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广东 其它

已解决问题

2015年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务工作细则(报名阶段)县级招办和集体报名单位是报名工作的具体工作部门,在报名资格审查工作中,

2015年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务工作细则(报名阶段)县级招办和集体报名单位是报名工作的具体工作部门,在报名资格审查工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1-07-03 04:09:00 解决时间:2019-01-23 17:21

满意答案

(五)县级招办和集体报名单位是报名工作的具体工作部门,在报名资格审查工作中,其具体职责是:

1.集体报名单位负责对在本单位报名考生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其中,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应届毕业考生的报名资格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准,非应届毕业考生的报名资格由县级招办核准。

2.县级招办负责外地就读的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应届毕业考生、随迁子女考生、同等学力考生和其他非应届毕业考生的报名、指导和资格审查工作。

3.审查考生的姓名、性别、族别、户籍、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均以二代居民身份证为准。报名结束后,市州招办要按照省招考委、省公安厅《关于做好我省普通高考报名考生身份确认工作的通知》(川招考委〔2010〕76号)的要求将考生的姓名、性别、族别、户籍、身份证号码五项信息交由市州公安局核对,发现信息不符的,市州招办和公安局要共同逐一核实,并针对差错原因,采取相应办法逐一更正,确保考生信息的完整、准确。

4.经核准具备报名资格的考生名单由县级招办存查。

(一)报名点代码

县级招办根据考生人数和分布情况在有关中学、街道办事处或乡镇设置报名点,并确定其代码。报名点的代码以0打头编排。所有报名点由县级招办建立“报名点名称及其代码对照表”,交市州招办录入计算机,建立对照库后传省教育考试院。

各报名点的代码应在报名前通知到报名点。

县级招办根据考生人数和分布情况在有关中学、街道办事处或乡镇设置报名点,并确定其代码。报名点的代码以0打头编排。所有报名点由县级招办建立“报名点名称及其代码对照表”,交市州招办录入计算机,建立对照库后传省教育考试院。

各报名点的代码应在报名前通知到报名点。

县级招办根据考生人数和分布情况在有关中学、街道办事处或乡镇设置报名点,并确定其代码。报名点的代码以0打头编排。所有报名点由县级招办建立“报名点名称及其代码对照表”,交市州招办录入计算机,建立对照库后传省教育考试院。

各报名点的代码应在报名前通知到报名点。

县级招办根据考生人数和分布情况在有关中学、街道办事处或乡镇设置报名点,并确定其代码。报名点的代码以0打头编排。所有报名点由县级招办建立“报名点名称及其代码对照表”,交市州招办录入计算机,建立对照库后传省教育考试院。

各报名点的代码应在报名前通知到报名点。

县级招办根据考生人数和分布情况在有关中学、街道办事处或乡镇设置报名点,并确定其代码。报名点的代码以0打头编排。所有报名点由县级招办建立“报名点名称及其代码对照表”,交市州招办录入计算机,建立对照库后传省教育考试院。

各报名点的代码应在报名前通知到报名点。

县级招办根据考生人数和分布情况在有关中学、街道办事处或乡镇设置报名点,并确定其代码。报名点的代码以0打头编排。所有报名点由县级招办建立“报名点名称及其代码对照表”,交市州招办录入计算机,建立对照库后传省教育考试院。

各报名点的代码应在报名前通知到报名点。

县级招办根据考生人数和分布情况在有关中学、街道办事处或乡镇设置报名点,并确定其代码。报名点的代码以0打头编排。所有报名点由县级招办建立“报名点名称及其代码对照表”,交市州招办录入计算机,建立对照库后传省教育考试院。

各报名点的代码应在报名前通知到报名点。

(二)毕业学校代码

毕业学校代码按各市州招办2001年已编排的对照库执行。若个别市州有变化,仍按如下原则编排:毕业学校代码由九位数字组成,第一、二位为省代码,以“51”表示;第三、四位为市州代码;第五、六位为县(市、区)代码;第七位为学校类别代码,其中普通高中为“0”,中师为“1”,中专为“2”,职业高中为“3”,技工学校为“4”,其他中等学历教育学校为“5”,专科毕业为“6”,本科及以上为“7”;第八、九位为学校顺序号,为区别普通高中的层次,省以上示范高中第八、九位以“0”开头编码(如一个县有两所,则第八、九位代码为“01”、“02”,依次类推);市州示范高中以“1”开头编码;一般高完中以“2”开头编码,如超过10所,可以从“3”开头继续编排。外省学校毕业的考生直接填写毕业学校名称,由市州招办统一编排毕业学校代码。

