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任务教学化:把合作企业的工程任务,安排到教学任务中,既能实现教学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2.教学方法情景化: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设定不同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设定的情境中,引导学生体验学习和工作。
人才培养一体化特化
(1)理实一体化: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实比例为1:1,学完理论课后通过实验/实训来认知理论。
(2)教学做一体化:将教学场所直接设在实训室,师生双方边教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
(3)工学一体化: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后,老师通过软件在线指导,让教学和实际相融合。
(4)产学研一体化:建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学相结合,具有鲜明的专业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培养。
(1)教、学、做一体化:课程设置与培养内容面向行业、企业要求,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针对每一学期的专业课程,安排对应实训课程进行实践能力强化。
(2)工程任务课程化:在第二学年进行专业能力培训,主要内容将采取“企业情境、项目主导”的模式进行培养锻炼。
(1)专业优势。国家重视:国务院《十三五规划》《中国制造2025》发文,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强大后盾:学校与政府合作办学,设置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并与企业深度合作,近年来向全国各地企业输送大量人才。优秀师资:拥有智能控制技术各个方向带头人,多名高级工程师,讲师。
前景广阔:随着各项智能科技的问世,人工智能将覆盖社会全领域各行业,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2)专业特色。双师教学:讲师+技师;双规促学:工学交替一体化;双证助学:学历证书+职业技能证书。
1.双纲导学:理论教学大纲与实践教学大纲并行,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在理论教学中以“必需、够用”为度,强调理论知识的应用性。
2.双师教学:专业课的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还要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用“双师”型教师进行教学,能灵活地适应专业变化的要求,紧跟生产第一线。
3.双轨促学:学校与企业,理论与实践,双轨道同步进行,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进企业,抓实践”的职业能力培养,促使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本领,融入社会。
(1)成立校内电气维修团队。选拔专业优秀同学,由专业教师带队,重点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团队承担电气实训室各项维护维修任务,锻炼学生职业能力及素养。
(2)分类教学:“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教学设计围绕学生特点展开,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掌握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同时根据学生的差异与特征,有的放矢地施行教育,满足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
(1)课程设置模块化、平台化: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我系将教学内容分模块的进行教授,由此,我系专业教师与校企合作专家共同编制模具专业专业核心课的教材。本专业将“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第二课堂素质教育体系”三个平台组成课程体系,形成学校、学科和专业三级理论课程体系。
(2)教学内容整合化、先进化:本专业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课程的优化整合,将课程与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通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正确的整合。在教授的过程中老师及时将新知识、新理念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
本专业秉承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课程比例可达56%以上。本专业专任教师队伍的职称、学历、年龄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占比40%,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比60%。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超高于15:1,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不低于80%。本专业同时从港口物流企业聘任具备工匠精神、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的兼职教师,来承担专业课程、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数控加工实训中心:主要承担《数控车编程》、《数控加工工艺》、《特种加工技术》等优质课程进行展开教学。其配套有各种行业先进的实习设备,可同时容纳100多名学生参加数控机床加工实训,模拟真实的生产车间,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技能素质。
三维建模实训中心:主要承担《机械CAD/CAM》、《UG三维造型》、《机械制图及AUTOCAD》等二维、三维实体造型课程的实训教学。完美衔接了理论与实践的教育教学模式,为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培养自主设计、实体建模、产品研发等职业能力,实时接轨先进工业领域。
感知实训;多元化教学;延申专业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就业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教师走进企业,企业职工回归课堂,依据企业需求,校与企共同开发适合职业教育发展的课程。
双师型教学:数控技术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是学院优秀教学团队,开发了《数控加工编程》、《机械CAD/CAM》院级精品课程。本专业非常重视技能的培养,所有教师均具有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其中三位教师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
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师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在学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这种方式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忱,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本专业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训课程比例达到67%以上,致力于达到“订单培养就业好、校企联动技能强、人才培养成效优”的专业建设成效。
以“贴近企业、贴近岗位、贴近人才需求”为宗旨,坚持“双纲导学”、“双师教学”、 “双轨促学”、“双证助学”。
实验-实训-实习一体化,毕业即上岗。通过实验教学掌握新能源汽车各结构原理;通过实训教学掌握专业核心技能;通过实习强化专业技能。
课程体系多元化—岗位迁徙:本专业建立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可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
大一宽基础;大二分方向;大三强技能。全方位培养学生在营销和售后服务技能方面的综合能力,社会需求旺盛,毕业生供不应求,大部分毕业生工作后迅速成为企业骨干,并走向管理岗位。
本专业坚持“学做合一,理实一体”的专业特色,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课堂全部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的有效衔接。
校企共建课程体系、共同开发课程:为了推进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对接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本专业依托现有的校企合作基础,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价值取向,关注个体、企业、行业三个层面的需求,围绕职业分析进行课程体系设计,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基础共同开发课程。
学院非常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学院与企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无缝对接,形成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就业无忧”的鲜明办学特色。
(四)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采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合作企业成立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企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开发教材,实现大一宽基础,大二分方向,大三去顶岗,使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校内主要以基础理论和实训为主,为后续校外实习打基础,校外实训基地结合企业实际,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
