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二级学科下设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与增养殖、水产动物生理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水产动物病害防控、珍珠培育与加工等5个研究方向。
①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与增养殖:主要研究南海主导品种遗传多样性、重要功能基因、遗传标记筛选、受精生物学、遗传选育以及人工繁育和高效健康的水产养殖新理论与新技术。
②水产动物生理学:主要研究热带、亚热带水产动物内分泌生理和生殖生理。包括:养殖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中的一系列生理活动;养殖动物在生长发育和成熟过程中的内分泌调控机理;养殖动物在应急状态下的生理变化与健康状况的关系等。
③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以解决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短缺、产品品质与安全、环境污染等关键问题为目标,开展鱼虾蟹贝等水生动物营养生理与代谢、营养免疫与环境营养学、分子营养学、饲料安全等领域的研究以及安全高效节能环保饲料开发。
④水产动物病害防控:以石斑鱼、红笛鲷、罗非鱼等热带和亚热带养殖对象的弧菌病、链球菌病等的免疫防控为切入点,重点开展免疫机理、病原致病机理、病原与养殖对象和环境的相互关系、流行病学、新型渔药等方面的研究,旨在建立水产动物病害防控技术体系,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⑤珍珠培育与加工:以我国南海特有的珍珠贝为研究对象,开展遗传育种、养殖模式、珍珠培育技术和珍珠高值化加工等方面的研究,对于突破海水珍珠生产的关键技术和振兴南珠产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016年广东海洋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水产养殖(090801)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