毕业学校代码按各市州招办2001年已编排的对照库执行。若个别市州有变化,仍按如下原则编排:毕业学校代码由九位数字组成,第一、二位为省代码,以“51”表示;第三、四位为市州代码;第五、六位为县(市、区)代码;第七位为学校类别代码,其中普通高中为“0”,中师为“1”,中专为“2”,职业高中为“3”,技工学校为“4”,其他中等学历教育学校为“5”,专科毕业为“6”,本科及以上为“7”;第八、九位为学校顺序号,为区别普通高中的层次,省以上示范高中第八、九位以“0”开头编码(如一个县有两所,则第八、九位代码为“01”、“02”,依次类推);市州示范高中以“1”开头编码;一般高完中以“2”开头编码,如超过10所,可以从“3”开头继续编排。外省学校毕业的考生直接填写毕业学校名称,由市州招办统一编排毕业学校代码。

毕业学校代码按各市州招办2001年已编排的对照库执行。若个别市州有变化,仍按如下原则编排:毕业学校代码由九位数字组成,第一、二位为省代码,以“51”表示;第三、四位为市州代码;第五、六位为县(市、区)代码;第七位为学校类别代码,其中普通高中为“0”,中师为“1”,中专为“2”,职业高中为“3”,技工学校为“4”,其他中等学历教育学校为“5”,专科毕业为“6”,本科及以上为“7”;第八、九位为学校顺序号,为区别普通高中的层次,省以上示范高中第八、九位以“0”开头编码(如一个县有两所,则第八、九位代码为“01”、“02”,依次类推);市州示范高中以“1”开头编码;一般高完中以“2”开头编码,如超过10所,可以从“3”开头继续编排。外省学校毕业的考生直接填写毕业学校名称,由市州招办统一编排毕业学校代码。

毕业学校代码按各市州招办2001年已编排的对照库执行。若个别市州有变化,仍按如下原则编排:毕业学校代码由九位数字组成,第一、二位为省代码,以“51”表示;第三、四位为市州代码;第五、六位为县(市、区)代码;第七位为学校类别代码,其中普通高中为“0”,中师为“1”,中专为“2”,职业高中为“3”,技工学校为“4”,其他中等学历教育学校为“5”,专科毕业为“6”,本科及以上为“7”;第八、九位为学校顺序号,为区别普通高中的层次,省以上示范高中第八、九位以“0”开头编码(如一个县有两所,则第八、九位代码为“01”、“02”,依次类推);市州示范高中以“1”开头编码;一般高完中以“2”开头编码,如超过10所,可以从“3”开头继续编排。外省学校毕业的考生直接填写毕业学校名称,由市州招办统一编排毕业学校代码。

毕业学校代码按各市州招办2001年已编排的对照库执行。若个别市州有变化,仍按如下原则编排:毕业学校代码由九位数字组成,第一、二位为省代码,以“51”表示;第三、四位为市州代码;第五、六位为县(市、区)代码;第七位为学校类别代码,其中普通高中为“0”,中师为“1”,中专为“2”,职业高中为“3”,技工学校为“4”,其他中等学历教育学校为“5”,专科毕业为“6”,本科及以上为“7”;第八、九位为学校顺序号,为区别普通高中的层次,省以上示范高中第八、九位以“0”开头编码(如一个县有两所,则第八、九位代码为“01”、“02”,依次类推);市州示范高中以“1”开头编码;一般高完中以“2”开头编码,如超过10所,可以从“3”开头继续编排。外省学校毕业的考生直接填写毕业学校名称,由市州招办统一编排毕业学校代码。

