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费:5200元/学年)
培养目标:专业立足江苏,面向全国各级政府部门、助残社会组织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能运用公共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公共事业管理特别是残疾人事业管理工作,具有公共精神、博爱情怀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管理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社会统计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残疾人事业管理、非营利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公文写作、慈善项目管理等。
就业方向:政府机关、科教文卫体事业单位、残联民政部门,基层社区、社会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社会团体)以及相关企业从事行政管理、项目管理等工作。
专业亮点:
(1)专业特色鲜明。专业依托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公共管理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恪守我校为残疾人事业服务的办学宗旨,秉承我校博爱塑魂的办学理念,坚持实施特色发展战略,与学校其他专业协调发展,围绕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开展了系列特色研究,专业建设成效明显,特色和优势突出,对提升我国残疾人事业管理水平,促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2)师资力量雄厚。专业负责人系国内公共管理领域知名专家。专业教师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综合素质优良,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高层次人才方面,专任教师中二级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6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江苏省社科英才1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2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2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2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5人。
(3)实践体系完善。依托校内实验室、校内外产学研协同育人基地,建成了一体化、式实践教学平台,形成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课内实践、集中实践为基础,以专业社团、学科竞赛、资质认证等第二课堂活动为拓展和延伸,课内课外有机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4)发展渠道畅通。学校与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联合培养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为学生的学习深造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同时学院也积极为学生考取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社会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或专业研究生,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提供系统支持。
答案来源于:2021年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本科招生专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