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广东 其它

已解决问题

2021年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

2021年北京印刷学院报考指南新媒体学院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06-17 07:27:33 解决时间:2021-04-22 10:53

满意答案

九、新媒体学院

作为多学科交叉融合为特色的学院,新媒体学院顺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需要,致力于通过构建艺术学、工学、文学三个学科门类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面向出版传媒领域,培养新媒体创意策划、新媒体艺术设计、新媒体技术实现、新媒体传播运营等方面的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

学院现有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1600多人,拥有设计学、美术学、艺术学理论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艺术设计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设计学为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

学院拥有数字媒体艺术、动画、数字媒体技术、网络与新媒体4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动画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专业;数字媒体艺术、动画专业学生大一期间采取大类培养模式;动画、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每年都招收“双培生”,合作高校为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每年均招收“外培生”,合作高校为美国鲍尔州立大学和英国伦敦艺术大学。

学院现有教职工76人,其中专任教师66人,高级职称比例为60%,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多媒体艺术设计团队,北京市教学团队--数字媒体艺术团队。学院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业界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包括法国巴黎第八大学数字创作与出版研究生院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字创新与传播教席茜斯莲娜?阿兹玛赫教授,形成了以专任教师为核心,以兼职教授为支撑的多元化、高层次的师资队伍。

学院教学条件基础雄厚,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字艺术与创新设计教学实践中心、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数字媒体艺术中心和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动漫创作及人才培训中心。

学院在教学科研方面成果显著,近5年来,承担国家级教学科研项目9项,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12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出版教材专著38部,专利及著作权18件;教师实践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项15件,包括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际莫比斯大奖赛全场大奖以及中国出版政府奖等业内知名奖项。

学院联系方式

电话:010-60261753

邮箱:xinmeiti@***.cn

(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本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专业简介]

本专业创办于1989年,包括多媒体艺术设计、互联网产品设计、虚拟现实艺术设计三个专业方向。以“培养数字传媒复合型人才”为宗旨,强化艺术设计与数字媒体技术相结合、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及科学研究相结合、艺术创新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突出学校“服务首都、贴近新闻出版行业”的办学特点,创建了崭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拥有国家级和北京市教学团队、学术创新团队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校研究生、本科生近600人。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数字出版、数字传媒及相关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状况,具备较强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数字出版、数字传媒、数字虚拟现实产品设计等相关领域从事策划与研究、艺术设计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

数字媒体设计与表现I、数字媒体软件基础、数字媒体设计与表现II、界面设计、数字媒体创意思维、多媒体动画造型技术及应用、多媒体编创艺术。

[就业去向]

毕业生能在电子音像出版社、互联网公司、多媒体应用开发与制作公司、设计服务及咨询公司、广告公司、影视传媒、数字虚拟现实产品展览展示等单位从事数字媒体艺术策划、设计及编创工作。

(二)动画专业

本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专业简介]

本专业包括动画艺术、游戏设计、媒体影像与影视艺术3个招考方向。面向和服务于新闻出版、动画及相关传媒领域,培养具有动画专业基础理论,掌握数字技术在动画、游戏、影像中的应用和技能,具备较强的动画、游戏、影像创作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动漫创作及人才培训中心”、“数字艺术与创新设计教学实验中心”等国家级、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动画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动画创作、漫画创作、影视创作、游戏研发等方面的创新及实践能力,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良好的人文修养与艺术鉴赏力,能在数字传媒及文化产业相关领域动画导演、动画编剧、动画设计与制作、游戏设计及周边的研发、摄影及影视创作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人才。

[核心课程]

视听语言、动画造型基础、影视摄影、剧本创作、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动画创作基础、游戏创作基础、影像创作基础。

[就业去向]

毕业生能在动画、漫画、游戏、媒体影像、影视艺术等领域产业从事动画导演、动画编剧、动画制作、游戏设计、游戏研发、摄影及影视创作等工作。

(三)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专业简介]

本专业面向数字媒体及相关领域,主动适应国家经济文化发展、北京“四个中心”建设以及媒体融合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计算机应用专业知识的数字艺术设计思维的复合应用型技术人才。

作为我国较早开设数字媒体技术的院校,我们于2009年开始第一届招生。2018年获批学校“优势建设专业”项目支持,同年获得教育部地方高校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支持。本专业坚持“科技与艺术”、“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理论知识与产业实践”三结合,形成“注重培养学生跨学科交叉融合的素养,具备数字艺术设计思维,具有基于数字媒体技术完成技术开发、技术实现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一定的数理基础,了解数字媒体技术行业前沿知识,具备学科相关理论知识以及数字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的相关技能,具有综合文化素养及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数字媒体技术人才。

毕业生可在移动传媒、虚拟现实、数字游戏、网络出版、电视栏目包装和影视制作等新媒体融合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媒体领域从事有关数字媒体内容设计、制作、技术研发、信息服务及媒体管理等工作。

[核心课程]

数字艺术设计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3D建模基础、数据结构、网络数据库技术、游戏脚本及编程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Web技术。

[就业去向]

本专业定位于在融媒体背景下,为数字媒体内容制作、融媒体平台搭建提供技术支撑。鉴于这种定位,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聚焦于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毕业生可以在出版、新闻、影视、网站、游戏公司等文化媒体及其它数字媒体领域从事数字产品设计、开发、信息服务及媒体管理等工作。

就业单位主要包括:游戏制作、三维仿真应用开发相关的IT企业,出版社、电视台、新媒体网站等文化创意或新媒体传播领域的企事业单位。

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虚拟现实或动漫游戏设计开发、3D建模、影视栏目包装、数字出版物制作、新媒体网站页面设计开发、传媒应用UI制作、移动终端应用开发等。

(四)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专业简介]

本专业在培养模式上以新闻传播教育融合艺术素养、计算机技术为特色。专业教师均毕业于985、211院校,1/3具有海外教育经历,1/3具有高级职称。师资队伍中含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1位,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者1位,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奖者1位。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等项目多项。专业拥有独立的实验室并为学生配置工作站。在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和浙江高等教育研究院推出的排名中,本专业位居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全国10强之列。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基本的人文修养,具有新媒体内容创意策划能力、新媒体应用开发能力和新媒体运营传播能力的复合应用型新媒体人才。毕业生适合新媒体领域急需人才的各类新兴岗位,如,短视频制作、数据可视化、媒体策划与创意、互联网运营等,也适合党政机关和新闻出版单位的各类新媒体岗位。

[核心课程]

新媒体编辑技术、传播学、新闻学、媒体写作、计算机语言、视听创意、数据可视化理论与实务、全媒体创意与策划、互联网运营。

[就业去向]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本专业毕业生能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应用型新媒体人才。从两届毕业生的情况来看,毕业生就业的去向为快手、百度、中粮集团、北京公交集团、北京晚报、区县政府、各类影视文化创意公司等;毕业生海外深造的去向为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知名学府;毕业生国内深造的去向为北京大学、暨南大学等。

答案来源于:2021年北京印刷学院报考指南

  技校网数据中心 2021-04-22 10:53
最新文章
相关学校
招生信息与资讯
技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