毕业学校代码按各市州招办2001年已编排的对照库执行。若个别市州有变化,仍按如下原则编排:毕业学校代码由九位数字组成,第一、二位为省代码,以“51”表示;第三、四位为市州代码;第五、六位为县(市、区)代码;第七位为学校类别代码,其中普通高中为“0”,中师为“1”,中专为“2”,职业高中为“3”,技工学校为“4”,其他中等学历教育学校为“5”,专科毕业为“6”,本科及以上为“7”;第八、九位为学校顺序号,为区别普通高中的层次,省以上示范高中第八、九位以“0”开头编码(如一个县有两所,则第八、九位代码为“01”、“02”,依次类推);市州示范高中以“1”开头编码;一般高完中以“2”开头编码,如超过10所,可以从“3”开头继续编排。外省学校毕业的考生直接填写毕业学校名称,由市州招办统一编排毕业学校代码。

毕业学校代码按各市州招办2001年已编排的对照库执行。若个别市州有变化,仍按如下原则编排:毕业学校代码由九位数字组成,第一、二位为省代码,以“51”表示;第三、四位为市州代码;第五、六位为县(市、区)代码;第七位为学校类别代码,其中普通高中为“0”,中师为“1”,中专为“2”,职业高中为“3”,技工学校为“4”,其他中等学历教育学校为“5”,专科毕业为“6”,本科及以上为“7”;第八、九位为学校顺序号,为区别普通高中的层次,省以上示范高中第八、九位以“0”开头编码(如一个县有两所,则第八、九位代码为“01”、“02”,依次类推);市州示范高中以“1”开头编码;一般高完中以“2”开头编码,如超过10所,可以从“3”开头继续编排。外省学校毕业的考生直接填写毕业学校名称,由市州招办统一编排毕业学校代码。

(三)考生号

“报名序号”由统一的报名程序自动生成,其原则是分文科类、理科类连续编排。例如,某县有文科类考生396名,有理科类考生1274名,则文科类考生的“报名序号”从“0001”编到“0396”,理科类考生则从“0001”编到“1274”。

所有考生的考生号为十四位数字。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的“考生号”的第一、二位为年份代码,以“15”表示;第三、四位为四川省代码,以“51”表示;第五、六位为市州代码;第七、八位为县市区代码(各市州及所辖县市区代码见附件1);第九位为考试类型代码:全国统考以“1”表示,彝文一类模式考试以“8”表示,藏文一类模式考试以“9”表示;第十位为考生报考的科类代码:文史以“1”表示,外语(文)以“2”表示,艺术(文)以“3”表示,体育(文)以“4”表示。理工以“5”表示,外语(理)以“6”表示,艺术(理)以“7”表示,体育(理)以“8”表示;第十一至十四位为考生的报名序号。

参加职教师资班和高职班对口招生考试的考生号,前八位数字含义和编排方法与前述全国统考考生的考生号相同,第九位为考试类型代码,以“6”表示,第十、十一位为专业考试类代码,具体为:01农林牧渔类、02土木水利类、03财经商贸类、04信息技术一类、05信息技术二类、06加工制造类、07公共管理与服务类、08文化艺术类、09旅游服务一类、10旅游服务二类、11轻纺食品类、12医药卫生一类、14医药卫生三类、16材料类、17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职教师资班招生单独考试各专业,第十二、十三、十四位为顺序号(分专业类相对集中连续编排)。

“报名序号”由统一的报名程序自动生成,其原则是分文科类、理科类连续编排。例如,某县有文科类考生396名,有理科类考生1274名,则文科类考生的“报名序号”从“0001”编到“0396”,理科类考生则从“0001”编到“1274”。

所有考生的考生号为十四位数字。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的“考生号”的第一、二位为年份代码,以“15”表示;第三、四位为四川省代码,以“51”表示;第五、六位为市州代码;第七、八位为县市区代码(各市州及所辖县市区代码见附件1);第九位为考试类型代码:全国统考以“1”表示,彝文一类模式考试以“8”表示,藏文一类模式考试以“9”表示;第十位为考生报考的科类代码:文史以“1”表示,外语(文)以“2”表示,艺术(文)以“3”表示,体育(文)以“4”表示。理工以“5”表示,外语(理)以“6”表示,艺术(理)以“7”表示,体育(理)以“8”表示;第十一至十四位为考生的报名序号。