(二)主要职业岗位电气设备安装工、电气设备维修员、电气技术员答案来源于:2022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三)专业建设本专业师资队伍强大,研究生学历以上教师占比达到75%,具备本专业相关中级技能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占总人数70%以上,具备双师资格教师人数占比超过80%。学院为本专业设置激光加工工程类实训室和智能控制工程类实训室,包括逆向工程实训室、激光原理实训室、光学设计与Zemax仿真技术实训室、智能控制实训室、自动控制实训室和机械加工实训中心,以上实训室均能
(二)主要职业岗位自动化设备系统运行操作员、工业网络安装调试技术员、工业机器人技术支持员答案来源于:2022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智能控制技术专业
(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装备制造业培养职业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熟悉相关生产过程与生产组织,能够熟练编制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加工程序,掌握CAD/CAM技术应用、数控设备操作、选型、安装、调试、维护、初步维修等能力;能够胜任数控设备的操作、编程,产品质量的检验,数控设备的管理、维护、营销及售后
(四)人才培养模式专业采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专业教师、企业师傅组成的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学团队,构建专家指导委员会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及核心课程,大一宽基础、大二分方向、大三去顶岗,人才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实训场景真实、实训设施齐备、岗位丰富、制度完善的优势,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实习环境,教育与生产相
(四)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采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企业的生产及工作任务与教学、实训相结合,培养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答案来源于:2022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
(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及其它机电设备制造业培养职业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掌握产品设计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够合理选择产品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产品加工操作方法,掌握必备的基本绘图、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产品结构设计、外观设计以及产品加工等能力;能够胜任工业产品设计与服
(二)主要职业岗位高级私人管家、高级育婴师、保育员答案来源于:2022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
(二)主要职业岗位自动控制工程技术员、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员、数控技术员答案来源于:2022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
(三)专业建设师资队伍中专职教师老中青相结合,全部具有房地产相关行业的从业经验。其中,拥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总人数的40%,双师型教师占总人数的65%,研究生学历及以上教师占总人数的50%。基础建设方面,拥有2个房地产实训室,配备40台电脑,2套企业模拟沙盘,占地面积共约400平方米。主要功能包括帮助学生掌握房屋构造与识图(建筑CAD)相关软件系统、房地产
(六)校企合作本专业就业区域围绕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带。与大连日佳电子有限公司、大连连城数控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方面合作完成,共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课程内容的更新工作。其中世界500强企业英特尔半导体(大连)有限公司主要提供本专业现场技术支持、工业产品PCB的开发、调试与维护等实习岗位。答案来源于:20
(三)专业建设本专业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较高的师资队伍,均具备双师素质。双师资格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0%,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0%,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0%,形成了合理的梯队结构。本专业基于职业教育必须面向社会发展的第一线,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服务,面向产业、贴近市场,建设汽车工程技术实训中心。实训中心总面积1800㎡,
(五)专业特色本专业技能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多来源于企业,根据企业生产、加工所需掌握技术能力,设置实训课程内容。让学生未出校门已对企业生产、管理、文化、有了一定了解,掌握相关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答案来源于:2022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
四、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采用“工学交替、旺工淡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企业对相应岗位的需求与教学任务相结合,对教学进程进行合理安排,实现校企共同育人。答案来源于:2022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
(六)校企合作本专业目前与德佑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贝壳找房(大连)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有深入合作,共同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标准、教材选用计划等内容,联合建设了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同支撑学生就业所需的实践技能培养。答案来源于:2022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
六、校企合作为了适应社会与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本专业与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沈阳安弗诺三浦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大连燕德宝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按照汽车电子行业的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通过企业专业人士亲临学院,进行专业指导,对正在实行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实现校企合作,共同进步。本专业近三年就业率高达95%。答案来源于:2
(四)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采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校和企业为两个实施主体,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邀请企业专家共同编写教材。大一侧重基础知识讲解,通过验证性、应用性实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大二根据不同岗位能力,分别设置专业课程,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大三组织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在企业中
(六)校企合作本专业以大连为中心,与环渤海经济区内的各类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开展合作。主要合作单位有:恒力石化(大连)有限公司、英特尔半导体(大连)有限公司、维信诺(昆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以学校和企业为两个主体,在学生实习、教材开发、教师实践锻炼、专业共建共享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答案来源于:2022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
(四)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采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同企业按照电机行业的发展和对人才的要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订单培养。双方根据装备制造行业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相关研发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校企实现共建课程体系、共用师资。企业技术骨干可走进校园,参与实践教学。在教学中融入企业文化,加深学生对企业的认识,采取校内学习与企
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是经辽宁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院校。学院面向装备制造行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我国装备制造业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有力支持。学校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创新,将学院建设成为基础扎实,师资...
