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
人数
--
洗衣机
空调
食堂
个数
食物品种
人均
清洁生产与减排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精细化工技术、材料工程技术、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化妆品技术、药品生产技术、药品生物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工业分析技术、健康管理、安全技术与管理、药品质量与安全、制冷与空调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电厂热能动力装置、模具设计与制造、化工装备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微电子技术、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市场营销、会计、物流管理、国际商务、电子商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眼视光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空中乘务、无人机应用技术、飞机机电设备维修、汽车智能技术、高速铁路客运乘务、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汉语
院坚持“与地方经济互动、与行业企业共赢”;坚持“建设好地区支柱产业结构发展需要的专业,培养出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办学理念,不断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学院建有全国同类院校唯一的院内“化工生产性实训基地”,首创了“化工在线系统仿真”,形成“仿真实操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了高危化工行业人才培养实践难的瓶颈。学院立足江苏,辐射长三角,面向全国,招生范围已扩大到浙江、山东、湖南、江西、安徽、海南、新疆、内蒙古等10多个省份。现有教职工600余人,高级职称占专职教师近35%,学院充分发挥“厂校一体”优势,实现了学院与南化、扬子等企业“教师”、“工程师”身份的互兼,“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75%以上,硕士、博士占专任教师45%以上,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培养对象学术团队4支,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人选10人,有18人担任全国化工高等职业教育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其中主任3人。学院是中国化工教育协会职教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是江苏化工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
学院贯彻产学研合作理念,加强服务社会能力建设。科技服务紧贴企业,实现了由向上要项目到下厂找项目的转变;职工培训深入工厂,实现了由职工进校到老师下厂的转变;技能鉴定面向行业,实现了由侧重学生到关注行业的转变。成立了精细化工研究所、污染治理研究所、应用化工技术研究所、高分子材料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学院的化工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培训鉴定中心可以进行化工分析工、化工操作工、防腐工等27个工种的培训和考核,形成了学院服务行业、服务地方经济的技术平台。仅2007年就申请专利7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科研经费到帐资金520余万元。
学院以“仁爱、求真、笃行、拓新”为校训,形成了“文明、团结、勤奋、进取”的优良校风及“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铸就了“团结互信、进取争先”的南化院精神。学院将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机遇,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内涵建设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校本文化建设,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推进依法治校,不断激发办学活力,着力和谐校园建设,塑造化院品牌形象,增强学院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把学院建成校园优美、设施先进、规模适度、特色鲜明、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高职院而努力奋斗!
学院紧跟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设专业,现有六系三部:即化学工程系、应用化学系、信息技术系、自动控制系、机械技术系、经济管理系、社会科学部、基础科学部、体育工作部。现共有44个专业(方向),已形成了一个以化工工艺为龙头,以化工机械和设备、化工安全与环保、化工自动控制为支撑的化工专业群,其中国家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品牌、特色专业5个。2006年成功举办“南化杯”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院校化工技能大赛;2007年组织首次“南化杯”全国化工系统职工和学生检修钳工技能大赛,获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表彰。
学院确立了“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素质基础上有所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大力贯彻“德育为先、学生为本、创新为魂”的原则,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以校本文化建设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归宿点,拓展素质教育内涵,实施学生个性化评价,着力培养学生“安全、环保、节能”三大意识,重点塑造学生“诚信守法、吃苦耐劳、责任奉献、团结合作”四大品质,逐步形成了具有化工行业特色的职业素质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南化特质的“化工人”。学院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化工类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100%,专业对口率85%以上。2008年在全国首届高职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评选中被评为“就业工作示范单位”。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住宿条件
宿舍
人数
--
洗衣机
--
空调
--
食堂
个数
--
食物品种
--
人均
--
清洁生产与减排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精细化工技术、材料工程技术、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化妆品技术、药品生产技术、药品生物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工业分析技术、健康管理、安全技术与管理、药品质量与安全、制冷与空调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电厂热能动力装置、模具设计与制造、化工装备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微电子技术、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市场营销、会计、物流管理、国际商务、电子商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眼视光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空中乘务、无人机应用技术、飞机机电设备维修、汽车智能技术、高速铁路客运乘务、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汉语
师资力量院坚持“与地方经济互动、与行业企业共赢”;坚持“建设好地区支柱产业结构发展需要的专业,培养出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办学理念,不断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学院建有全国同类院校唯一的院内“化工生产性实训基地”,首创了“化工在线系统仿真”,形成“仿真实操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了高危化工行业人才培养实践难的瓶颈。学院立足江苏,辐射长三角,面向全国,招生范围已扩大到浙江、山东、湖南、江西、安徽、海南、新疆、内蒙古等10多个省份。现有教职工600余人,高级职称占专职教师近35%,学院充分发挥“厂校一体”优势,实现了学院与南化、扬子等企业“教师”、“工程师”身份的互兼,“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75%以上,硕士、博士占专任教师45%以上,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培养对象学术团队4支,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人选10人,有18人担任全国化工高等职业教育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其中主任3人。学院是中国化工教育协会职教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是江苏化工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
合作办学学院贯彻产学研合作理念,加强服务社会能力建设。科技服务紧贴企业,实现了由向上要项目到下厂找项目的转变;职工培训深入工厂,实现了由职工进校到老师下厂的转变;技能鉴定面向行业,实现了由侧重学生到关注行业的转变。成立了精细化工研究所、污染治理研究所、应用化工技术研究所、高分子材料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学院的化工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培训鉴定中心可以进行化工分析工、化工操作工、防腐工等27个工种的培训和考核,形成了学院服务行业、服务地方经济的技术平台。仅2007年就申请专利7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科研经费到帐资金520余万元。
学院以“仁爱、求真、笃行、拓新”为校训,形成了“文明、团结、勤奋、进取”的优良校风及“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铸就了“团结互信、进取争先”的南化院精神。学院将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机遇,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内涵建设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校本文化建设,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推进依法治校,不断激发办学活力,着力和谐校园建设,塑造化院品牌形象,增强学院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把学院建成校园优美、设施先进、规模适度、特色鲜明、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高职院而努力奋斗!
办学实力学院紧跟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设专业,现有六系三部:即化学工程系、应用化学系、信息技术系、自动控制系、机械技术系、经济管理系、社会科学部、基础科学部、体育工作部。现共有44个专业(方向),已形成了一个以化工工艺为龙头,以化工机械和设备、化工安全与环保、化工自动控制为支撑的化工专业群,其中国家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品牌、特色专业5个。2006年成功举办“南化杯”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院校化工技能大赛;2007年组织首次“南化杯”全国化工系统职工和学生检修钳工技能大赛,获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表彰。
学院确立了“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素质基础上有所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大力贯彻“德育为先、学生为本、创新为魂”的原则,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以校本文化建设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归宿点,拓展素质教育内涵,实施学生个性化评价,着力培养学生“安全、环保、节能”三大意识,重点塑造学生“诚信守法、吃苦耐劳、责任奉献、团结合作”四大品质,逐步形成了具有化工行业特色的职业素质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南化特质的“化工人”。学院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化工类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100%,专业对口率85%以上。2008年在全国首届高职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评选中被评为“就业工作示范单位”。
最新招生
JE技校导航:全国技校排名 2022年技校招生信息 10大女生专业 10大男生专业 各地技校网