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训时间
根据《国家艺术基金申报指南》和《项目申报协议书》的相关规定,培训周期定为2019 年4 月1 日至2019年 8月 1 日,培训总时长共120 天,其中,集中授课50 天。
具体培训安排为:
2019年4 月 1 日举行开班仪式
2019 年 4 月 1 日-2019 年 5 月 20 日(集中授课)
2019 年 5月 21 日-2019 年 5 月 31 日(采风、调研)
2019年6月-2019年8月进行设计实践与作品展示与交流。
(二)项目实施地点
1、集中授课地点:景德镇陶瓷大学湘湖校区
2、项目交流、采风、创作等艺术实践地点
项目交流:景德镇陶瓷大学
采风:吉州窑、天目山、杭州等地
创作:景德镇、吉州窑两地
(三)课程设置
主要课程:培训主要内容包括《理论授课》、《设计考察与实践》《作品展示与交流》等。
(四)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主要针对学员课业完成的质量进行打分,具体标准(以百分计):出勤占20%;阶段创作(论文、草图、方案、演出小样等)占30%;终完成创作占30%;参加展览、发表作品或参加汇报演出占20%。经评定、考核合格后,可获得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颁发的《结业证书》。
(五)师资力量
师资团队简介:本项目立足景德镇陶瓷大学的现有师资力量,充分发挥与吉安市吉州窑瓷烧制技艺研究院的良好技术合作关系,组织吉州窑陶瓷艺术的权威专家进行教学,主要成员包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吉州窑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品三,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邱春林,中国国家博物馆耿东升研究员,非遗创新专家、上坐东京设计中心创始人、音乐、戏剧创作人王翔,深圳博物馆副馆长、中国古陶瓷学会理事郭学雷,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文物鉴定组成员张文江研究员等。
1.项目负责人:刘晓玉
2.项目联络人:刘喆李静悦
3.培训教师
序号教师姓名所在单位及简介1刘品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吉州窑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陈海波上海市政协教科文体卫副主任艺术策展人3耿东升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4王翔非遗创新专家、上坐东京设计中心创始人、音乐、戏剧创作人5郭学雷深圳博物馆副馆长、中国古陶瓷学会理事6张文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文物鉴定组成员7张宇第六代泥人张、天津市泥人张美术馆馆长8朱乐耕中国艺术研究院9李砚祖清华大学10李游宇上海视觉艺术学院11李文耀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12宁刚景德镇陶瓷大学13周思中景德镇陶瓷大学14曹建文景德镇陶瓷大学15詹嘉景德镇陶瓷大学16李兴华景德镇陶瓷大学17吕金泉景德镇陶瓷大学18邹晓松景德镇陶瓷大学19张亚林景德镇陶瓷大学20杨冰景德镇陶瓷大学21王爱红景德镇陶瓷大学22唐珂景德镇陶瓷大学23干道甫景德镇陶瓷大学24刘晓玉景德镇陶瓷大学
(六)培训成果展示
学员优秀作品将于2019 年 8 月上旬在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馆 进行展览。
(七)学员管理
为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学员入选后,将针对每位学员实施跟踪管理、阶段检查与结业评价。在集中培训(采风)期间必须全。在培训中学员发生下列任一情况,取消其培养计划:
1.严重违反国家法律和培训有关的规章制度的;
2.在学习中给培训造成不良影响和重大经济损失的;
3.在学习、创作实践中,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的;
4.出勤率低于培训周期90%的。
2019年度景德镇陶瓷大学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吉州窑陶瓷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养项目实施地点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