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评价
来源:2021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专业
专业特色:
1.工程任务教学化:把合作企业的工程任务,安排到教学任务中,既能实现教学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2.教学方法情景化: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设定不同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设定的情境中,引导学生体验学习和工作。
来源:2021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与电器技术专业
专业特色:
人才培养一体化特化
(1)理实一体化: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实比例为1:1,学完理论课后通过实验/实训来认知理论。
(2)教学做一体化:将教学场所直接设在实训室,师生双方边教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
(3)工学一体化: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后,老师通过软件在线指导,让教学和实际相融合。
(4)产学研一体化:建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学相结合,具有鲜明的专业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培养。
校内办学条件:校内现有电气实训中心一处,目前有5个专业基础实训室,7个专业技能实训室,建筑面积达200平方米,实训、实验设备充足,可同时容纳200名学生进行实训、实验操作,能满足各种电气类实训、实验教学工作的需要。
来源:2021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专业特色:
(1)教、学、做一体化:课程设置与培养内容面向行业、企业要求,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针对每一学期的专业课程,安排对应实训课程进行实践能力强化。
(2)工程任务课程化:在第二学年进行专业能力培训,主要内容将采取“企业情境、项目主导”的模式进行培养锻炼。
校内办学条件:校内建有电气实训中心一处,目前有5个专业基础实验室,7个专业技能实训室,建筑面积达2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人实训教学,能满足各种电子信息类实训、实验教学工作的需要。
来源:2021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智能控制技术专业
专业特色:
(1)专业优势。国家重视:国务院《十三五规划》《中国制造2025》发文,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强大后盾:学校与政府合作办学,设置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并与企业深度合作,近年来向全国各地企业输送大量人才。优秀师资:拥有智能控制技术各个方向带头人,多名高级工程师,讲师。
前景广阔:随着各项智能科技的问世,人工智能将覆盖社会全领域各行业,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2)专业特色。双师教学:讲师+技师;双规促学:工学交替一体化;双证助学:学历证书+职业技能证书。
校内办学条件:校内现有电气实训中心一处,目前有5个专业基础实训室,7个专业技能实训室,建筑面积达200平方米,实训、实验设备充足,可同时容纳200名学生进行实训、实验操作,能满足各种电气类实训、实验教学工作的需要。
专业优势。国家重视:国务院《十三五规划》《中国制造2025》发文,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强大后盾:学校与政府合作办学,设置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并与企业深度合作,近年来向全国各地企业输送大量人才。优秀师资:拥有智能控制技术各个方向带头人,多名高级工程师,讲师。
前景广阔:随着各项智能科技的问世,人工智能将覆盖社会全领域各行业,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专业特色。双师教学:讲师+技师;双规促学:工学交替一体化;双证助学:学历证书+职业技能证书。
来源:2021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专业特色:
1.双纲导学:理论教学大纲与实践教学大纲并行,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在理论教学中以“必需、够用”为度,强调理论知识的应用性。
2.双师教学:专业课的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还要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用“双师”型教师进行教学,能灵活地适应专业变化的要求,紧跟生产第一线。
3.双轨促学:学校与企业,理论与实践,双轨道同步进行,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进企业,抓实践”的职业能力培养,促使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本领,融入社会。
来源:2021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专业特色:
(1)成立校内电气维修团队。选拔专业优秀同学,由专业教师带队,重点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团队承担电气实训室各项维护维修任务,锻炼学生职业能力及素养。
(2)分类教学:“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教学设计围绕学生特点展开,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掌握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同时根据学生的差异与特征,有的放矢地施行教育,满足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
校内办学条件:校内现有电气实训中心一处,建筑面积达2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名学生进行实训、实验操作。实训室建设遵循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力求具有真实的职业氛围,能满足各种电气类实训、实验教学工作的需要。
来源:2021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专业特色:
(1)课程设置模块化、平台化: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我系将教学内容分模块的进行教授,由此,我系专业教师与校企合作专家共同编制模具专业专业核心课的教材。本专业将“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第二课堂素质教育体系”三个平台组成课程体系,形成学校、学科和专业三级理论课程体系。
(2)教学内容整合化、先进化:本专业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课程的优化整合,将课程与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通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正确的整合。在教授的过程中老师及时将新知识、新理念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
来源:2021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港口物流管理专业
专业特色:
本专业秉承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课程比例可达56%以上。本专业专任教师队伍的职称、学历、年龄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占比40%,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比60%。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超高于15:1,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不低于80%。本专业同时从港口物流企业聘任具备工匠精神、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的兼职教师,来承担专业课程、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来源:2021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
校内办学条件
数控加工实训中心:主要承担《数控车编程》、《数控加工工艺》、《特种加工技术》等优质课程进行展开教学。其配套有各种行业先进的实习设备,可同时容纳100多名学生参加数控机床加工实训,模拟真实的生产车间,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技能素质。
三维建模实训中心:主要承担《机械CAD/CAM》、《UG三维造型》、《机械制图及AUTOCAD》等二维、三维实体造型课程的实训教学。完美衔接了理论与实践的教育教学模式,为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培养自主设计、实体建模、产品研发等职业能力,实时接轨先进工业领域。
来源:2021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
专业特色:
感知实训;多元化教学;延申专业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就业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教师走进企业,企业职工回归课堂,依据企业需求,校与企共同开发适合职业教育发展的课程。
