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学生应掌握环境监测和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以及进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础应用研究技能,并在个人素养得到提升的同时,具备较好的科学素养和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等能力。
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如下:
(一)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1) 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及相关环境软件的使用能力;
(2) 具有较强的化学检验、检测能力;
(3) 有较强的环境监测、环境工程设计、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区划的能力;
(4) 具备运用环境科学理论、环境信息手段进行环境监测与治理、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规划;
(5) 具有综合分析和编写综合报告的能力,为决策机构提供新、改、扩建工程环保设施的“三同时”提供依据;
(6) 掌握自然灾害监测与治理、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和减灾防灾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7) 具有一定的外文资料阅读能力,以学习国外环保先进经验。
(8) 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化、心理和身体素质,具备较强适应能力、协调能力
(二)职业岗位知识要求
1、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化学、数学、计算机等基础课的基本理论知识;
2、具有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
3、掌握污染监测与分析、污染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系统掌握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反应机理及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4、系统掌握污染物与生物的作用机制、生物监测方法、生物净化方法。
5、系统掌握对废水、废气、固体弃物污染治理的方法、原理。
6、系统掌握环境监测方法、原理并能熟练操作。
7、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环境管理和环境评价知识。
(三)资格证书要求
⑴大气环境监测工中级(含中级)以上证书
⑵废水分析工中级(含中级)以上证书
⑶固体废物监测工中级(含中级)以上证书
⑷环境评价资格证书
⑸计算机一级证书
⑹英语:应通过省(院)实用英语三级考试
⑴、⑵、⑶、⑷证书中至少取得一项资格证书。
(四)专业职业范围
毕业生可从事的工作岗位有:
1、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分析检验人员
2、环境影响评价公司环境评价人员
3、环保产业公司项目经理、技术人员
4、大中型工矿企业环保部门管理、技术人员
5、与环境工程专业相关的技术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