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广东 其它
更新日期
2022-05-29 18:58
学校类型
公办学校
教学领域
--
电话
0511-84401015
官网
http://www.just.edu.cn/
学校地址
江苏镇江梦溪路2号

宿舍

人数

--

洗衣机

--

空调

--

食堂

个数

--

食物品种

--

人均

--

师资力量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师资结构日趋合理,师资水平不断提升。现有教职工21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40余人。具有正高职称人员210余人,副高职称人员690余人,博士870余人。拥有国家级、省部级高层次人才160余人;拥有省高校“青蓝工程”团队、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省“六大人才高峰”创新人才团队13个。

设施设备

学校拥有完备的教学、科研设备和公共服务平台,有15个国家级、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9个省部级公共服务平台,2个国家级、省部级技术转移机构,1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10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个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1个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建设)基地。学校主办有《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蚕业科学》《中国蚕业》《现代面粉工业》等公开出版学术刊物。

办学实力

学校立足船舶、海洋、蚕桑特色优势,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全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以国家需求为驱动,注重将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高新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紧密结合,主动为船舶工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2019年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单位排名第6),累计参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学校主持的研究项目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国专利银奖1项。近年来,学校牵头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牵头主持工信部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1项,获批国防科工局特色学科条件建设项目1项。主持完成的“大型挖泥船综合控制与关键装备保障一体化系统及应用”全面替代国外进口,参研“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项目,参研的“耙吸挖泥船动力定位与动态跟踪系统”应用于岛礁建设,集装箱船、新型焊接电源、高性能焊机、船舶企业管理软件等广泛应用于各大船舶企业,舰船后勤综合保障系统国内领先,救生艇用柴油机占全球市场近60%。学校蚕业研究所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蚕业研究机构,是世界蚕桑种质资源保存与研究中心、蚕桑科技研究中心和蚕桑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学校研发提供中国乃至世界主要的蚕桑品种与栽桑养蚕技术,先后获得国家级奖励17项。2014年7月,主席访问古巴期间,赠送给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的桑树种子就来自学校。

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学校荣誉

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坚持立德树人,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享有“中国造船工程师摇篮”的美誉,已为船舶工业、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14.3万余名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近年来,学校获省部级以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13项;五年来,在“挑战杯”竞赛中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两次捧得“优胜杯”;毕业生就业率每年保持在98%以上。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水声工程、通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