来源:2021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
专业特色:
双师型教学:数控技术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是学院优秀教学团队,开发了《数控加工编程》、《机械CAD/CAM》院级精品课程。本专业非常重视技能的培养,所有教师均具有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其中三位教师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
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师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在学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这种方式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忱,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来源:2021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
专业特色:
本专业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训课程比例达到67%以上,致力于达到“订单培养就业好、校企联动技能强、人才培养成效优”的专业建设成效。
来源:2021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装备技术专业
专业特色:
以“贴近企业、贴近岗位、贴近人才需求”为宗旨,坚持“双纲导学”、“双师教学”、 “双轨促学”、“双证助学”。
来源:2021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
专业特色:
实验-实训-实习一体化,毕业即上岗。通过实验教学掌握新能源汽车各结构原理;通过实训教学掌握专业核心技能;通过实习强化专业技能。
来源:2021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电子技术专业
专业特色:
课程体系多元化—岗位迁徙:本专业建立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可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
来源:2021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
专业特色:
大一宽基础;大二分方向;大三强技能。全方位培养学生在营销和售后服务技能方面的综合能力,社会需求旺盛,毕业生供不应求,大部分毕业生工作后迅速成为企业骨干,并走向管理岗位。
来源:2021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
专业特色:
本专业坚持“学做合一,理实一体”的专业特色,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课堂全部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的有效衔接。
来源:2021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
专业特色:
校企共建课程体系、共同开发课程:为了推进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对接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本专业依托现有的校企合作基础,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价值取向,关注个体、企业、行业三个层面的需求,围绕职业分析进行课程体系设计,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基础共同开发课程。
来源:2020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章程
主要办学条件:校园占地面积17.4万平方米(约合2;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9.1平方米;生均宿舍面积.5平方米;生师比24.1;专任教师11人,其中具有副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13%,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22.4%;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1.5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5382.9元;图书1.1万册,生均图书3.册。
来源:2019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信息
办学特色:
学院非常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学院与企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无缝对接,形成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就业无忧”的鲜明办学特色。
2022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四)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采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合作企业成立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企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开发教材,实现大一宽基础,大二分方向,大三去顶岗,使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校内主要以基础理论和实训为主,为后续校外实习打基础,校外实训基地结合企业实际,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
2022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主要职业岗位
(二)主要职业岗位电气设备安装工、电气设备维修员、电气技术员答案来源于:2022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2022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光电制造技术专业专业建设
(三)专业建设本专业师资队伍强大,研究生学历以上教师占比达到75%,具备本专业相关中级技能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占总人数70%以上,具备双师资格教师人数占比超过80%。学院为本专业设置激光加工工程类实训室和智能控制工程类实训室,包括逆向工程实训室、激光原理实训室、光学设计与Zemax仿真技术实训室、智能控制实训室、自动控制实训室和机械加工实训中心,以上实训室均能
2022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智能控制技术专业主要职业岗位
(二)主要职业岗位自动化设备系统运行操作员、工业网络安装调试技术员、工业机器人技术支持员答案来源于:2022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智能控制技术专业
2022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专业培养目标
(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装备制造业培养职业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熟悉相关生产过程与生产组织,能够熟练编制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加工程序,掌握CAD/CAM技术应用、数控设备操作、选型、安装、调试、维护、初步维修等能力;能够胜任数控设备的操作、编程,产品质量的检验,数控设备的管理、维护、营销及售后
2022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四)人才培养模式专业采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专业教师、企业师傅组成的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学团队,构建专家指导委员会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及核心课程,大一宽基础、大二分方向、大三去顶岗,人才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实训场景真实、实训设施齐备、岗位丰富、制度完善的优势,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实习环境,教育与生产相
2022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四)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采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企业的生产及工作任务与教学、实训相结合,培养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答案来源于:2022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
2022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专业培养目标