参加职教师资班和高职班对口招生考试的考生号,前八位数字含义和编排方法与前述全国统考考生的考生号相同,第九位为考试类型代码,以“6”表示,第十、十一位为专业考试类代码,具体为:01农林牧渔类、02土木水利类、03财经商贸类、04信息技术一类、05信息技术二类、06加工制造类、07公共管理与服务类、08文化艺术类、09旅游服务一类、10旅游服务二类、11轻纺食品类、12医药卫生一类、14医药卫生三类、16材料类、17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职教师资班招生单独考试各专业,第十二、十三、十四位为顺序号(分专业类相对集中连续编排)。

“报名序号”由统一的报名程序自动生成,其原则是分文科类、理科类连续编排。例如,某县有文科类考生396名,有理科类考生1274名,则文科类考生的“报名序号”从“0001”编到“0396”,理科类考生则从“0001”编到“1274”。

所有考生的考生号为十四位数字。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的“考生号”的第一、二位为年份代码,以“15”表示;第三、四位为四川省代码,以“51”表示;第五、六位为市州代码;第七、八位为县市区代码(各市州及所辖县市区代码见附件1);第九位为考试类型代码:全国统考以“1”表示,彝文一类模式考试以“8”表示,藏文一类模式考试以“9”表示;第十位为考生报考的科类代码:文史以“1”表示,外语(文)以“2”表示,艺术(文)以“3”表示,体育(文)以“4”表示。理工以“5”表示,外语(理)以“6”表示,艺术(理)以“7”表示,体育(理)以“8”表示;第十一至十四位为考生的报名序号。

参加职教师资班和高职班对口招生考试的考生号,前八位数字含义和编排方法与前述全国统考考生的考生号相同,第九位为考试类型代码,以“6”表示,第十、十一位为专业考试类代码,具体为:01农林牧渔类、02土木水利类、03财经商贸类、04信息技术一类、05信息技术二类、06加工制造类、07公共管理与服务类、08文化艺术类、09旅游服务一类、10旅游服务二类、11轻纺食品类、12医药卫生一类、14医药卫生三类、16材料类、17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职教师资班招生单独考试各专业,第十二、十三、十四位为顺序号(分专业类相对集中连续编排)。

“报名序号”由统一的报名程序自动生成,其原则是分文科类、理科类连续编排。例如,某县有文科类考生396名,有理科类考生1274名,则文科类考生的“报名序号”从“0001”编到“0396”,理科类考生则从“0001”编到“1274”。

所有考生的考生号为十四位数字。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的“考生号”的第一、二位为年份代码,以“15”表示;第三、四位为四川省代码,以“51”表示;第五、六位为市州代码;第七、八位为县市区代码(各市州及所辖县市区代码见附件1);第九位为考试类型代码:全国统考以“1”表示,彝文一类模式考试以“8”表示,藏文一类模式考试以“9”表示;第十位为考生报考的科类代码:文史以“1”表示,外语(文)以“2”表示,艺术(文)以“3”表示,体育(文)以“4”表示。理工以“5”表示,外语(理)以“6”表示,艺术(理)以“7”表示,体育(理)以“8”表示;第十一至十四位为考生的报名序号。

参加职教师资班和高职班对口招生考试的考生号,前八位数字含义和编排方法与前述全国统考考生的考生号相同,第九位为考试类型代码,以“6”表示,第十、十一位为专业考试类代码,具体为:01农林牧渔类、02土木水利类、03财经商贸类、04信息技术一类、05信息技术二类、06加工制造类、07公共管理与服务类、08文化艺术类、09旅游服务一类、10旅游服务二类、11轻纺食品类、12医药卫生一类、14医药卫生三类、16材料类、17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职教师资班招生单独考试各专业,第十二、十三、十四位为顺序号(分专业类相对集中连续编排)。

“报名序号”由统一的报名程序自动生成,其原则是分文科类、理科类连续编排。例如,某县有文科类考生396名,有理科类考生1274名,则文科类考生的“报名序号”从“0001”编到“0396”,理科类考生则从“0001”编到“1274”。

