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省教育考试院要求,报名时间为3月1日至310(工作日工作时间内)。
2月23日至2月28日,报名工作准备。各髙中学校自行整理报名数据和转学材料。
3月1至3月31日,学考正式报名。在此期间内,完成考生的考籍建立与迁移,基本信息审核和班级信息修改,报考课程核定。
为确保数据管理到位,保证数据准确性,简化学校操作,正式报名期间各系统使用统一要求及时限如下:
(一)市学考管理系统考籍模块
1.3月1日至7日,市考试院从省学考系统下载已有髙中在校生及往届生考籍数据,更新到市学考管理系统考籍模块,形成学考考籍新数据。
2.3月8日至3月15日,市学考管理系统考籍模块开放功能,各学校在考籍模块中完善或修改考生班级等信息。学校在考籍系统提交《报名数据增减审核及考生信息修改汇总表》,同时导出该表加盖学校公章后,连同考生信息相关材料在系统拍照上传,南昌市教育考试院中招科将结合管理部门相关数据进行网上审核。
完成无本省考籍号的本地考生的网上补建考籍和外省转入的考生新建考籍。各学校补建、新建考籍均需在“考籍模块”的“预生成考籍”里申请。本地补建考籍考生,需提供全国学籍系统里带有照片的电子学籍表(学生信息明细)纸质稿加盖学校公章后在系统拍照上传进行网上审核。外省转入的考生,须提供《江西省中小学转入就学登记表》和全国学籍系统里带有照片的电子学籍表(学生信息明细)纸质稿加盖学校公章后在系统拍照上传进行网上审核。外省转入的考生若有已考科目成绩迁转,需在市考籍模块考籍建立后,到省教育考试院办理成绩认定。
完成本省有考籍号的考生办理考籍迁移(转入、转出)。转入学校在网上申请,转入学校提供《江西省中小学转入就学登记表》原件和全国学籍网里带有照片的电子学籍(学生
信息明细)表纸质稿加盖学校公章后在系统拍照上传进行网上审核。转出学校若是本地市的学校,则须在市学考管理系统的考籍模块里根据转入学校的申请点击“通过”。本省外地市的考籍迁移由市教育考试院在省学考系统里操作并根据材料进行审核。
完成休(复)学考生年级更新。学校提供市教育局髙中科的休(复)学审批表和全国学籍系统带有照片的电子学籍(学生信息明细)表纸质稿加盖学校公章后在系统拍照上传进行网上审核。
完成修改班级、姓名、照片等考生信息的网上申请与审核工作。班级修改学校直接修改,不需要审批。照片修改,对未参加过考试的考生,学校直接用新照片覆盖原来的老照片。对已参加过考试的考生照片修改,学校在管理系统“考籍模块”提出申请,上传照片后在系统里下载申请报告。报告中有原照片,也有新照片。同时提供全国学籍系统带有照片的电子学籍(学生信息明细)表纸质稿加盖学校公章后拍照上传系统进行网上审核。
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等信息修改,各学校先在全国学籍系统里修改到位,再在市学考管理系统的考籍模块里提出修改申请,并提供考生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及全国学籍网里带有照片的电子学籍(学生信息明细)表纸质稿加盖学校公章后拍照上传系统进行网上审核。
考籍数据核准之后各学校完成在系统中下载考生信息核对表,并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签字确认考生基本信息(考籍号、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照片),确保考生基本信息准确。
3.3月15日12:00市学考管理系统“考籍模块”关闭,不再办理考生信息修改及考籍变更。考生信息和考试科目固化(系统中的信息变更及考籍转移管理功能停止开放)。市考试院信息科将市学考管理系统中的考籍数据下载到市学考报名系统。
(二)市学考管理系统报名模块
4.3月17日至3月29日,市学考管理系统报名模块开放功能。
在市学考管理系统报名模块产生考生对应数据(考生学校、姓名、考籍号、年级、班级),并生成相应考生的必考科目和补考科目,完成学校和县区逐级审核工作。
各学校从市学考管理系统报名模块中下载报考数据,核查人数和确认考生姓名、考籍号、年级、班级、考试科目、缴费数额等信息。
3月29日12:00该系统关闭报名审核功能,只开放查询功能,考生信息和考试科目固化。
(三)数据核定上报至省学考系统
3月29日至31日:全市数据整理上报省院。
4月1日:市学考管理系统报名系统停止信息维护,即报名截止。望各单位严格按规定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相应的工作。
4月7日至16日:考生网上缴费须登录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进入“中考学考"栏目的“学业水平成绩查询与缴费”,根据界面提示进入支付平台进行缴费操作。
缴费前须认真核对(姓名、性别、身份证号、考籍号、照片)个人信息、考试科目和缴费金额,确认无误后再缴费,缴费后不允许退费。未在规定时间缴费的考生,视为报名未成功,不予安排考试。请各县区考区及学校务必在截止期前仔细核对考生人数和信息同时督促考生按时缴费。
注意事项
1. 各普通髙中学校实行集体报名,报名对象为髙一、髙二学生以及相应开考课程需要补考的学生,逾期不予补报。
2. 必须准确采集考生身份证号,未采集身份证号的一律视为考籍无效,不安排考试。
3. 必须规范采集考生照片,未采集照片的一律视为考籍无效,不安排考试。
4. 未按时缴纳考试费用一律视为报名无效,不安排考试。
5. 原来已经有成绩的考生,若发生转学,应该使用系统的转学功能,成绩才能跟随考生,否则若重新建立考籍,则原成绩无法跟随。本县内转学一县级有权限操作;本市内跨县转学一市级有权操作;跨市转学一转出市和转入市有权进行申请和接收操作),成绩才能跟随考生。否则若重新建立考籍,则原有的成绩无法跟随到新建的考籍号。
6. 各普通髙中学校应提前进行建籍数据准备。根据省市普通髙中学业水平考试考籍管理要求,对发生转学的考生进行考籍转移申报和办理。根据我市组考要求,对报名考生进行班级信息修正,须以现就读班级为准,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方便编排考场。
7. 考生首次报名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应先建立考籍,在籍考生应在学籍所在校建立考籍;非在籍考生新建立考籍的应编入“社会类考生"(管理系统中为每个县区设置了一个“社会类考生”使用的学校代码,xxxxOOO,该“社会类考生”学校由县区学考管理机构负责管理)。
2022年南昌市上半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时间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