(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及其它机电设备制造业培养职业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掌握产品设计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够合理选择产品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产品加工操作方法,掌握必备的基本绘图、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产品结构设计、外观设计以及产品加工等能力;能够胜任工业产品设计与服
2022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主要职业岗位
(二)主要职业岗位高级私人管家、高级育婴师、保育员答案来源于:2022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
2022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主要职业岗位
(二)主要职业岗位自动控制工程技术员、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员、数控技术员答案来源于:2022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
2022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专业建设
(三)专业建设师资队伍中专职教师老中青相结合,全部具有房地产相关行业的从业经验。其中,拥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总人数的40%,双师型教师占总人数的65%,研究生学历及以上教师占总人数的50%。基础建设方面,拥有2个房地产实训室,配备40台电脑,2套企业模拟沙盘,占地面积共约400平方米。主要功能包括帮助学生掌握房屋构造与识图(建筑CAD)相关软件系统、房地产
2022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
(六)校企合作本专业就业区域围绕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带。与大连日佳电子有限公司、大连连城数控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方面合作完成,共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课程内容的更新工作。其中世界500强企业英特尔半导体(大连)有限公司主要提供本专业现场技术支持、工业产品PCB的开发、调试与维护等实习岗位。答案来源于:20
2022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专业建设
(三)专业建设本专业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较高的师资队伍,均具备双师素质。双师资格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0%,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0%,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0%,形成了合理的梯队结构。本专业基于职业教育必须面向社会发展的第一线,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服务,面向产业、贴近市场,建设汽车工程技术实训中心。实训中心总面积1800㎡,
2022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专业特色
(五)专业特色本专业技能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多来源于企业,根据企业生产、加工所需掌握技术能力,设置实训课程内容。让学生未出校门已对企业生产、管理、文化、有了一定了解,掌握相关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答案来源于:2022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
2022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四、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采用“工学交替、旺工淡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企业对相应岗位的需求与教学任务相结合,对教学进程进行合理安排,实现校企共同育人。答案来源于:2022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
2022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
(六)校企合作本专业目前与德佑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贝壳找房(大连)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有深入合作,共同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标准、教材选用计划等内容,联合建设了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同支撑学生就业所需的实践技能培养。答案来源于:2022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
2022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校企合作
六、校企合作为了适应社会与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本专业与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沈阳安弗诺三浦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大连燕德宝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按照汽车电子行业的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通过企业专业人士亲临学院,进行专业指导,对正在实行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实现校企合作,共同进步。本专业近三年就业率高达95%。答案来源于:2
2022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四)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采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校和企业为两个实施主体,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邀请企业专家共同编写教材。大一侧重基础知识讲解,通过验证性、应用性实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大二根据不同岗位能力,分别设置专业课程,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大三组织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在企业中
2022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校企合作
(六)校企合作本专业以大连为中心,与环渤海经济区内的各类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开展合作。主要合作单位有:恒力石化(大连)有限公司、英特尔半导体(大连)有限公司、维信诺(昆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以学校和企业为两个主体,在学生实习、教材开发、教师实践锻炼、专业共建共享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答案来源于:2022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
2022年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电机与电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四)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采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同企业按照电机行业的发展和对人才的要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订单培养。双方根据装备制造行业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相关研发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校企实现共建课程体系、共用师资。企业技术骨干可走进校园,参与实践教学。在教学中融入企业文化,加深学生对企业的认识,采取校内学习与企
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主页
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是经辽宁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院校。学院面向装备制造行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我国装备制造业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有力支持。学校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创新,将学院建设成为基础扎实,师资...
大学招生信息
技校中专招生
全国技校排名 2022年技校招生信息 10大女生专业 10大男生专业 各地技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