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
人数
--
洗衣机
空调
食堂
个数
食物品种
人均
学院现有教职工328人,其中教师146人,省级学术带头人5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79人(其中正高级2人,副教授69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55人。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独立设置、面向全国招生的一所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学院始建于1948年,经历了东北农学院合江分院、合江地区五?七大学等时期。2001年3月8日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原黑龙江省佳木斯农业学校改建为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黑龙江省第一批晋升的高职院校之一。
建校57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学院不断发展壮大,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学院面对农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在国家农业部、省农业委员会、省教育厅和佳木斯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坚持职教方向,服务龙江经济,面向农业、面向社会,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牢固树立为黑龙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坚持将学院的发展与振兴黑龙江经济相结合,与我省“二次创业”和富民强省发展战略相结合,通过深化改革,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管理,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逐步形成了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体,网络本科教育、中职教育、教育、国外合作办学、职业岗位培训并存的办学体系。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硕果累累。1989年学校被国家农业部评为中等农业教育改革先进单位。1991年国家农业部主持的“全国首届中等农牧学校办学水平评估”中被评为A等一级学校。1992年借鉴CBE教育理论试办了农学专业教学改革“中加”实验班,在全国中等专业学校中开了实施模块教学的先河,为此,国家农业部教育司在学校召开了现场经验交流会。1994年先后被原省教委、国家教委确定为省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和国家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998年晋升为黑龙江省文明单位和黑龙江农业系统文明单位标兵,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业中专语文课教学改革和农学专业中专教学模块式改革试点校之一。1999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基地,在省人民政府组织的全省国家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复评中总分名列全省第一,同年被全国教育工会评为民主管理先进单位。
近几年学院先后被授予“国家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首批“省级骨干高职院”、“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省学生工作先进集体”、“黑龙江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省高等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省级花园式学校”、“省级高校文明校园标兵”等。
学院在办学中始终坚持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在设置与调整专业过程中,学院组织人员深入社会用人单位调查,与用人单位的有关领导和技术人员共同研究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职业技术岗位高职人才需求现状,共同论证专业设置与调整,共同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每年新增或调整的专业能较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在课程设置上,学院按照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原则,制定各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打破了传统的老三段教学模式,使学生尽可能多参与生产实践环节,同时压缩理论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同时,设立了限选模块课程和任选模块课程,鼓励学生在学好本专业课程的同时,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择业竞争的需要来选学其他课程,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院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和考核,统一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农业部、劳动及社会保障部及黑龙江省教育、劳动、财政、信息产业等行政部门各级各类专业技术技能考试、晋级考试并颁发国家承认和社会通用的职业技能证书、等级证书和岗位资格证书等。
学院积极开展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先后与沈阳、广州、深圳等近百家企业签订了用工合同,可推荐毕业生直接就业。
学院以为“三农”服务为办学方向,以农学、园艺两个骨干专业为核心,以三江地区为重点,构建了长期的产学研基地网络,形成了一个公司、两个基地、全程专家、长期农户的产业链服务模式,为当地农村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住宿条件
宿舍
人数
--
洗衣机
--
空调
--
食堂
个数
--
食物品种
--
人均
--
学院现有教职工328人,其中教师146人,省级学术带头人5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79人(其中正高级2人,副教授69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55人。
学校简介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独立设置、面向全国招生的一所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学院始建于1948年,经历了东北农学院合江分院、合江地区五?七大学等时期。2001年3月8日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原黑龙江省佳木斯农业学校改建为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黑龙江省第一批晋升的高职院校之一。
建校57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学院不断发展壮大,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学院面对农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在国家农业部、省农业委员会、省教育厅和佳木斯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坚持职教方向,服务龙江经济,面向农业、面向社会,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牢固树立为黑龙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坚持将学院的发展与振兴黑龙江经济相结合,与我省“二次创业”和富民强省发展战略相结合,通过深化改革,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管理,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逐步形成了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体,网络本科教育、中职教育、教育、国外合作办学、职业岗位培训并存的办学体系。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硕果累累。1989年学校被国家农业部评为中等农业教育改革先进单位。1991年国家农业部主持的“全国首届中等农牧学校办学水平评估”中被评为A等一级学校。1992年借鉴CBE教育理论试办了农学专业教学改革“中加”实验班,在全国中等专业学校中开了实施模块教学的先河,为此,国家农业部教育司在学校召开了现场经验交流会。1994年先后被原省教委、国家教委确定为省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和国家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998年晋升为黑龙江省文明单位和黑龙江农业系统文明单位标兵,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业中专语文课教学改革和农学专业中专教学模块式改革试点校之一。1999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基地,在省人民政府组织的全省国家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复评中总分名列全省第一,同年被全国教育工会评为民主管理先进单位。
成果丰硕近几年学院先后被授予“国家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首批“省级骨干高职院”、“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省学生工作先进集体”、“黑龙江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省高等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省级花园式学校”、“省级高校文明校园标兵”等。
人才培养学院在办学中始终坚持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在设置与调整专业过程中,学院组织人员深入社会用人单位调查,与用人单位的有关领导和技术人员共同研究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职业技术岗位高职人才需求现状,共同论证专业设置与调整,共同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每年新增或调整的专业能较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在课程设置上,学院按照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原则,制定各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打破了传统的老三段教学模式,使学生尽可能多参与生产实践环节,同时压缩理论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同时,设立了限选模块课程和任选模块课程,鼓励学生在学好本专业课程的同时,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择业竞争的需要来选学其他课程,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院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和考核,统一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农业部、劳动及社会保障部及黑龙江省教育、劳动、财政、信息产业等行政部门各级各类专业技术技能考试、晋级考试并颁发国家承认和社会通用的职业技能证书、等级证书和岗位资格证书等。
学院积极开展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先后与沈阳、广州、深圳等近百家企业签订了用工合同,可推荐毕业生直接就业。
学院以为“三农”服务为办学方向,以农学、园艺两个骨干专业为核心,以三江地区为重点,构建了长期的产学研基地网络,形成了一个公司、两个基地、全程专家、长期农户的产业链服务模式,为当地农村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最新招生
JE技校导航:全国技校排名 2022年技校招生信息 10大女生专业 10大男生专业 各地技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