所有考生的考生号为十四位数字。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的“考生号”的第一、二位为年份代码,以“15”表示;第三、四位为四川省代码,以“51”表示;第五、六位为市州代码;第七、八位为县市区代码(各市州及所辖县市区代码见附件1);第九位为考试类型代码:全国统考以“1”表示,彝文一类模式考试以“8”表示,藏文一类模式考试以“9”表示;第十位为考生报考的科类代码:文史以“1”表示,外语(文)以“2”表示,艺术(文)以“3”表示,体育(文)以“4”表示。理工以“5”表示,外语(理)以“6”表示,艺术(理)以“7”表示,体育(理)以“8”表示;第十一至十四位为考生的报名序号。

参加职教师资班和高职班对口招生考试的考生号,前八位数字含义和编排方法与前述全国统考考生的考生号相同,第九位为考试类型代码,以“6”表示,第十、十一位为专业考试类代码,具体为:01农林牧渔类、02土木水利类、03财经商贸类、04信息技术一类、05信息技术二类、06加工制造类、07公共管理与服务类、08文化艺术类、09旅游服务一类、10旅游服务二类、11轻纺食品类、12医药卫生一类、14医药卫生三类、16材料类、17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职教师资班招生单独考试各专业,第十二、十三、十四位为顺序号(分专业类相对集中连续编排)。

“报名序号”由统一的报名程序自动生成,其原则是分文科类、理科类连续编排。例如,某县有文科类考生396名,有理科类考生1274名,则文科类考生的“报名序号”从“0001”编到“0396”,理科类考生则从“0001”编到“1274”。

所有考生的考生号为十四位数字。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的“考生号”的第一、二位为年份代码,以“15”表示;第三、四位为四川省代码,以“51”表示;第五、六位为市州代码;第七、八位为县市区代码(各市州及所辖县市区代码见附件1);第九位为考试类型代码:全国统考以“1”表示,彝文一类模式考试以“8”表示,藏文一类模式考试以“9”表示;第十位为考生报考的科类代码:文史以“1”表示,外语(文)以“2”表示,艺术(文)以“3”表示,体育(文)以“4”表示。理工以“5”表示,外语(理)以“6”表示,艺术(理)以“7”表示,体育(理)以“8”表示;第十一至十四位为考生的报名序号。

参加职教师资班和高职班对口招生考试的考生号,前八位数字含义和编排方法与前述全国统考考生的考生号相同,第九位为考试类型代码,以“6”表示,第十、十一位为专业考试类代码,具体为:01农林牧渔类、02土木水利类、03财经商贸类、04信息技术一类、05信息技术二类、06加工制造类、07公共管理与服务类、08文化艺术类、09旅游服务一类、10旅游服务二类、11轻纺食品类、12医药卫生一类、14医药卫生三类、16材料类、17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职教师资班招生单独考试各专业,第十二、十三、十四位为顺序号(分专业类相对集中连续编排)。

“报名序号”由统一的报名程序自动生成,其原则是分文科类、理科类连续编排。例如,某县有文科类考生396名,有理科类考生1274名,则文科类考生的“报名序号”从“0001”编到“0396”,理科类考生则从“0001”编到“1274”。

所有考生的考生号为十四位数字。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的“考生号”的第一、二位为年份代码,以“15”表示;第三、四位为四川省代码,以“51”表示;第五、六位为市州代码;第七、八位为县市区代码(各市州及所辖县市区代码见附件1);第九位为考试类型代码:全国统考以“1”表示,彝文一类模式考试以“8”表示,藏文一类模式考试以“9”表示;第十位为考生报考的科类代码:文史以“1”表示,外语(文)以“2”表示,艺术(文)以“3”表示,体育(文)以“4”表示。理工以“5”表示,外语(理)以“6”表示,艺术(理)以“7”表示,体育(理)以“8”表示;第十一至十四位为考生的报名序号。

参加职教师资班和高职班对口招生考试的考生号,前八位数字含义和编排方法与前述全国统考考生的考生号相同,第九位为考试类型代码,以“6”表示,第十、十一位为专业考试类代码,具体为:01农林牧渔类、02土木水利类、03财经商贸类、04信息技术一类、05信息技术二类、06加工制造类、07公共管理与服务类、08文化艺术类、09旅游服务一类、10旅游服务二类、11轻纺食品类、12医药卫生一类、14医药卫生三类、16材料类、17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职教师资班招生单独考试各专业,第十二、十三、十四位为顺序号(分专业类相对集中连续编排)。

