法论的训练,准确的把握中医学的本质和规律,专业基础理论功底扎实,具备中医临床各科疾病诊疗的基本能力,毕业后成为能够从事中医各科疾病的临床医疗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原标题: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