第二部分 考生档案材料的组建

一、考生纸质档案(下称“考生档案”)包括以下材料(前三种为所有考生必备材料):

1.《四川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报名登记表》;

2.《四川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体格检查卡》;

3.《四川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志愿表》;

4.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档案(其中,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须包含《四川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终结性评价报告单》);

5.享受各种政策照顾的考生的相关证明材料;

6.有重大问题的考生所附的有关证明或结论性材料;

  技校网数据中心 2019-01-23 17:21

类似问题答案

2015年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务工作细则(报名阶段)达州市
14达州市:通川区01,万源市02,达川区03,宣汉县04,开江县05,大竹县06,渠县07答案来源于:2015年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务工作细则(报名阶段)(阅读详细内容)
2015年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务工作细则(报名阶段)县级招办和集体报名单位是报名工作的具体工作部门,在报名资格审查工作中,
(五)县级招办和集体报名单位是报名工作的具体工作部门,在报名资格审查工作中,其具体职责是:1.集体报名单位负责对在本单位报名考生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其中,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应届毕业考生的报名资格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准,非应届毕业考生的报名资格由县级招办核准。2.县级招办负责外地就读的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应届毕业考生、随迁子女考生、同等学力考生和其他非应届毕业考生的(阅读详细内容)
2015年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务工作细则(报名阶段)普通高考、一类模式和职教对口单考人数互不包含
2.普通高考、一类模式和职教对口单考人数互不包含。附件6:四川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考点、考场统计表市(州)(盖章)填表人________________填报日期:月日项数目目县(市、区)考生总人数考点总数考场总数文科理科英语俄语其他小语种人数藏加人数彝加人数备注人数考点考场人数考点考场人数考场人数试卷需要数日法德西班牙30101说明:1.此表必须(阅读详细内容)
2015年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务工作细则(报名阶段)甘孜州
20甘孜州:康定县01,泸定县02,丹巴县03,九龙县04,雅江县05,道孚县06,炉霍县07,甘孜县08,新龙县09,德格县10,白玉县11,石渠县12,色达县13,理塘县14,巴塘县15,乡城县16,稻城县17,得荣县18答案来源于:2015年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务工作细则(报名阶段)(阅读详细内容)
2015年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务工作细则(报名阶段)广安市
13广安市:广安区01,华蓥市02,岳池县03,武胜县04,邻水县05,前锋区06答案来源于:2015年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务工作细则(报名阶段)(阅读详细内容)
2015年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务工作细则(报名阶段)特殊类型招生考生
四、特殊类型招生考生(一)保送生符合教育部规定的具备保送生资格的五类考生,由本人向有关部门、所在中学申请,并经有关部门、中学审核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两周。公示内容包括保送生的姓名、所在班级、获奖项目等关键信息。(二)自主招生考生试点高校须将入选考生名单及时通知考生所在中学,并将入选考生名单、相应录取要求及联系方式报省教育考试院。考生所在中学、试点高校、省教育(阅读详细内容)
2015年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务工作细则(报名阶段)少数民族考生和民族地区汉族考生
一、少数民族考生和民族地区汉族考生报名结束后,三州、十七县、两区所有考生和其它地方的少数民族考生都要在报名确认时就享受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照顾进行申报,市、县两级招办和中学要赓即进行申报公示,中学要公示到班级。申报公示无异议,报名数据汇总后,省教育考试院在门户网站上对这部分考生进行资格公示。市、县两级招办和中学有门户网站的在网站公示,未建立门户网站的以媒体刊登(阅读详细内容)
2015年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务工作细则(报名阶段)我省所有考生
(二)我省所有考生(包括统考生、保送生、少年班考生、特殊教育单招生、高水平运动员单考生以及其他各类单独考试考生)均须在常住户口所在的县(市、区)报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符合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厅等部门四川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办发〔2012〕77号)规定的报名条件的,即:凡父母在我省有(阅读详细内容)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相关学校
招生信息与资讯
技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